盡管我們所處的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無法徹底回避競爭,然而一個人若隻在意如何競爭,而忽略了生活的其他方麵,就好似在一個閉鎖的環境裏重複著單調的行為,漸漸會麻木地適應已有的存在。這種競爭會使人漸漸迷失方向,再也沒有創新的欲望。
有很多東西,我們通過競爭永遠也得不到,我們需要一種充滿智慧的快樂生活,我們需要家庭的溫暖,我們需要愛情的甜蜜,我們需要有張有弛的情緒作為生活的調節,這些可以幫助我們不斷地理清思路,以更輕鬆更快樂的心情去麵對下一階段將要走的路。
事實上,生活總是更傾向於鼓勵我們去尋覓自由而充滿生機的新世界。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現代的社會也要求我們的生活更加的多元化。真正富有創造性的作為,哪一樣不是在心態寬鬆、自由快樂的狀態下獲得的?
被競爭充斥著的人心就像嬰兒的小手,總是握著,而不願鬆開,其實仔細想來,若是鬆開手,手上放的東西豈不是更多嗎?想象一隻鷹,當它的爪子握起來,最多捉住一隻兔子,而當它鬆開爪子,它便擁有一座山、一片天空或浩瀚的林海,山林與天空之間當然有更多的兔子,隻是在需要的時候就捉一隻,為什麼要捉住不放呢?
競爭也是如此,競爭是必要的,而學會鬆開手更有必要,隻有懂得了競爭不是生命的全部,我們才會真正地領會到競爭以外的意義。
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去找到生活的真正重心,理解生活的真諦,學會感受各種生活、享受生活的各個方麵、用一種快樂的方式去生活。
何不放鬆一下,去注視自己的周圍,回顧自己走過的路,關注自己的心靈,生活有這麼多美好的因素,競爭是為了擁有更好的條件、更快樂的生活,競爭不是目的,隻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生活得更好的手段。
我們會發現,我們所做的一切都開始變得有意義了起來。看看九月的藍天吧,感受一下秋天的氣息吧,我們的世界如此之大,我們有無數個理由快樂地生活,為什麼不放鬆心情,把自己解放出來呢?
把競爭看做是生活中的主要事情,太冷酷、也太頑固了,使人的肌肉繃得太緊了,意誌過於專注集中。如果將它用作人生基礎的話,連一二代人都難以持續。過了這樣一段時間後,它一定會引起神經疲勞,各種形式的逃避,對快樂的追求同對工作的追求一樣緊張艱難(因為鬆弛寬懈已經不可能了)。
羅素深有感觸地說:不僅勞動受到競爭哲學的危害,悠閑生活也同樣深受其害。那樣一種閑靜安逸、使人神經放鬆的悠閑生活被看做令人厭煩無趣。接踵而至的必是連續的加速運轉,其自然的結局是吸毒和崩潰。治療之方在於,應該承認:在平衡的理想生活中,健全的、溫和的快樂享受是必要的。
讓自己輕鬆一些,快樂一點
人活一世,最應該珍惜的就是當下。即使當下我們正處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應鼓勵自己、安慰自己,過好今天這一天。如此,我們才能擁有人生的樂趣。
什麼樣的生活態度最可取?那就是活在當下。禪宗公案裏大珠慧海禪師認為“饑來吃飯,困來即眠”,最怕的就是“吃飯時千般思索,睡覺時萬般思量”,言下之意,便是活在當下。
隻有活在當下,才能把握生命的脈搏,感悟人生的趣味。人活一世,最應該珍惜的就是當下。即使當下我們正處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應鼓勵自己、安慰自己,過好今天這一天。如此,我們才能擁有人生的樂趣。
有個富商碰見了一個乞丐,那個乞丐說:“你我是以前的舊相識,能給我一些錢嗎?”那個富商仔細看了看乞丐說:“我認出你了,你家裏不是挺殷實富裕的嗎?怎麼淪落到這種地步?”
乞丐說:“唉!去年一場大火將我的全部財產都奪去了。”富商問道:“你為什麼要當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