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心靈右邊的石頭,學會選擇,學會放棄(3)(2 / 3)

但是,人總不能在馬背上生活一輩子。他騎了一陣子之後,開始有些疲倦了,馬上的感覺也漸漸變得索然無味了。於是,他想下馬,可是沒有了腿,隻能讓別人背著他下來。下來以後,沒有腳,同樣連站都站不穩,一切仍然需要別人的幫助,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自己所麵臨的是一種什麼樣的困境。沒有馬隻是遺憾,沒有腿卻是一生的苦難。

這是一筆愚蠢的交易,這個人選擇了一時騎馬的快感,卻放棄了自己的雙腿,在我們看來有些病態,可是仔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如此人一樣:用美麗的人生去換取一時的刺激和貪欲,用健康去同金錢交易,用人格與良心去換取那邪惡的權勢……

對世間的情緣不要過於執著

得,要先舍,而舍,終必得。

走了幾次花市,跟玉攤老板逐漸相熟。

喜歡他的純真,不帶市儈氣,尤其喜歡他的不執著。

他賣的大部分是老玉器,幾乎都斑駁陸離,也幾乎都有撞裂後殘缺痕跡的沁紋。他通過一個渠道購入這些老玉。喜歡的,自己留著欣賞把玩,一段時日後再出售。

他身上經常掛著好多塊經他盤養過後的老玉,隻要有人喜歡,他都毫不吝嗇地讓售,也不堅持他自己所定的最低價格。因此,來他玉攤的人非常之多,很多人都成了他的好朋友,有事沒事就去他的攤邊閑聊。有一次,朋友問他為什麼可以把心愛的東西讓給別人而不覺得不舍。

他豁達地笑笑說:“人世間的東西並沒有一定的主人,也沒有永遠的主人,既然如此,那麼誰都可以擁有它,而且有人要買,是那人有福氣,我能賣,也是我的福氣。”

前些日子。他買來三顆天珠,經他盤養後,都已微微泛紅。尤其較大的那顆,圓潤內斂,十分討人喜歡。他自己也珍愛萬分,日夜佩戴,不離左右。

有一天,他突發靈感,把三顆天珠配上瑪瑙玉石,串成項鏈掛在胸前,朋友見了,都說好看。隔日來了一個識貨的顧客,一眼看上那顆大天珠,並堅持隻單獨買下它。他應允了,一刀剪下大天珠,其餘殘存的玉石頓時失色。

朋友都為他惋惜,說他不該壞了那串項鏈,不該壞了整體的美。他笑笑不以為然地說:“殘缺,不一定不美;完整,也不一定就美。那人那麼喜歡那顆天珠,是他跟它有緣,我成全了他,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嗎?”

那天以後,他依然成天佩掛著那串殘缺的項鏈,無憾無悔。或許他的豁達來自他的不執著,他的不執著又來自他的自我修持。

這兩天,我看上一顆他經常把玩的黃玉佛手,有心要他割愛,卻因他在佛手上穿上了一粒小小的骷髏而猶豫。

“你怕什麼呢?”他點破我說:“終有一天,我們都會變成這樣子的。它提醒我們,對世間的情緣不要過於執著。”

這使我想起小時候看外婆撿菜,看她一朵朵地摘去高麗菜嫩芽上的鮮花,我總為那些嬌黃色的嫩花惋惜,於是便向外婆抗議不該摘去它,外婆卻淡淡地回答我說:“那有什麼可惜的?那上麵有蟲。”

而我現在挑揀高麗菜嫩芽時,也往往下意識地摘去嫩芽上正盛開著的黃花。是我已失去了少年情懷的憧憬?還是我已被世故所淹沒?

應該都不是。對美好的事物,我仍然疼惜。我隻不過不忍心看那黃花在加熱後,瞬間就失去了它嬌嫩的容顏,而且我已明白,事物在取舍之間,自有它一定的分寸。

得,要先舍,而舍,終必得。擁有豁達心態的人,將舍得看得不再那麼重要,正如玉攤老人所言:對世間的情緣不要過於執著。以此,也許更容易獲得簡單的快樂。

許多時候,我們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

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

三個旅行者同時住進了一家旅店。

早上出門的時候,一個旅行者帶了一把傘,另一個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個旅行者什麼也沒有拿。晚上歸來的時候,拿傘的旅行者淋得渾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滿身是傷,而第三個旅行者卻安然無恙。於是前兩個旅行者很納悶,問第三個旅行者:“你怎麼會沒事呢?”

第三個旅行者沒有回答,而是問拿傘的旅行者:“你為什麼會淋濕而沒有摔傷呢?”

拿傘的旅行者說:“當大雨來臨的時候,我因為有了傘就大膽地在雨中走,卻不知怎麼淋濕了;當我走在泥濘坎坷的路上時,因為沒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細,專揀平穩的地方走,所以沒摔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