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心靈右邊的石頭,學會選擇,學會放棄(3)(1 / 3)

誘惑麵前懂得拒絕

記住,在誘惑麵前要懂得拒絕。放棄一些東西,才會讓自己快樂。

在生活當中。我們常因得到而失去,因為得與失是辯證的,你得到多少,也會相應地失去多少。

俄國作家托爾斯泰寫過一短篇故事:有個農夫,每天早出晚歸地耕種一小片貧瘠的土地,收成很少。一位天使可憐農夫的境遇,就對農夫說,隻要他能不斷往前跑,他跑過的所有地方,不管多大,那些土地就全部歸給他。

於是,農夫興奮地向前跑,一直跑、一直不停地跑!跑累了,想停下來休息,然而,一想到家裏的妻子、兒女,都需要更大的土地來耕作、來賺錢,他又拚命地再往前跑!實在是累了,農夫上氣不接下氣,實在跑不動了!

可是,農夫又想到將來年紀大了,養老需要錢,就再打起精神,不顧氣喘不已的身子,再奮力向前跑!

最後,他體力不支,“咚”地倒躺在地上,死了!

的確,人活在世上,必須努力奮鬥,但是,當我們為了自己、為了子女、為了有更好的生活而必須不斷地“往前跑”,不斷地‘拚命賺錢’時,也必須清醒地知道該是“往回跑的時候了”,因為家裏的親人正等你回來。

有一隻狐狸,看圍牆裏有一株葡萄,枝上結滿了誘人的果實。狐狸饞涎欲滴,它四處尋找進口,終於發現一個小洞,可是洞太小了,它的身體無法進入。

於是,它在圍牆外絕食六天,餓瘦了自己,終於穿過了小洞,幸福地吃上了葡萄。可是後來它發現吃得飽飽的身體,讓它無法鑽到圍牆外,於是,又絕食六天,再次餓瘦了身體。結果,回到圍牆外的狐狸仍舊是原來那隻狐狸。

不要太羨慕那些生活過於富足和奢侈的人們,表麵上,他們看似很幸福,你看到的永遠都是表相。就如同狐狸吃到了葡萄,可它得有一個絕食六天的過程,這六天可不是一般人能耐得住的。說到底,無論吃到了與沒吃到,狐狸都是那隻狐狸。人也是如此,享受到與沒享受到都是你自己。

記住,在誘惑麵前要懂得拒絕。放棄一些東西,才會讓自己快樂。

人生中有失也有得。合理地放棄一些東西,才能得到更珍貴的東西。不要做那位累死的農夫,也不要做那隻餓六天的狐狸。適時的拒絕才會讓自己輕鬆地生活。

放棄地獄就見天堂

該失去的要灑脫地放棄,該得到的,千萬不要錯過。

從前,一個忍者對地獄、天堂感到很好奇,於是他去拜訪當時一位很有名的禪師。

他虔誠地向這位禪師請教,禪師卻嗤之以鼻:你這個俗陋不堪的武夫,怎麼配來問我這個問題?忍者十分震怒,繼而動了殺機,就要拔劍出鞘。不料禪師快如閃電,指著他說:“看!這就是地獄。”忍者是個有慧眼的人,一怔之下,就悟出了禪師的用心——人的憤怒、煩惱、怨憎、沮喪、憂鬱就是地獄!忍者於是收起了劍,露出了平和的微笑。“你看!這就是天堂。”禪師又說。

天堂還是地獄,原來就在一念之間,放棄地獄就見天堂。

人生中,得與失,常常發生在閃念的一瞬間。到底要得到什麼?到底會失去什麼?見仁見智。

一位平日工作繁忙的父親來紐約見客人,那幾天,也正趕上女兒學校放假,他已安排整個周五晚到周日陪女兒遊玩紐約。其間,紐約最重要的客人邀請他周五晚到美國富人集聚的紐約長島魷魚灣賞夜景。他思索了一下,還是婉言拒絕。“因為我已經跟女兒有約在先,所以絕不能讓她失望。”這個故事,是他的女兒長大後講出來的,她說:生命中最最尊敬的人是她的父親,因為父親在她最需要他的時候沒有食言。

所以,人們應該明白:該失去的要灑脫地放棄,該得到的,千萬不要錯過。

警惕生活中愚蠢的交換

沒有馬隻是遺憾,沒有腿卻是一生的苦難。

古時候有個人特別羨慕別人騎馬,在他看來,騎馬非常瀟灑,非常威風,而用腳走路真是太麻煩,太沒有意思了。每當他看到別人騎馬時,心裏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他日思夜想,非常渴望有匹自己的馬。

機會終於來了,有一天晚上他剛入睡不久,夢中就遇到一個白發老人,老人告訴他,如果想得到一匹好馬,就必須用自己的雙腿來交換。第二天早晨,那人便毫不猶豫地用鋸鋸斷了自己的雙腿,而當天晚上他的院子裏就多了一匹好馬,那人興奮極了。

那人未等自己的雙腿痊愈,就在別人的攙扶下騎到了馬背上。他真是太興奮了,正如他自己所想象的那樣,馬在草原上奔馳,白雲從身後掠過,仿佛在天空中飛翔。這種感覺讓他沉醉,讓他著迷,他甚至慶幸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