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人在京城 第三章:幽街舊宅(一)(1 / 2)

相逢紅塵內,高揖黃金鞭。

——《翰林錄·相遇行》

夏季的雨本就急驟,相鄰著花語江的燕京城更是如此。短短一個時辰的時間裏,轟然而至的雨就這樣悄無聲息地來臨又離去了。洛傾城不動聲色地收起傘具,輕輕抖去其上的水珠。

金色的陽光從跟白棉花似的層雲裏溢散而出,落在新雨後的燕京裏,映著濕漉的青石,閃爍出淡淡的光點。燕京城就像從沉睡裏剛剛轉醒的孩子,慵懶裏帶著活力,街道上那盛開的盆栽和枝葉微動的梧桐也在雨水的沾染之下顯得更加動人了。

遠離了燕京主街的地方,洛傾城依靠在一顆樹下,抱著棒狀布袋和傘具,清澈而幹淨地笑著。明堂乾陽塔就在晴空裏清晰可見,但他對此卻似乎沒有什麼興致了,在這個偏僻的小街裏,他找到了更有吸引力的東西。

不,應該說他偶遇到了一份特殊的美好。

這條小街上沒什麼人煙,有幾堵牆傾倒在地上被砸成了或大或小的碎石,青藤綠苔肆意地生長蔓延,甚至爬滿了一座被荒廢的宅邸。那宅邸院子裏崩壞的石縫之間有一棵蒼勁蜿蜒的香樟挺立,香樟下有一個人,而洛傾城便就是那個倚靠在香樟下的那個人。

他正在欣賞著這破舊宅邸裏簡陋的居室,可自然地,他所看的不僅僅是這房子而已。居室的窗戶大大地敞開著,一陣朗朗清脆的讀書聲自裏悠揚地傳出,化為了幾縷溫柔的微風,撫過香樟茂盛的繁枝,也撫過了洛傾城的臉龐。

“來,停下,這裏不對。”一個綿柔而青澀的聲音響起,打斷了讀書聲,“‘相逢紅塵內,高揖黃金鞭‘。這是大漢建國初期翰林院的大學士李太白所作,講的是一次在街上與友人意外的相逢,所以你們在朗讀這句話的時候也應該表現出驚喜而詫異的語氣來才對。詩句光會生硬地去讀是無用的,你們得細細品味才能有所收獲。嗯,再讀一遍,然後你們繼續吧。”

此話剛了,如細風般舒適的朗讀聲又再次整齊劃一地響起。

這間居室早已被改造成了教書用的私塾,那些坐在書塾裏的孩子都麵容瘠瘦,穿著的衣服也同樣是些廉簡的布衣,顯然都出自窮苦的人家。但是他們的衣裳卻都很整潔,他們的神情都充滿了他們這個年紀該有的蓬勃朝氣。

方才出言的年輕人靜坐在室前的軟墊上,一手持著被折起的淡黃色書卷,一邊輕輕淺飲清茶。

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和自己年紀相仿,但是難免地,洛傾城又憶起了自己的老師。從自己開始說要向老師學習修行的時候起,這八年裏老師就是像這樣,一直教自己讀了八年的書,縱橫四海包覽天下,卻也絕口不再談及修行。但就如同這些孩子不懂年輕人所講的細細品味究竟於之何用那樣,洛傾城相信老師讓自己做的終歸是正確的,隻是自己不懂罷了。

“打擾一下?不知道閣下是什麼人?”

洛傾城轉過頭來,迎麵撞見了一位神色淳樸的書生正瞪著疑問的雙眼,麵帶豪爽的笑容看著自己。洛傾城沉下有些被驚擾到了的情緒,兩手相交行禮說道:“在下洛傾城。”

那書生想必也怕失了禮數,稍稍失措,回禮道:“有緣一見,在下莫清河。快到了下課的時間,我來此是為了迎接摯友,沒想到看見了一個陌生人,故此冒昧相問,還望見諒。”

“這並無什麼大礙,隻不過有些突然。”洛傾城報以清澈而幹淨的微笑,又向那間書塾看去,禁不住問道:“你的摯友就是書塾裏的那位先生吧?我對此頗感興趣,不知莫兄能否為我述說一二?”

“這自是無妨,隻是……”莫清河輕皺起了眉頭,臉上露出猶豫之色,“洛兄你真的不是官府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