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愛的那一碗涼麵(1 / 1)

吃貨情結

離開家鄉有好多年了,走在大都市的柏油馬路上還是不習慣,高樓大廈,燈紅酒綠,快速的生活節奏總是讓我喘不過氣來,喜歡走著走著,突然拐進不起眼的小巷子裏,躲開車水馬龍的喧囂,靜靜的慢慢的邊看邊走。街邊看上去舊舊的小店,曾經白色的招牌已經發黃,沾滿了油漬,涼麵涼皮幾個字也是缺胳膊少腿的,店前幾張木質桌椅隨意的排開,老板低著頭熟練做著麵條,偶爾抬頭憨厚的笑一笑,老板娘抄著一口濃重的四川口音招呼客人,心一動“老板來碗涼麵,多加辣”……

有多久沒吃到涼麵了,記不清了,反正很久很久了,在老家的時候,每到夏天,天剛剛熱起來,就拉著外婆的手憋著嘴討涼麵吃,外婆總是一口答應。第二天一大早去市場買來水麵(帶堿的麵)和各式新鮮的配料。大鍋放上滿滿的涼水,放在煤炭爐子上燒,等水滾開的時候,把麵條抖散了放在沸水裏,沸水馬上就安靜了,等水再一次滾開了加入一大碗冷水,等水第二次滾開了再放一碗冷水,等第三次水滾開了,用長長的竹筷撈出涼麵,攤開放在竹編的篩子上,老式電風扇開到三檔對著麵吹,外婆一隻手用竹筷不停的把麵挑起來抖動散熱,另一隻手把熟菜籽油均勻塗抹在麵條上,這是給麵條上油。外婆年輕的時候就是做麵條生意的,涼麵是從老一輩賣麵人那裏傳承的手藝,她老人家說,這樣做出來的麵不僅勁道還很香,吃起來爽朗。

好的涼麵自然有好的配料。外婆的涼麵要放上十多味料,紅蘿卜,黃瓜,綠豆芽,蔥,薑,蒜,油炸黃豆,榨菜條,花生醬,香油,花椒油,油辣椒,醋,醬油,鹽,味精,紅蘿卜和黃瓜要切成細絲,新鮮的豆芽要焯過水後放在涼水裏冷卻,在控幹水分備用,薑蒜放在擂缽裏搗成泥。作為四川涼麵的精髓,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外婆的秘製油辣椒,用的是最辣的朝天椒麵,在鍋裏不放油稍稍炒一下,把裏麵的水分烘幹,另起鍋熱油,放入八角,香葉,草果,桂皮,花椒,蒜瓣,等所有的味道都滲入油裏,關火,把香料都撈出來,控好油溫,放入芝麻和辣椒麵不停攪拌,讓辣椒麵均勻受熱,不一會,秘製辣椒油就出鍋啦。把香香的油拌進小小的一碗涼麵裏,小小的我,每次都能吃上兩碗呢。外婆總是在一旁叮囑我少吃一點,涼的吃多了會生病,手卻忙個不停早已為我拌好了第二碗麵。

這家店雖然也是四川人開的,在做麵時,卻少了給麵上油的工序,放久了,麵條吃起來已經爛爛的了,少了涼麵清爽朗滑的口感,配料也換成了海帶和豆幹,調料也少了好幾味,最精髓的辣椒油也隻是辣椒和油。剩了大半碗,輕輕歎口氣,付過錢繼續我異鄉的漂泊。遠在故鄉的外婆早已年邁,再也不能給我做涼麵了,但我會記得這隻屬於外婆的味道,祈望她老人家身體安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