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嗜甜的女人都很快樂(1 / 1)

吃貨情結

我所認識的女人大多都嗜甜,會在午後兩點的麵包房等待一個糖粉撒到“粉塵飛揚”的甜甜圈,也會在晚九點即將打烊的甜品店裏打包一碗甜膩到死的紅豆湯圓,然後用一種戀愛般的神情把甜品緩慢安放在胃袋,吸吮完蘸著糖粉的最後一根手指,意猶未盡。

而M女士有點特別,不是嗜甜而是酗甜,顯然段位更高一級。她家中的調料櫃像個佛龕,在最上層的一排水晶罐子裏莊重地供奉著紅糖、黑糖、蔗糖、綿白糖、白砂糖、麥芽糖、黃冰糖、黃片糖,以及各色用來入菜的封存著糖份的涼果和蜜餞。這些閃爍的晶體一旦消耗馬上被殷勤地填滿,儀式感十足。《紅樓夢》裏馬道婆替南安郡王府太妃每日供奉48斤燈油以避禍祈福,而M女士肯定是骨灰級信徒,日日海量蜜糖伺候,恐怕她家的灶王爺早就被甜歪了嘴巴。

如果一不小心被M女士熱情留飯,肯定是件頗為驚悚的事情。不僅有酥爛甜膩蘇式紅燒肉、還有高甜度版本蕃茄炒蛋、一咬甜水四溢的鹵汁豆腐幹、加了大把冰糖的糖醋排骨,連炒青菜都要下一大勺白糖來提鮮。一餐下來被齁得喘不勻氣的時候,她又興奮地送來一碗甜得沒天理的酒釀圓子做餐後甜品。幸好我是甜食同好,否則換做一個絕不肯在菜裏吃到一絲甜味的北方漢子,簡直憤怒得要上升到爭辯人生觀價值觀這種形而上的問題中來。他肯定會激進地問:“怎麼能是甜的?怎麼能是這麼甜的!!!”

問她怎麼這樣能吃甜?她想了想說:“總覺得人生太苦,所以需要用糖來寬慰。況且太多人故作淒苦狀,把自己搞成一杯高貴冷豔的清咖,加點糖有什麼不好?”說著她那塗滿猩紅蔻丹的手指又嫻熟地剝一顆糖塞進嘴巴,然後笑得沒心沒肺。留下我一臉錯愕,在心裏默默對號入座。

可是糖在現代人的健康理念中是需要回避的東西,讓人又愛又恨。過量食糖會導致B族維生素缺乏、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肥胖症。未婚情侶唱著“要對愛堅持半糖主義,永遠讓你覺得意猶未盡,若有似無的甜才不會覺得膩……”而“半糖夫妻”作為漢語新詞,是指兩人工作日同城分居,周末甜蜜小聚以保持對婚姻的新鮮感。

顯然M女士的生活方式顯得不合時宜,近乎老套。她日日濃墨重彩地過活,銀耳桃膠糖水加大片黃糖屬於陰鬱的星期一,撒大把冰糖熬出冒著氣泡的焦糖色,掛在嫩豬皮上可成就一碗活色生香的冰糖蹄髈。那些用糖醃漬起來的陳舊歲月,是老上海月份牌上的美人,濃豔、豐腴,與在廚房裏的M女士相重疊,恍惚間仿佛又回到彌散著糖桂花香氣的舊時風月。

於是我在咖啡裏加了整包糖,和麵前無糖不歡的女人一樣閉著眼體驗甜在口中流淌的溫暖感。從裏到外、甜到過分的真實,總好過口蜜腹劍的凶險。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