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做最聰明的消費者:消費與經濟學(4)(1 / 3)

學術界一般認可交易費用可分為廣義交易費用和狹義交易費用兩種。廣義交易費用即為了衝破一切阻礙,達成交易所需要的有形及無形的成本。狹義交易費用是指市場交易費用,即外生交易費用。包括:搜索費用,談判費用以及履約費用。

總體而言,可將交易成本區分為以下幾項:

商品信息與交易對象信息的搜集,在琳琅滿目的商品種類中尋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必定要付出一定的時間或精力,這就是搜尋成本。

取得交易對象信息與和交易對象進行信息交換所需的成本,這就是信息成本。

交易成本還包括議價成本,針對契約、價格、品質討價還價的成本。在討價還價中,所耽誤的物理應計算在內,當然還有雙方調整適應不良的談判成本。

此外,還有決策成本,即進行相關決策與簽訂契約所需的內部成本。

交易發生後,當違約時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為了實現自己的交易行為,都要以不同的形式支付交易成本。如果你是一個煙民,明明知道樓下小商店的香煙的價錢比商場裏的要貴5毛錢,但你還是在樓下小商店裏買。雖然我們可能根本沒有注意到交易成本的概念,其實這個行為本身已經蘊含了交易成本的概念。我們簡單的來分析一下:在樓下小商店裏買香煙,雖然貴5毛錢,但你隻需要下樓就能夠買到香煙。倘若去商場,你要乘車,或要多走很長時間的路,其中所消耗的時間,是你並不願意支付的。多花5毛錢,為自己節省了大段時間和精力,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很合算的。也就是說,樓下小商店在定價的時候,已經將你的交易成本算進去了。

交易成本是人與人之間交易所必需的成本。對於每個不同的人來說,其自身的交易成本是不同的。在菜市場上可以看到不少老太太與小商販為幾毛錢的菜價而討價還價。這是因為,老太太已經退休,她用來討價還價的時間並不能作他用,如果能買到便宜的蔬菜,就是降低自己的生活成本了。但是如果放到年輕人身上,貴幾毛錢就是貴幾毛錢吧,有討價還價的時間還不如抓緊時間多掙錢。

【知識鏈接】

交易成本經濟學

是新製度經濟學當中唯一在實證檢驗方麵成功的領域。威廉姆森在交易成本經濟學的發展過程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交易成本經濟學是融法學、經濟學和組織學為一體的、新穎的邊緣學科。他們認為,市場運行及資源配置有效與否,關鍵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交易的自由度大小,二是交易成本的高低。

補鞋匠為什麼能夠免死——替代效應

【軼聞趣談】

以色列有一則寓言講到:

一天,克爾姆城裏的補鞋匠把一個顧客殺了。於是,他被帶上了法庭,法官宣判處以絞刑。判決宣布之後,一個市民站起來大聲說:“尊敬的法官,被你宣判死刑的是城裏的補鞋匠!我們隻有他這麼一個補鞋匠,如果你把他絞死,誰來為我們補鞋?”

克爾姆城的市民這時也異口同聲地呼籲。法官讚同地點了點頭,重新進行了判決。“克爾姆的公民們,”他說,“你們說得對,由於我們隻有一個補鞋匠,處死他對大家都不利。城裏有兩個蓋房頂的,就讓他們其中的一個替他去死吧!”

【經濟學聊天室】

這樣的故事隻可能在寓言裏出現,但從這個故事中也能引出一個重要的經濟學概念:替代效應。

替代效應是指由於一種商品價格變動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對價格發生變動,從而導致消費者在保持效用不變的條件下,對商品需求量的改變,稱為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比如,你在市場買水果,一看到橙子降價了,而橘子的價格沒有變化,在降價的橙子麵前,橘子好像變貴了,這樣你往往會多買橙子而不買橘子了。

替代效應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我們日常的生活用品,大多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蘿卜貴了多吃白菜,大米貴了多吃麵條。一般來說,越是難以替代的物品,價格越是高昂。比如,產品的技術含量越高價格就越高,因為高技術的產品隻有高技術才能完成,替代性較低,而饅頭誰都會做,所以價格極低。再如藝術品價格高昂,就是因為藝術品是一種個性化極強的物品,找不到替代品。王羲之的《蘭亭序》價值連城,就是因為它隻有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