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市場先生”是好友還是損友:供需與經濟學(3)(2 / 3)

勞動價值論

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價值由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抽象勞動所創造的。馬克思認為,價值是人類抽象勞動的凝結,商品價值量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糧店為什麼不打折——需求彈性

【軼聞趣談】

安文華高中畢業之後,沒有考上本科學校,於是在縣城新蓋的商城裏租了一個門麵,開了一家服裝店。

第一次他去省城進貨後,就準備大幹一場。但是十幾天時間過去了,才賣出去兩三件。這些衣服都是非常時尚的款式,並且價錢比別人的價錢還要低些。因為成本積壓的緣故,讓安文華夜夜寢食難安。

後來在別人的指點下,他做了一塊大廣告牌,還配上音響。服裝的價格從原先的60元變為230元。當配備完這些之後,安文華驚奇地發現,來他的服裝店的客人竟然絡繹不絕,服裝銷量也是不斷攀升。

價錢低賣不出去,價錢高了反倒吸引消費者,這使安文華百思不得其解。

【經濟學聊天室】

為什麼同樣的衣服既可以定價為230元,又可以定價為60元呢?為了解釋這一問題,經濟學家用了彈性的概念。

需求規律表明,一種物品的價格下降使需求量增加,需求價格彈性衡量需求量對其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如果一種物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大,可以說這種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彈性的。反之,需求是缺乏彈性的。用公式可以表達為:

需求價格彈性 = 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價格變動的百分比

當彈性大於1,需求是富有彈性的;小於1,需求是缺乏彈性的;等於1,需求是單位彈性;等於0,需求完全沒有彈性。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商品時缺乏彈性的,比如糧食。如今,商品打折已經成了一種風氣,無論大街小巷,總會看到“大甩賣”、“跳樓價”、“大放血”等字樣。但我們很少看到糧食等商品打折銷售,缺乏彈性就是其主要原因!

在商業活動中,對於需求富有彈性的商品可以實行低定價或采用降價策略,這就是薄利多銷。“薄利”是價格低,每一單位產品利潤少,但銷量大,利潤也就不少。因此,降價策略適用於這類物品。但是對於需求缺乏彈性的商品不能實行低定價,也不能降價出售。降價反而使總收益減少,所以現實中很少有米麵、食鹽之類的商品降價促銷。

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決定一種物品的需求富有彈性,還是缺乏彈性呢? 由於任何一種物品的需求取決於消費者的偏好,所以,需求的價格彈性取決於許多形成個人欲望的經濟、社會和心理因素。

一般來說,必需品傾向於需求缺乏彈性,而奢侈品傾向於需求富有彈性。例如,當看病的價格上升時,盡管人們會比平常看病的次數少一些,但不會大幅度地改變他們看病的次數。同理,小麥、大米這些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並不會因為價格的變動而起太大的改變。與此相反,當遊艇價格上升時,遊艇需求量會大幅度減少,原因是大多數人把小麥、大米作為必需品,而把遊艇作為奢侈品。同樣,一些珠寶或者名牌服飾則很容易因為價格的下調而導致搶購風潮,這也是因為珠寶以及名牌服飾是奢侈品的緣故。

另外,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往往較富有需求彈性,因為消費者從這種物品轉向其他物品較為容易。例如,例如CD機和MP3播放器就很容易互相替代。當前者的價位上升時,就很容易導致後者需求量的增加。此外,物品往往隨著時間變長而需求更富有彈性。當汽油價格上升時,在最初的幾個月中汽油的需求量隻略有減少。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人們購買更省油的汽車,轉向公共交通,或遷移到離工作地方近的地點。在幾年之內,汽油的需求量會大幅度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