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姐也很會來事,說我們夫妻挺通情達理的。這話我們聽著心裏舒坦,杜姐由此講了另一個故事。杜姐的一個姐妹,也是擦玻璃的,到一家高層去幹活。外麵窗玻璃有個角有塊髒東西,她的姐妹夠了幾次都夠不著,就想不擦了。男主人卻不幹,堅持叫她擦,還說我花錢雇傭的你,你不擦幹淨了,我就不給你錢。杜姐的那個姐妹下崗養家不容易,活都幹完了,就差這一塊隻好探出身子拿抹布去夠……慘劇發生了,杜姐的姐妹從十七樓掉了下去。
杜姐講完,我們都半天沒說話。
杜姐最後說,就是該這麼死,那姐妹生活特別坎坷,很多困難都沒難住她,那家男主人就是催她的命呢。
杜姐的冷靜,叫我心裏酸酸的。我不是那樣苛刻的“主人”,像擦玻璃這樣的工作,我是自己不會做,否則我們這樣的家庭怎麼會舍得請家政工人呢。而杜姐的姐妹難道就該這樣輕視自己的生命嗎?錢固然很重要,可是,我們不能因為錢而忽視自己的安全。這個世界上,可能你沒有親人和朋友關懷你,但是,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應該珍惜自己。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愛的人,又怎麼會贏得別人的愛啊。
天黑的時候,杜姐擦完了陽台的大玻璃。愛人去廚房做飯時,杜姐的手機響了。手機在杜姐的包裏,她進門換鞋的時候就把包放在了門口。我聽見手機響,就跑到門口連同杜姐的包一起拎給了她。杜姐接了電話,是兒子找她。杜姐的聲音馬上變得溫暖起來——你回來了?我還得半個小時才能完活。你先燜上大米飯,菜我都拿出來了。看到案板上那棵白菜了嗎,還有我泡的黃豆。餓了嗎?等我回去做也成……
看出了杜姐著急,我就幫她投洗抹布。杜姐的話匣子也打開了,說起她的故事。杜姐的兒子今年二十二歲了,是焊工,已經在沈陽上班了。問她的丈夫在做什麼,杜姐告訴我,兒子十歲的時候她就和丈夫離婚了,一直是她自己帶著兒子生活。我說,聽得出你兒子很懂事,等過幾年兒子成家,你也找個人吧。杜姐笑了,說,哪有合適的啊?
是啊,哪有合適的人啊。世界很大,有時候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人,卻又很難很難。杜姐幹活的空檔,她的電話又響了一次。這次是她的姐妹打來的,在約明天的活。杜姐也不是這座城市的人,她像我一樣也是來自外地。能夠在這座陌生的城市落腳,完全是靠著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她每天奔波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做家務,擦玻璃,打掃衛生。
擦完廚房的最後一扇窗子時,我家的飯菜做熟了。我們沒有留杜姐吃飯。我知道杜姐是不會答應跟我們一起共進晚餐的,這樣的客套我們不想有。杜姐做事認真,非要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得完美不可。我和愛人都催促杜姐不用再給我們洗抹布了,她流露出歉意。我拿出了120塊錢遞給杜姐說,快點回家吧,孩子也在等著你。
打開房間裏所有的燈,我們開始吃晚餐。此刻等待杜姐的也有一扇溫馨的窗口。我們全家的心情很愉快,我知道是因為杜姐的緣由。因為她用勤勞為我們把心靈的窗玻璃擦拭得一塵不染。
責任編輯 牛健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