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沒人貪了你的功勞(2 / 3)

李國樓裝作恭敬的樣子,趁勢欠一欠身,動作一氣嗬成,一點也不拖泥帶水,讓人看不出他內心對恭親王和李鴻章的不滿,恭敬的說道:“恭親王說得有理,我們暫時對威妥瑪還要隱忍。不過有一件事,時不我待一定要做,那就是派遣一名朝廷大員,在英國倫敦建立大清國第一座駐外公使館,讓英國議會傾聽到我們大清國的聲音,不讓威妥瑪一個人自說自話,汙蔑我們大清。”

“哦!這個辦法啊!本王早就想過,不過嘛······”恭親王瞅著李鴻章不好意思開口,人窮誌短,大清國財政收入捉襟見肘,各部用度尚不能足額撥給,派駐至國外的公使館費用巨大,好幾次有大臣提出派駐外國公使館的議案,最後均在朝堂上被否決。不是王公貴族見識膚淺,而是國家力不從心,連六部經費都不能正常調撥,還要花錢到國外去,沒有哪個部門支持這項提案。讓總理衙門獨自承擔這筆費用,也是困難重重,故此拖了十幾年,大清連一座駐外公使館也沒有。

李鴻章聽了一喜,毫不猶豫的說:“好!這個主意好。李國樓真乃吾家蒸汽火車,和我想到一塊去了,現成的人選我已經想好了,就是郭嵩燾,養知先生孜孜不倦,對西方認識卓有見諦,由他擔任大清第一位公使,就是和世界接軌。小樓啊!鋪鐵軌的費用,就由你出,沒什麼大問題吧?”

李國樓猶自不甘心,回道:“傅相大人,下官第一年就上交了三百五十四萬八千兩銀子,你也太摳門了吧。忘記當初怎麼說的啦?”

“李國樓,你盡是胡扯!那五十萬兩銀子被丁小鬼拿去,和我有什麼關係。我現在有難處,讓我度過三年發展期,以後不要花你一個銅板。”李鴻章伸出三個手指頭,好似做了虧本的買賣。其實李鴻章富甲一方,是大清最大的官商之一,但銀子都用在建造工廠上了,振興民族工業是第一位的,沒想到花錢在駐外公使館上。對付李國樓的策略便是擠壓政策,好處給了李國樓,就要看到回報。

恭親王儼然而笑道:“國樓啊!就這麼辦。要不然在朝堂上扯皮,又會是水中望月,不知拖到猴年馬月。你出資籌建駐英公使館,也是千古美談,沒人貪了你的功勞。嗬嗬嗬嗬!”

李國樓想陪著笑,卻牙齒泛酸,不是他花不起這筆錢,而是用錢的地方太多,恭親王、李鴻章還會讓他大出血,賬麵上有六百萬兩創收,可那是賬麵上的數字。多少人等著分紅?若是全部分光,他要破產了。已經走上這條不歸路,隻有不斷的創造財富,來填那些窟窿。官商的道路看上去輝煌燦爛,但也充滿艱辛,光是同治皇帝和兩宮皇太後那裏,就要不斷的孝敬。等到他的事業走向低穀,他要跳進永定河。

李國樓討價還價道:“恭親王、傅相大人,讓下官出資可以,大清國建設鐵路,鐵道部尚書的職務由飯大慧擔任,至少是十四年任期的鐵道部尚書,要知道鐵路收回巨額投資,至少要十幾年時間。”

恭親王道:“為何要讓鐵路獨立出工部?這樣不好吧。大清政府部門變成七部,不合規矩呀。”

李鴻章見多識廣,說道:“恭親王,那就再加一個郵電部,讓大清政府部門變成八部。盛懷宣做郵電部尚書,同樣二個任期,好事成雙嘛。哈哈哈哈!”

“哦!是好事啊!本王全力支持。”恭親王想到他的股份,在大清做生意,隻有官商穩賺不賠,他還沒做過虧本的買賣。

李國樓看著李鴻章的得意勁,恨得一掐大腿,嫉妒得燃起熊熊火苗。郵電部的這麼一大塊肥肉,就是由於他嘴賤,免費送給盛懷宣的。郵電局的經營投入小,收效快,已經開始賺錢了。郵電局遠比他的鐵道部便於管理,鐵路運營大投入、大支出,很有可能血本無歸,他這是賭上全部家當,替大清勞心勞肺。光靠大清的國力,建造不起四通八達的鐵路線,還要厚著臉皮向洋人借錢。

恭親王喝了幾口茶,笑道:“國樓啊!你一回來就給我們帶來一股春風,本王好久沒這麼舒暢了。你什麼時候有時間,我們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