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此黃金非彼黃金(3 / 3)

李鴻章細長的眼睛一瞪,怒斥道:“李國樓,你別貪別人的功勞,建造火車是湖廣總督張之洞上的折子,要建造京漢鐵路,人家可是正兒八經的探花郎,你做的是無用功,小道哪能治國。”

李國樓張口結舌,氣得一時說不出話來。

滿清貴族哪有這麼好說話?否則大清國度豈會看不見一條火車路線?再說李鴻章和張之洞不睦,李鴻章專門給張之洞穿小鞋,京漢鐵路就算在朝堂上通過議案,朝廷也不會撥足銀子給湖廣總督張之洞,京漢鐵路必定會建成爛尾鐵路。現在由他一說,李鴻章明著要搶功勞了,他想插手鐵路事業,必定要被李鴻章剝層皮。李鴻章說話含蓄,竟然還揭他不太幹淨的老底,說他考進士作弊,和實至名歸的探花郎張之洞,不在一個檔次上。

“哦!本王也聽說過這句西方諺語,原來這個黃金是真的黃金,不是從火車裏排泄出來的黃金啊。”

恭親王聽得開心,他的左膀右臂皆是治世能臣,一個善於運用迂回策略,李國樓還肯出賣色相,有樣學樣,還能一網打盡,果真是他的得意門生。另一個更加出色,李鴻章能夠放下個人恩怨,替湖廣總督張之洞說話,要為大清第一條京漢鐵路製造聲勢。

眾人皆笑,恭親王竟能苦中作樂,沒有因為馬嘉理案子而一蹶不振,在飯桌上開玩笑。

李國樓苦瓜臉,尷尬的一笑,他分不清這句西方諺語的真實含義,莫不要被恭親王說中,此黃金非彼黃金。火車一開,國家大肆舉債,財政更加困難。洋務派會把建造鐵路的差事交予洋人,最後管理權也交予洋人,又做出出賣國家利益的行為。

急忙提醒道:“恭親王、傅相大人,下官不開玩笑。火車的建造離不開洋人的幫助,但以後的管轄權決不能交給洋人,就算洋人投資也不行,這是我們大清的大動脈,被洋人控製了,我們的性命就交給洋人了,那就永世不得翻身。建造鐵路若是資金不夠,可以民間集資,許以若幹年的經營權。洋人銀行、商人若是肯投資鐵路,也以這一方針辦理,利潤可以分潤,主權絕不出賣。”

李鴻章一肚子邪火沒地方發泄,被人罵賣國賊,不是一天二天了,又被同治皇帝嗬斥一通。族孫也敢揭他傷疤,擺出長輩的腔調,也不怕把貴重的折扇敲壞,隨手敲打李國樓腦袋,嗬斥道:“李國樓,你這是說誰呢。我不懂洋務,天底下還有誰懂啊?”

李國樓脖子一縮,擼著腦門,急道:“是是是!傅相大人教訓的是,我就是一說,提醒在座的各位。下官做馬嘉理案子的談判特使,還是按照傅相大人所談的框架繼續討價還價,我就做買菜的阿婆,把英國人籃子裏的爛菜皮挑出來扔掉。”

聽見李國樓這麼表態,恭親王和李鴻章的臉色好了許多,他們要爭這口氣,決不能因馬嘉理案子倒台,犧牲一點國家利益算什麼鳥事!《馬嘉理案子》就是一隻燙手的山芋,已經拿在手裏,辦成這個糗樣,就不能另起爐灶,死要麵子活受罪,也要認可這一份賣國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