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哭,有人在笑,終於看見名動天下的李國樓,果然人馬精神,身邊的戈什哈個個是英雄好漢,沿途黑壓壓的人群高呼愛國口號,“收複大清國土,打敗八國聯軍!”
“大清國的百勝將軍,萬勝!”
“萬勝!”“萬勝!”“萬勝!”
從紫禁城到總理衙門隻有一刻鍾的路程,李國樓一行人寸步難行,走得比逛廟會還艱辛十倍,最後巡邏的衙役發現問題,長安街交通癱瘓了。急忙從長安街衙門調來一隊衙役,這才把李國樓安全護送進入總理衙門,這麼短的路程走了一個多小時,弄得李國樓和十名戈什哈滿頭大汗,就怕弄出人命來。
飯大慧早已在總理衙門等得不耐煩了,指著懷表,說道:“李大人,你自己看看現在幾點了,恭親王、傅相大人還等著你吃飯呢。”
李國樓沒好氣的說:“等我幹嘛,要一起死啊。”
看見李國樓脾氣不好,沒有洋洋得意的勁兒,飯大慧便知上書房的早朝不順,急忙問道:“李大人怎麼了?誰給你氣受?”
李國樓揮動手臂,說道:“進去再說,當我們洋務派是狗屎,隨便踩一腳,我差點被傅相大人害死!怎麼不事先通知我一聲,四麵夾攻,遭罪啊。”
李國樓一路埋怨,走入國賓廳,還在埋怨李鴻章不上道,沒有事先透露一點消息。讓他來當這個賣國特使就算了,出賣一點國家利益,他尚能承受得起。背後還有陰謀,若不是他頭腦冷靜,沒有尊師重道的立場,敢於仗義執言。說不定同治皇帝頭腦一熱,對大英帝國提出的條件采取不理睬的態度,戰禍就此開了,大清的海岸線就此不寧。
李國樓能說會道,把早上的朝會發生的詭異事情,一五一十向恭親王、李鴻章訴說一遍,接風酒宴變成洋務派的聲討大會,都在痛罵清流派無事生非,和天津教案的那些暴民一樣無知。
“哎!人太正直反而不是當官的料,李鴻藻、翁同龢做太子太保合適,做帝師反而會讓一個國家遭受災難,國恥就是林則徐采取閉關鎖國帶來的,說的好聽,禁止鴉片輸入大清,就一個禁止鴉片嗎?那是不願和英國人通商,這才造成第一次鴉片戰爭。書生哪能治國?書上講的大道理,能和洋鬼子說嗎?”李鴻章滿腹牢騷,這次他被同治皇帝訓斥,就知道沒好事,沒想到背後是清流派聯合保守派搞鬼,想扳倒他傅相的位子。
恭親王一飲而盡,苦澀的一笑道:“傅相大人,他們哪是搞你,就是想搞掉總理衙門,這種卑鄙伎倆,隻會讓親者痛,仇者快,給大清帶來更大的恥辱。”
李國樓附和道:“是啊恭親王你說得太好了,我也勸皇上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我們大清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是最勤勞的民族,隻要穩步改製,十年以後國民生產總值翻二翻,到時哼哼!”
恭親王睥睨道:“李國樓,你喝多了,一回來就說胡話,我國的戰爭賠款要還八年呢,十年以後無債一身輕就了不起了。國家一年收入,保守一點五千萬兩白銀,翻二翻就是一億五千萬兩白銀,哪裏去挖掘這麼多銀子?還翻二翻呢,要不是你翻二翻,壓在秋香身上。”
飯大慧、許鈐、張景天三名幕僚嘿嘿奸笑,互相碰杯,一飲而盡。李國樓又在說大話了,這個人臉皮就是厚實,敢於開曆史先河,好似在譏笑李國樓,其實都豎著耳朵聽著,都知道李國樓主張有實際可行方案,直接拿來主義,改頭換麵變成洋務派的主張。
李國樓白眼一圈在坐的人,鼻腔裏發出冷笑聲,歎道:“你們呀,還是目光短淺,隻看見眼前的蒼頭小利,西洋樓子的大火車已經造得差不多了。我讓皇上、皇後娘娘先遊玩幾次,兩宮太後娘娘也會喜歡坐大火車,這比豪華馬車還要奢華百倍,王爺和福晉也會喜歡到西洋樓去玩的。火車一響黃金萬兩,你們這句西方諺語有沒有聽說過?我一招曲線救國,就把大清帶上強盛的工業救國道路。這次你們可不能貪了我的功勞,別提曾經上書折子的事,這件事彪炳史冊,由李國樓改寫大清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