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花蓮鎮大捷(3 / 3)

鄭橫擔大筆一揮,把這二百五十名日本戰俘,算在死亡名單之上。劉鍋蓋晚上就被放出來了,鄭橫擔開恩,沒給劉鍋蓋記過,劉鍋蓋官複原職,換到另一支部隊當上尉。一樁醜聞就此揭過,沒有人提這二百五十名日軍戰俘的下落。

花蓮鎮已經被炮火夷為廢墟,放眼望去,皆是戰士抬著擔架,正在搬運死屍。空氣裏一股嗆鼻的氣味,隱隱傳來戰士的哭聲,還有祭奠死去戰友的鳴槍聲。

劉銘傳從李國樓手裏接過電文,低著頭,看著電文,嘶啞的喉嚨發出聲音:“這場戰役是值得的,這點傷亡在所難免,李總指揮不要介懷。與日軍死磕,早晚要打,放在花蓮鎮,至少地理優勢我們和日軍一人一半,日軍的傷亡不比我軍小,我軍還是贏了。”

晨風拂麵,鳶飛戾天,李國樓雙手叉腰,傲視藍天浮雲,以一覽眾山小的氣度,說道:“是啊!我們贏了,還站在這塊鮮血浸透的國土上,這是值得驕傲的時刻。接下來日軍再也組織不起大規模戰役了,要趁此良機,在十一月份以前攻克琅嶠,徹底斷絕龜山日軍的運輸線。”

作為清軍最高軍事長官,李國樓的心已如鐵石般堅硬,這場仗一定要打,再大的傷亡也要把日軍的氣焰打下去。在平原作戰,就是大兵團的硬碰硬,用血的代價贏得勝利。

劉銘傳瞥眼李國樓,眼神裏露出一絲擔憂,野外作戰已經是那麼慘烈,清軍死傷超過萬人。攻打日軍重鎮——琅嶠,那是日軍進入台灣的橋頭堡,已經被日軍修築成一座大型軍事堡壘。琅嶠戰役會更加慘烈,劉銘傳的眼中浮現一張張活生生的臉龐,多少戰友長眠於此,還有多少戰友會犧牲?

劉銘傳產生一絲動搖,猶豫道:“李總指揮,我軍傷亡那麼大,要做休整,我看還是放在明年春季再打琅嶠,這樣傷亡可以小一些,把握也大一些。”

李國樓擺手道:“劉鎮台,此時我們困難,敵人更加困難。哪能讓敵人有喘息之機?再多的困難也要克服,現在沒時間做休整,你率領銘武軍在此休整一天,後天向琅嶠進發。彈藥補給不需要擔心,沈葆楨已經來到台灣,又有四千閩軍來了,那是左大帥親自訓練出來的老部隊,指揮官是副將徐文秀,你和他是老相識了,部隊很快能夠磨合,我先給你補充二千人馬。”

劉銘傳看見李國樓如此堅定,胸中燃起熊熊鬥誌,畢恭畢敬的敬禮,喝道:“是!我馬上做出發準備,你多保重。”

李國樓和劉銘傳原本矛盾不可調和,在新武軍裏互相拆台,拉幫結派,鬥得你死我活。李鴻章在中間做調停人,兩人照樣爾虞我詐,以分道揚鑣告終,新武軍也因此一拆為二,誰都不服誰。

但台灣戰爭讓兩人成為戰友,通過炮火的洗禮,生死之交的戰友情油然而生。這次銘武軍不計傷亡的救援常勝軍,聽從李國樓指揮,這才使得花蓮鎮戰役以清軍勝利而告終。

若是劉銘傳有保存實力的想法,陰奉陽違的話,李國樓製定與日軍決戰的戰術計劃,會變成一紙空談,花蓮鎮戰役會以清軍大敗結束,常勝軍早就全軍覆滅了。故此,李國樓摒棄前嫌,把劉銘傳奉為知己。

李國樓情不自禁的伸出臂膀,兩人相擁在一起。

“保重!”

“你也多保重!後會有期!”

李國樓和劉銘傳走路甩動著馬鞭,接受戰士的敬意。一副誌得意滿的姿態,指揮官就要給手下做出榜樣。

花蓮鎮戰役大捷,黃龍大旗在屏東平原迎風向前,放眼望去,龐大的清軍隊伍一望無邊,黑壓壓的隊伍向東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