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花蓮鎮大捷(1 / 3)

李國樓接到傅先楚電報,知道四百多卑東軍在戰場上起義,排家崖的二千日軍已被團團包圍。萬事胥備,隻欠東風!

這是一份捷報,誇耀劉明燈指揮有方。李國樓對於建武軍的戰鬥力很放心,嘴角微微牽動,卻怎麼也笑不出來,心情異常難過。

李國樓率領數支軍隊在屏東平原的花蓮鎮打仗,與中將西鄉從道率領的日軍主力交鋒,以慘勝贏得一場勝利。

李國樓成功把被日軍圍困的常勝軍解救出來,但自身傷亡巨大,由他親自率領的二千主力新武軍,傷亡過半。劉銘傳率領的五千銘武軍傷亡在二千人以上,可以用傷筋動骨形容。

少數民族的蠻兵,同樣做出卓越貢獻,戰死三千多人。

劉銘傳與李國樓彙合之後,兩人默默垂淚,沒有勝利的喜悅。

聶士成率領一千偏師,最後趕到戰場,強大的火炮營起到關鍵最用,使得日軍總指揮西鄉從道發生動搖,不敢打下去了。

隨後,日軍憑借夜色掩護撤出陣地,花蓮鎮戰事隨之結束。李國樓沒有餘力追擊日軍,讓殘餘的數千日軍安全撤回龜山,清軍以慘勝贏得勝利。

固守花蓮鎮的常勝軍傷亡更是慘重,四千人馬,最後隻剩下八百多人,指揮官白朗寧受重傷,活下來的洋人軍官隻剩二十八人。黃麒英率領的南洋水師民團,最後隻剩下五十多人。

花蓮鎮戰役是日軍設計的戰場,中將西鄉從道布置了一個圈套,讓四千多常勝軍落入陷阱。日軍出動主力,投入了一萬五千多人,用來圍攻常勝軍。

西鄉從道自以為能夠一戰定乾坤,能把常勝軍消滅。沒想到聚殲戰,變成消耗戰,常勝軍是塊難啃的骨頭,死戰不降。李國樓更是像瘋狗一樣撲過來,不顧一切的救援常勝軍,兩支軍隊竟然在平原地區大打出手。

戰事打了三天四夜,每一道壕溝,每一條小溪,每一個山丘,都能為敵我雙方爭奪的陣地,敵我雙方用人命來填陣地,屍體堆積如山,敢死隊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日軍非常強悍,連續作戰三天四夜。

但清軍更勝一籌,竟然還在增兵,一撥撥清軍投入戰場,李國樓竟然想把花蓮鎮當成決戰的戰場,不許常勝軍突圍,就是要白朗寧率領常勝軍在花蓮鎮拖住日軍,與日軍決一勝負。

白朗寧看出花蓮鎮戰役的重要性,認可李國樓的軍事部署,在平原作戰,比山地戰好打,就算清軍傷亡巨大,也比攻打日軍的軍事重鎮——龜山,要強上百倍。白朗寧親自督戰,被日軍火炮擊中,受傷昏迷。

但此時常勝軍已經打出血性,接過指揮的博爾特貫徹李國樓的戰術部署,依然堅守陣地,頂住了日軍主力進攻。花蓮鎮主體工事依然掌握在常勝軍手裏,每一道壕溝裏填滿日軍的屍體。

西鄉從道終於撐不住了,承認李國樓的指揮水平更勝一籌。他已經不敢看各隊的陣亡報告,不知還有多少日軍能活?花蓮鎮已經變成日軍的墳墓。再打下去,日軍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此時,西鄉從道才想通台灣不是日本人的領土,保家衛國的番兵死戰不退,“卑東國王’”羅惺忪已經變成孤家寡人,日軍在台灣已經沒有支持者。而最可怕的是,日軍彈藥即將告罄。

清軍的戰鬥力旺盛,沒看出有枯竭的希望,這是一場注定失敗的戰爭。

第四日傍晚,日軍憑借夜色掩護,撤出陣地,向龜山方向逃亡。臨走,日軍掩埋戰死的戰友,把損壞的青銅火炮炸毀,砸爛多餘的槍械,殘兵敗將不足五千人馬,日軍在花蓮鎮沒討到便宜。

日軍自欺欺人的說是向龜山做戰略撤退,花蓮鎮戰役已達到消滅清軍主力的軍事目的,消滅了一萬多清軍。

但西鄉從道心裏知道,這場戰役日軍輸了,這場戰役把日軍的信心打沒了。兩敗俱傷的戰役,清軍承受得起,李國樓有足夠的財力,支撐台灣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