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雙城記(1 / 3)

怎樣表達。

這是一個表演係學生常常被考到的問題。

很多影視類的經常拿方法派跟體驗派來作為矛盾衝突。崇尚方法派的同學跟崇尚體驗派的同學互相掐架、然後主角橫空出世,震驚眾龍套。體驗派這種路子實在對眾口味,因為它最主要看天賦,基本走這個路子的都是具有主角性質的妖孽。而方法派呢,一聽就知道,用方法演戲,假的慌,大家就沒那麼喜歡。所以在裏,體驗派的童鞋通常有趣多彩,是主人公的好朋友們,而方法派的同學一般是配角中的配角,傻B居多,用來襯托主人公多麼牛B。主角則是學貫東西,就算一開始不是後麵肯定會是。主角則是學貫東西,吃透兩派精華的大牛,低調沉穩有內涵,不愛裝B卻總被撞B,不愛踩人卻總被踩人,不愛打臉但總有臉伸到他手心裏去。

這樣的主角誰不愛?!

咳咳,好吧……

跟裏不同。事實上每個學表演的學生都會在藝術學校裏融合這兩種方法進行學習。

要有外在的表現形式,也要有內心的代入質量。

方法派的技能能讓你做出一個最悲慘的哭泣的表情,但如果你內心並不難過,這就是假的,反而讓人發笑。

體驗派的效用則是讓你走進人物內心裏去找到某種相契合的地方,然後將自己代入。

(這麼寫感覺體驗派就是比方法派要厲害!)

……

姑娘的表演經驗並不豐富。而且演過的兩個角色設定都比較粗糙,有的隻需要單純的發瘋,有的隻需要簡單地念台詞,很明顯地走不進人物內心。也沒上過專門的表演班,沒學過麵部肌肉控製這樣的技能,可以硬生生地把眼淚給擠出來。所以完全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在自己並不難過的時候流眼淚——因為劇本上寫的是他轉身,發現念慈躲在樹後正對著他淚流滿麵。

“師師?”

劉媽媽捧著一杯牛奶推門走了進來。

上學加工作,再加男朋友!

劉媽媽有三個多月沒跟女兒見著麵,這回女兒來魔都麵試,這才得見。

自然是各種想念關懷加碎碎念。

幸好的是姑娘這半個來月被男朋友伺候地白白胖胖地,否則還得加上一通抱怨。

“哎,媽。”她扭頭叫了聲,準備把牛奶接過來。

“別,燙,先放放。”劉媽媽阻止了聲,把牛奶放在桌子上。

瞟了一眼,道:“還在看呢?”

“嗯,後天就要試鏡了,我沒把握。”她不著痕跡地顫了顫睫毛。

劉媽媽沒注意,隻點點頭道:“還有一天呢,別睡太晚,當心熬壞了身子。”

“嗯,好。”

“啪啪啪。”劉媽媽轉身往外走。

走到一半,扭頭停下道:“哎。你男朋友,叫什麼來著?”

“數葉。”

“哦。這名字兒夠奇怪地,一時間還沒記住。”劉媽媽彎著眼睛又走了回來。

坐在她的床頭,“跟媽說說你們怎麼好上的?”

“哎呀,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麼?”

“媽還想聽聽。”

“我這兒有事兒呢!”

“那你說不說?”劉媽媽一臉威逼利誘。

“不說。”姑娘一臉堅決不從。

“好好好,那就等你忙完了這一陣。”見利誘不管事兒,劉媽媽隻好妥協。“早點休息啊!”

“好。”

哢噠一聲,門被關上了。

門外。

“姑娘找男朋友這麼大事情怎麼我之前一點都不知道?”劉爸爸還在埋怨。

“她早跟我說了,我沒告訴你而已。”劉媽媽扔了他一個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