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軋鋼生產過程質量控製的研究(1 / 2)

軋鋼生產過程質量控製的研究

工程建設

作者:任戈

【摘要】鋼材的生產過程十分精細,涉及到複雜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本文以軋鋼生產為例,從多個方麵分析了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製策略,從而保證產品的高合格率和可靠性,為企業節約成本、開拓市場奠定堅實的質量基礎。

【關鍵詞】軋鋼生產過程質量控製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城鎮化進行的逐步推進,我國對鋼鐵的需求量日趨增大。在現代化的生產模式下,軋鋼的生產過程十分精細,涉及到複雜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怎樣才能對產品的質量進行控製,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鋼鐵企業增強自身技術實力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軋鋼生產為例,從多個方麵分析了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製策略,從而保證產品的高合格率和可靠性,為企業節約成本、開拓市場奠定堅實的質量基礎,具有比較好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一、軋鋼生產過程質量控製策略

軋鋼生產線是非常大的生產係統,因為缺乏有效的控製方法,所以質量問題比較嚴重,因此,要保證產品質量必須要尋找科學的產品質量控製方法。筆者認為,要保證軋鋼生產過程的質量,應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1)降低軋鋼的厚度公差。首先,應盡可能使鋼坯以均勻的方式受熱,並盡力降低黑印現象的發生。本文結合軋鋼生產的實踐經驗,推薦將現有的解熱模式優化為步進式模式,並且在鋼材軋製的過程裏使用自動補償來盡可能地減少黑印,在軋鋼生產的爐內用絕熱滑道的布置來減少黑印現象,並在爐中安裝陶瓷纖維耐火材料並輔以信息化的爐內環境控製方法,這些手段均能夠提升溫控的效果。其次,可以參照國際上一些發達的鋼鐵公司通用的做法,引入自動厚度控製來增強產品質量。不少調查報告均顯示,自動厚度控製係統能夠明顯提升軋鋼生產的效率,並且提升產品合格率。不少生產實踐已經能夠證明,在軋鋼生產過程中,如果為精軋機組配置自動厚度控製係統,則產品的質量會有比較顯著的提升。

此外還應該充分結合信息技術,以數字化的傳動技術來優化現有的活套。當前在我國國內,已經有不少大型鋼鐵企業在寬帶鋼的生產過程中引入了低慣量電動活套,從而大幅度增強了活套控製的靈敏度,最終使得鋼材軋製過程中的微張力參量得到了精準的調節,提升了產品質量。

(2)降低軋鋼的寬度公差。首先,在對鋼坯進行加熱的階段應該確保加熱的均勻可控。一方麵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盡可能降低鋼坯黑印,另一方麵輔以先進的黑印補償方法,進一步使得軋鋼的質量得到保證。此外還應該參照國外的一些先進方法,如日本已經普遍推廣了板坯定寬側壓機技術,用這種方法生產的軋鋼產品質量和品質都有大幅度的提升。當前在我國,僅有少量大型的鋼鐵公司引入了這一技術,實踐證明能夠保證產品的質量。根據這些鋼鐵廠家的反饋可知,一方麵引入板坯定寬側壓機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鋼坯的寬度精度,另一方麵還能夠顯著地改善頭部魚尾狀的現象,這一優勢使得產品的合格率得到了提升。

另外,隨著鋼鐵技術與工藝的發展,目前有一種基於液壓原理的粗軋機寬度控製設備也在不少國家得到了推廣應用,這種軋鋼生產模式能夠增強粗軋立輥軋機的剛度,極大地減少軋鋼的寬度公差,提升產品質量。

(3)控製軋鋼的板形。版型控製是軋鋼生產質量中的關鍵部分,結合當前技術發展的現狀,本文為一些技術實力較強的廠家推薦一種比較成熟的技術:液壓彎輥技術。這種技術的配置屬於控製軋鋼版型的基本措施,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須與其他的技術或者策略相互配合,液壓彎輥技術才能發揮其優勢。如果這些廠家需要進行設備改造,則可以在液壓彎輥技術的基礎上配合使用工作輥抽動方式。兩種方法的配合能夠對產品的板型和板凸度進行很好的控製,實現質量的提升。

結合國外軋鋼技術的發展現狀,日本的一些軋鋼生產廠曾經將輥軋機進行技術改造,使之成為橫向抽動軋機,結果表明能夠對軋鋼產品的質量起到較好的控製效果,因而後來在世界各國,這種方法被廣泛地使用。另外HC軋機也是比較成熟的一種技術,同樣在日本,有部分輥軋機進行技術改造之後成為HC軋機,並由於其性能和技術指標的領先而在世界各國得到了普遍使用。在德國,為了提升軋鋼產品的質量,研製出了著名的CVC軋輥,優於其具備較為寬鬆的調節範圍而得到廣泛的應用。以上這些技術均可以被我國的生產廠家所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