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道路施工機械現場安全管理(1 / 2)

淺談道路施工機械現場安全管理

工程建設

作者:李江峰

【摘要】施工機械管理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安全施工的關鍵。本文結合具體的案例,對如何加強施工機械的現場安全管理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道路工程施工機械現場安全管理

在公路建設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但隨之而來的機械安全管理事故成了公路工程施工麵臨的嚴重問題,因此,有必要加強對道路施工機械的現場安全管理,從而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

一、道路施工機械設備傷害事故的特點及後果

道路施工機械傷害事故的形式慘重,如攪死、擠死、壓死、碾死、被彈出物體打死、磨死等。當發現有人被機械傷害的情況時,雖及時緊急停止,但因設備慣性作用,仍可將受害造成致使性傷害,乃至身亡。

因此,道路施工機械傷害事故造成的後果一般比較嚴重,輕則損傷皮肉,重則肢體斷離致殘,甚至危及生命。在GB6441—8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規範中,對人身傷害事故的後果做了明確的規定。並且以損失工作日確定傷害程度(損失工作日是指被傷害者失能不能工作的時間)。該規定有嚴格的標準,計算損失工作日可確定傷害程度。其分類如下:輕傷:輕傷是指損失工作日為105—7天的失能傷害;重傷:重傷是指損失工作日等於或超過105日的失能傷害;死亡:失去生命的傷害。

二、對某道路施工機械設備事故的分析

某道路工程施工中,在對K124+52處深溝進行路基填方施工時,配合作業的裝載機駕駛員向壓路機駕駛員請示,交待完工作後步行回到駐地,壓路機駕駛員卻擅自駕駛壓路機回駐地。當爬到距溝底40多米(即將到地麵時),壓路機失去動力,下滑至距溝底28m拐彎處發生側翻,壓路機駕駛員被變形的駕駛室與方向盤卡住胸部,當步行回駐地的裝載機駕駛員發現時,壓路機駕駛員的臉色紅紫腫脹,因事故現場的條件限製,無法立即施救,大約經曆了5min。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壓路機駕駛員失去生命。

(一)事故原因分析

技術方麵:壓路機檢修保養不及時,技術性能不符合標準。上下溝的便道坡度過大,不符合規定。壓路機操作規程規定爬行坡度一般不超過8°~9°,而事故現場的便道坡度為27°由於大坡度原因使壓路機超負荷,造成液壓驅動馬達供油管路破裂,導致壓路機失去動力,無法製動下滑。

管理原因:項目經理部沒有製訂《機械管理製度》和壓路機操作人員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的相關規定,對機械設備管理不嚴。未安排專門的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管理。項目經理部在明知深溝填方施工危險性大的情況下,未製訂《深溝填方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未形成有效的管理文件。項目經理部對違章行為查處不嚴,在此事故前曾有過擅自將機械設備從溝底開到地麵的事件,項目負責人隻做了口頭批評,沒有進行任何處理,更沒采取監管措施加以限製,對違章行為縱容、放任。

事故的直接原因:駕駛員違反了《壓路機安全操作規程》,擅自駕駛壓路機違規爬坡操作,是造成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事故的主要原因:項目經理部對安全生產管理規章製度不落實,現場安全監管缺失,操作人員冒險駕駛壓路機違章爬行陡坡,造成機械故障而引發事故,是本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二)事故結論和教訓

事故性質:本起事故定性為責任事故。是項目經理部忽視安全生產管理,對安全規章製度、操作規程、安全預防措施和現場和機械管理落實缺失;對作業人員的違章行為放任,存在明顯管理缺陷,導致事故發生。

責任落實:壓路機駕駛員擅自開車,並且違反操作規程駕駛壓路機爬行陡坡引發事故,應當負直接責任。項目負責人忽視安全管理,對安全措施不落實,造成施工存在安全隱患,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應負直接領導責任。公司主要負責人對安全管理監管不力,應負領導責任。項目經理部的安全、技術等相關職能部門監管不到位,應負相應的管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