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世紀以後,鐵製農具和使用牛馬耕作在田堵、名主中已普及,水稻生產方法獲得顯著進步。如實行播種前浸種、插秧、開始用水車灌田,還懂得田間除草、利用稻架曬幹的幹燥法等等,水稻產量因之有了提升。公元10世紀的日本古辭典《倭名類聚妙》中列舉的旱田作物(糧食和菜蔬)多達70種,證明這一時期旱田作物也得到顯著發展和普及。
日本以大米為主食,由於幾乎全民信佛,很少肉食,隻有底層貧困的百姓才會食肉食,素食是身份的象征,所以,大量囤積大米也不是不可能。如此,趙頊希望日本能調一批糧食來上京,防止大宋糧價暴漲。
······
日本平安京,平安宮。
平安京內,朱雀大路連接大內裏朱雀門和羅城門,東築大宮、西洞院、東洞院和東京極等大路,西修四大宮、道祖、木辻和西京極等大路東西走向的一條、土禦門、中禦門和二條至九條等各條大路,與朱雀大路垂直相交。平安京四周為當地人所信仰的賀茂、鬆尾、稻荷等神社,後又變成皇室和貴族的信仰對象。
不過,因桓武朝的建都和征夷兩大事業半途而廢,京內有的地方隻修整了區劃而來完成羅城等處的建設。右京(長安)又是池沼星羅棋布的低窪地帶,呈現一片“人家漸稀,幾近幽墟,人去無回,屋壞不修”的景象。因此,人家大都集中在左京(洛陽)四條以北的高崗幹燥地帶。院政時期,又以流經左京極大路東麵的鴨川以東白河為中心,建造了很多寺院和離宮,使得左京更加繁榮,因而日本人總喜愛稱京都為“洛陽”、“洛城”。
“父皇,藤原賴通已經被處死了,旁落百年的大權終於又回到了皇室手中了。”白河天皇一臉興奮,長久被權臣壓製,現在倒是揚眉吐氣了。
“藤原賴通被殺了,換了個清源武則,這有什麼區別?平安京十萬近衛軍有三萬可是效忠清源武則的,源賴義、源義家父子也野心不小。你現在是天皇了,什麼事情都有利弊,要靜下來心來看清楚了。你與大宋皇帝結為兄弟了?好好珍惜這個兄弟吧!這段時間,我一直在研究大宋皇帝的秉性,大宋對日本沒有野心,日本要擺脫蠻荒和落後,他會是你最大的支持力量。”已經出家的後三條法皇說道。
清源武則與源賴義、源義家父子並稱日本平安時代三大名將。此三人,在日本前九年之役中平定了割據奧羽國的安倍賴時、安倍貞任父子的叛亂。奧羽國就是後世日本東京所在的關東平原。
“是的。熙寧皇帝仁厚,對我如兄弟一般。大宋的教習製度對防止武將擁兵自重十分有效,兒臣正在仿照大宋,全麵推行改製。熙寧皇帝對日本的看法也有所改觀,大宋政事堂又鼎立支持。父皇放心,隻有兒臣的背後還有一個大宋,清源武則暫時就不敢動,等改製完成後,他也掀不起大浪。”白河天皇信心滿滿地說道。
“藤原賴通被殺,藤原氏必反。你作好準備了嗎?”後三條法皇接著問道。
“藤原賴通之子藤原果果在浪速起兵反叛了。兒臣已經讓清源武則率三萬近衛軍前往平叛。浪速港口又駐紮了大宋一萬海衛軍,藤原果果必敗。”白河天皇回答道。
清源武則率領的三萬日本近衛軍和薛奕率領的五千海衛軍在浪速城外的小平原與藤原果果的十萬門衛軍對峙。浪速城,也就是後世的大阪。大阪之外的平原,日本稱之為近畿平原。
雖然宋日聯軍兵力要少,但是大宋海衛軍的武器裝備讓藤原氏的門衛軍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
五百十三梢炮,五十架火箭炮車,一千五百火箭炮兵,三千重甲步兵,五百鐵騎兵,一千匹戰馬,一百五十架馬車,整整五千海衛軍擺開了陣型。日本三萬近衛軍分別部署在這個陣型的陣前和左右兩翼。從規模上看,宋日聯軍比起藤原氏的門衛軍十萬人的陣勢要大的多。
藤原果果的十萬門衛軍隻有三百名騎士,其它的都是手持橫刀,背掛長弓的步卒,沒有投石車,也沒有床弩等軍械。擺起攻擊陣型來,由於所占地方不大,看起來還沒有宋日聯軍三萬五千人多。
日本近衛軍比起藤原果果的門衛軍也沒有多少優勢,說是近衛軍,但是很多士兵都沒有披甲,說是軍隊,看上去就是一群武士。
“日本的軍隊就這個樣子,還不如大宋保甲軍,甚至不如軍製改革前的大宋鄉兵。”薛奕笑話道。
清源武則臉色難看,一旁的蘇軾打圓場道:“日本改製以後,自然能和我大宋海衛軍一般精銳的。薛指揮使,你看,我軍士氣高漲,是時候下令進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