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白馬寺主持明覺大師主持這次諸國會盟。這次會盟,是由明覺大師發起的,最初的目的隻是為了宋遼夏三國,共同西征,恢複佛教在西域的地位。相比宋朝的佛道兩家並立,西夏和北遼則是真正的佛國。
耶律洪基性格沉穩閑靜、嚴厲剛毅,精通音律,善於書畫,愛好詩賦,篤信佛教,廣印佛經和建築寺塔。這些,看似是優點,不過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卻是昏君的特點。宋徽宗和遼道宗耶律洪基在性格上十分相似。
明覺大師是個吐蕃人,後在白馬寺出家,和大宋佛教主流的禪宗一派不同,白馬寺屬於密宗一派。密宗雖然在大宋不入流,在北遼和西夏卻是主要的教派。密宗祖庭是大興善寺,裁並冗僧後,大興善寺空了下來,所有和尚移到了洛陽的白馬寺。
“今日,華夏諸佛國聯盟,仍華夏千年一大盛舉,仍佛國千年一大盛舉。現在,由貧僧公布聯盟條約。第一,各國皆立佛教為國教,白馬寺為教廷所在,各國設主教兩人,其中一名主教由白馬寺教廷任免,以協調各國佛事。第二,各國采用黃元紀年,統一使用度量衡和交子。第三,各國邊境無重兵,允許貿易自由往來。第四,各國連兵奪回高昌,黑汗,恢複漢唐西域僧民之地。印度本佛家祖地,如今被婆羅門教所占,各國應當連兵進攻印度,恢複佛教在印度的地位。”明覺知道他隻是一個開始而已,接下來就是各國君主們討價還價了。
趙頊自然對這四條無異議,這四條條約本來就是趙頊的意思,明覺隻是讚同而已。特別是第四條,讓明覺很興奮,隻是覺得不太現實罷了。
耶律洪基是佛教信徒,隻見他走上演講台,指著地圖安排道:“高昌、黑汗本是我大遼屬國,其信仰天方教實在可惡,依我看,用不著各國連兵,我大遼足於滅高昌、黑汗兩國。”
說是為了恢複佛教之土,其實是在各國邊境無重兵的前提下,集中兵力吞並其它未曾參加會盟的國家。曆史上的遼國,後來的確是滅了這兩國,建立了西遼。
“高昌、黑汗擋住了絲綢之路,隻要並入我大夏,才能保證絲路暢通。況且大遼不管北方的斡朗該和黠嘎斯兩部了嗎?還有女真人,近來可是不太平。如果能助我大夏吞並高昌、黑汗,青唐與回紇,可讓予大宋。斡朗該和黠嘎斯可以讓予大遼,那個克普恰克汗國也可以讓予大遼。”李秉常站起焦急地說道。
李秉常這次會盟的目的就是能夠取得大宋的支持,吞並兩國,打通絲綢之路。隻要吞並了這兩國,西夏既獲得了領土縱深,又可以借助絲綢之路走向繁榮。如果以後絲綢之路商旅不斷,西夏所獲得的比大宋歲幣可要多得多。
曆史上的西夏,並非沒有這個企圖,隻是在東部與遼宋的對峙,讓他失去的西拓的能力。而曆史上的大宋也沒有提出讓西夏把持這條絲綢之路。
“這個不行,斡朗該和黠嘎斯,還有那個克樸恰克汗國,怎麼能和黑汗、高昌相比?你看,這極北之地,廣闊無邊,但都是比草原還要苦寒的地方,奪來有什麼用?”耶律洪基不滿道。
耶律洪基所說的極北之地就是後世的俄羅斯版圖。現在那裏還是沒有人煙的地方,還都隻有一些土著。而俄羅斯族人,也就是基輔羅斯人,或者說斯拉夫人,此時所在的地方是後世的白俄羅斯境內。
“極北之地,也並非無用。”趙頊站起,走到台上指著地圖說道:“極北之地,全歸大遼。但金州、香州、澳州則歸我大宋所有。”
趙頊所說的金州、香州、澳州,指的就是後世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東部和澳大利亞。
“大海的那一頭還有一個美州,不知道你們大宋是怎麼弄出的這副地圖,雖說很多地方沒錯,但是憑空多出來那麼多地方,還都是無人區。一句話劃過來的有什麼作用?熙寧如果願意,那個最大的美州就給你大宋,大宋不要說要,過都過不去。還有你們大宋弄出來東南的三個州,那個澳州沒有聽說過,那個金州不就是麻逸嗎?炎熱瘴癘之地,要來做什麼?”耶律洪基瞪了一眼趙頊,指著地圖大聲說道。
“好,大康帝同意就行,那金州、香州、澳州從此就是我大宋國土了。各位君主,有什麼意見?”趙頊興奮地說道。
說到南部地區,三佛齊國王占卑站起有點膽怯地說道:“那三州,可以劃給大宋。不過,渤泥和爪哇,還望大宋允許我三佛齊吞並。”
“我同意了。”耶律洪基替趙頊答應了,接著說道:“高昌和黑汗,我大遼占三取其一。從浮屠城至怛羅斯一線六座重鎮歸大遼所得。”
“好。就依此言。”李秉常立即答道。
明覺大師,心裏直冒汗,君主們幾句話的事情,便決定無數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