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印度諸國的軍隊多強大,就是那潮濕炎熱下的頻發的熱帶病,都有可能將大宋的遠征軍搞得全軍覆沒。趙頊還不至於把自己的軍隊派過去送死!
“聖上可是擔心印度那炎熱潮濕的氣候?”蒲元乙一下子就猜到了趙頊心中所想。
蒲元乙見趙頊竟然知道伽色尼王朝,知道綠衣大食隻是一個割據小國,那麼對天方世界,甚至印度世界,都不會是一抹黑。由此猜測趙頊在擔心印度的氣候問題。
“你可有什麼好辦法?印度地形複雜,又人口眾多,熱帶病也不少。加上印度教的狂熱,不會比天方教少多少吧!”趙頊擔心道。
趙頊的確有仿照後世的英國殖民印度的想法。印度的人口眾多,糧食產量少不了。印度河下遊的信德地區就是一個大糧倉。唐朝時,大食二十萬大軍與大唐西域四鎮三萬大軍對峙鏖戰時,所有的糧食補給都來自於信德。
如果能夠攻取印度,十年後,大宋開發整個南洋的地區,無論是在人力上,還是在糧食補給上都能得到印度的支持。
“大食昔日與大唐並立之時,也曾有攻占印度的想法。這是印度諸國的地圖,雖然是兩百年前的,但應該能起作用,印度世界是一個停滯不前的世界。至於熱帶病,草民見聖上的山地兵團身材矮小,箭法渾然天成,應該是熱帶雨林地區的獵人出身吧,如果能用這支軍隊征討印度,當無不勝之理。”蒲元乙站起,走到趙頊跟前,蹲下身子將地圖呈給趙頊道。
蒲元乙是在印度出生的。當年,他的父親和祖父,拿著這副地圖,也曾率領三萬綠衣大食的軍隊遠渡重洋,征討印度,攻滅了印度好幾個小國,建立了索蘭特天方國。隻是天方教與印度教嚴重對立,他祖父強迫印度人叛依,遭到強烈抵製。印度後庶婁其國與昌德拉斯國連兵進犯,加上國內印度教徒反抗,索蘭特天方國被起義的印度教徒所滅。
蒲元乙的祖父戰死,他的父親帶著殘餘的幾千部隊棄國渡海準備逃回綠衣大食,卻在海上遭到黑衣大食攻擊,隻能東逃,後來在占城落下了腳。蒲元乙謀劃攻取印度,也算是繼承祖宗遺誌。
“三萬軍隊就能攻占印度這個人口八千萬,軍隊百萬的地區,朕實在是沒有那個勇氣。況且還要渡海遠征,不說其它,軍械糧草的補給恐怕就是個難題。”看罷地圖,趙頊還是搖頭說道。
趙頊記得前幾年攻打交趾,都不知道準備多少時間,花了多少心思。渡海遠征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即便大宋現在在航海上有所發展,大宋每年的造船量幾乎可以和大航海時代整個歐洲的造船量相對比,但是這不是打交趾,而是打更遠的印度。
“聖上,印度諸國一盤散沙,朱羅國雖然有千萬人口,二十多萬大軍。但是,他也就是二十萬大軍。這二十萬大軍,其中有十萬正在恒河征戰,有十萬渡海征討三佛齊。隻要大宋水師能全殲朱羅國東征大軍,朱羅國東岸漫長的海岸線就暴露在了大宋軍前,隨便攻取一點,朱羅國就得疲於應付。大宋再突襲朱羅國都,朱羅國必破。”蒲元乙鼓動道。
曆史上,熙寧三年,也就是公元一零七零年,朱羅國發生了一場類似於唐朝玄武門一般的事件,幼子殺死長兄繼承了王位,新國王為了表明自己繼承王位的正確性,才開始窮兵黷武式地對外征戰,以戰功鞏固王位。然而,朱羅國無論是東征三佛齊還是北征恒河地區都遭遇慘敗。即使這次大宋不出兵,三佛齊也能戰勝朱羅國東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