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各教紛爭(1 / 2)

在小吏的引領下,趙頊帶著一班鐵臂衛,開始巡視泉州城。趙頊有意想看看泉州知州都在忙些什麼,一路走得急,隻能走馬觀花般的打量泉州城。

泉州商鋪林立,賣什麼的都有,其中賣香料的最多。趙頊突然停住了馬步,想到自己要回汴京,首先得先回上京一趟,想到自己似乎又和後世一般,把妻子冷落了,不禁有些慚愧。或許皇宮裏根本什麼都不缺,但趙頊還是覺得自己應該給他們帶一點禮物。

“李向安,身上有交子嗎?朕想買點東西。”趙頊回頭問道。

“沒有了,前日聖上賜宴,都用光了。不過,有存折,不如去那邊取點錢。”李向安指著不遠處的一家錢莊說道。

趙頊每到一處都不會用地方官衙的錢,有什麼需要的都是自己花錢。前日,賜宴山地兵團,酒菜都是直接從基隆城的二十多家酒樓訂購的。

“嗯,走,取點錢去。”趙頊打馬往不遠處的錢莊走去。

錢莊大門掛著一副對聯,上聯:生意興隆通四海,下聯:財源茂盛達三江,橫批:彙通天下。門牌是:大宋商盟櫃枋,泉州一號店。

走進商盟櫃枋大廳,大部分都是大食人,身披綠色長衫,頭裹綠色頭巾,頭巾披散,完全將頭發遮住,布料都是很名貴的越布,身上掛著銀月刀,手上帶著戒指,個頭還算高,鼻孔朝天,皮膚暗黑,與宋朝人大為不同。宋朝人,大都是身穿葛布衣裝,多為黑色,白色很少,衣裝高領寬袖,頭發都高高地束了起來,戴著網狀的高冠,手裏拿著折扇,腰間掛著佩劍。

當然,這裏所形容的都是商人,大宋不同的階層有不同的衣裝,這有著嚴格的限製。趙頊變法後,顏色上放鬆了,除了黃色,其它顏色皆可用。但是衣服的款式和衣服上的圖文,限製得非常嚴厲,款式不能和官員士兵的一樣,圖文不能出現龍蟒等物。

趙頊的士兵,都是身披黑甲,頭戴圓形的黑色鋼帽。將領和龍衛軍、火騎兵則無論士兵還是將領都是一身黃金甲,頭戴黃金頭盔,上麵有一根避雷針一樣的帶著紅絲繩的尖頭。趙頊的頭盔上的尖頭最高,約十厘米高,紅繩也最多。從帽子就可以看出將士們的職位等級。

趙頊帶著一班鐵臂衛一走入大廳,就立刻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不過也見怪不怪。除了被趙頊和鐵臂衛士兵的身高嚇住了以外,也沒有什麼驚訝的。

大廳的右下角擺著兩張桌案,後麵分別坐著一個小吏,頭上戴著的是官吏特有的長翅帽。這兩個小吏分別是督察局和交子局的人,隻要是監督商盟櫃枋的運作。大廳的左下角是商盟櫃枋的牙頭,也就是後世的大堂經理。趙頊一進入大廳,這三人就急忙跑過來,拱手見禮。趙頊的衣著,或許藩國的商人不認識,但身為官員的他們可都清楚——官家來了!

這裏不是朝堂,所以並不需要行跪禮,禮節是拱手九十度鞠躬。

“不必驚慌,朕來取點錢用而已。你們都各自忙吧!”趙頊揚手說道。

大廳裏大部分商人都是來取錢的,少部分商人是剛剛到達泉州的藩商,他們要拿金銀銅錢兌換交子。現在大宋,沒有交子是買不到任何東西的。私自使用金銀銅錢交易,是要處斬刑的。

趙頊走向北麵的櫃台,耐心地排隊等候。看著掛著擺在大廳中央的圭表,整整等了一刻鍾才輪到趙頊。圭表是宋朝的計時用的儀器,由銅製的指針和石製的圓盤組成,時間隻能精確到刻。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四刻。一刻,差不多是後世的半個小時。

趙頊把印有自己頭像和指紋的存折遞了上去,櫃台推出了一張紙,一個硯台。趙頊把大拇指沾上墨水,印在了白紙上。

“聖上要取多少錢?”櫃台的店員也知道是官家來了,但都見怪不怪,他們都知道這個官家喜歡到處跑,每到一處都要巡視。

“一千貫。”趙頊回答道。

很快又推出一張取了一千貫的賬單,趙頊在上麵簽字畫押。

趙頊拿到了一千貫,整整一千張麵值一貫的交子,放在手裏,有十厘米多高。趙頊有種大款的感覺。按物價比算,相當於後世的一百萬元錢。除了拿到了一千貫,也拿回了存折。存折上寫著取一千貫,上麵蓋著商盟櫃枋的紅色大章。

趙頊拿著一塌交子在手上甩了甩,有種莫名奇妙的感覺,或許是後世用慣了毛主席,現在用的卻是王相公。看著交子上王安石的頭像,趙頊心情很好,估計來宋朝最大的改變就是這個了。

拿了錢,趙頊也沒有心思去找那個泉州知州,自己一個皇帝,這麼急著見一個官員,實在有違禮製。正想著去哪裏給自己的四個老婆買點什麼的時候,突然一個大食人跑進大廳嘰裏呱啦地說了幾句,很快大廳裏的大食商人就瞬間走空,趙頊又莫名其妙起來。難道是天方教要舉行什麼特殊的儀式?

“這是怎麼回事?”趙頊回頭問那名引路的小吏。

“聖上,微臣要告楊知州有失官體之罪。”那名小吏沒有說什麼事,但是彈劾起他們的知州了。

“你叫什麼名字?你可知道你的身份?你的職務不是督察,有事情可以反映給督察局。彈劾上司,還是在朕的麵前,你可知道你越權了?”趙頊最討厭這樣投機的官吏,不滿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