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童貫。微臣的職務是巡望司書記。微臣知罪。”童貫本來乘機在皇帝麵前表現一下,沒有想到反而被斥責,不得不認錯了。
“童貫?”趙頊吃驚地說道。
童貫這個名字,他太熟悉了。就是這個家夥慫恿宋徽宗,把北宋搞破了產!
“不對呀!童貫不應該是個太監嗎?怎麼做官了?”趙頊心裏暗道。
趙頊不知道的是,童貫是十九歲入宮淨身當的太監。今年童貫正好十九歲,但是因為趙頊在熙寧三年就裁撤了宮中大量的宮女太監,並嚴令禁止招募太監,禁止閹割。所以,曆史上原本該是今年進宮的童貫,現在卻是當了一名最底層的小吏。
“說說怎麼回事?”趙頊也不願追問此童貫是否是彼童貫。很多時候,曆史人物的忠奸好壞根本不是那麼容易分辨的。
“泉州本是佛門興盛之地,其中道教、景教也很繁盛,然而自從聖上下令廢除冗僧之後,由於這三個教派不懂經書的人太多,一下子被裁撤了很多。從此各教衰微。”童貫小心的說道。
“怎麼會呢?朕看其它地方,存餘的寺廟道觀反而更加香火鼎盛,更加深入民心。各個空置出來的寺廟都改作了免費的旅店,供行商過路百姓歇腳之用,讓百姓十分感恩。”趙頊不讚同地說道。
“其實泉州原本也應該如此,隻是楊知州偏袒天方教,天方教的信徒又大部分是大海商,這樣一來,各個被空閑的寺廟都被拆除,改建了禮拜堂。而天方教的教徒,因為是海商,識文斷字,大部分懂經文。”童貫說得仍然很小心。
“這也是按規定辦事,不是偏袒。”趙頊來泉州,就是想找些大食人引路,組建商隊下西洋。
“不,聖上,就是偏袒。因為大食海商都有錢,來通商,就是一大筆的稅收。楊知州害怕對天方教采取廢僧令會使得大食商人不來經商,會使得稅收下降,影響他的政績,所以才會偏袒天方教。”童貫肯定地說道。
“大食海商不僅繳納了大量的關稅,還無息貸款給楊知州發展泉州城,擴大港口等。有了貸款,就有了政績,楊知州就答應大食海商,允許天方教到普通百姓家傳教,並且呼籲泉州百姓叛依天方教。因為天方教徒很團結,幫助叛依者,打壓不信教的人。而楊知州也給天方教助力,遇到什麼案子都是偏向天方教徒。現在泉州內外都是天方教徒了。”童貫詳細地解釋道。
“什麼?那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情?”趙頊問道。
“泉州北城有一個佛家寺廟開元寺,他們都懂佛經,楊知州拿他們沒有辦法。後來,隨著佛教徒少了,開元寺的功德逐漸不達標,楊知州便強令他們還俗,並把他們的寺廟賣給了信天方教的大食海商改建禮拜堂。開元寺的和尚不同意,楊知州便帶領衙役強行驅趕,沒有想到那些和尚,武藝了得。楊知州不僅沒有驅趕得手,還被打了。聯防軍士兵都不是泉州人,而這樣的事情也不屬於聯防軍管,楊知州調動不了聯防軍,便讓天方教徒帶人幫他。剛才,那一幕,應該是天方教徒都過去增援了。”童貫一層層地分析給趙頊聽。
“景教寺院怎麼樣了?”明王劉奇不顧逾越,急切地詢問童貫。
“還能怎麼樣,早就拆了。改建天方教的禮拜堂了。”童貫回應道。
“什麼?這幫天方匪徒,實在是欺人太甚!”劉奇大叫,轉而朝趙頊拱手道:“我們從波斯開始,就被他們驅趕,趕到了西域,趕到中土,現在,都到東海邊了,他們還不放過。末將懇請聖上允許末將調兵,剿滅這幫匪徒。”
“先去看看吧!”趙頊不知道怎麼辦了。這樣的宗教問題真是讓人頭疼!
劉奇是明教教主,而明教本身就沃教、摩尼教、景教的綜合體,劉奇憤怒也在情理之中。況且趙頊答應過他,讓明教重返西域。
“遵旨,末將這就去調兵。”明王劉奇大聲答道,迅速轉身離開。
趙頊看著劉奇離開,腦袋更大了,心裏暗道:“你遵什麼旨?我說什麼了?難道碰到這樣的問題,你就不服老子管了?”
“聖上,同門危難,末將也得去搭一把手。”青木和尚拱手說道。
望著青木和尚和一幹佛道兩家鐵臂衛士兵渴望的眼神,趙頊無奈地揮了揮手。青木和尚一走,一下子就帶走了大部分的鐵臂衛,跟在趙頊身邊的隻剩下了狄詠、李向安等四個人了。
“狄詠,這個事情,你怎麼看?”趙頊詢問狄詠。
趙頊也慌神了,現在有種無力感,皇帝說話不頂用了。真要殺了那個劉奇,趙頊也舍不得!趙頊心煩意亂起來!
“末將馬上召集鐵臂衛。聖上不如先去看看,再作判定。”狄詠拱手建議道。
說完,狄詠便讓人發信號,召集暗中分布在泉州各縣的鐵臂衛。皇帝身邊隻剩下四名士兵,實在是太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