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甚好!朕很期待先生的十年大治。”趙頊再次舉杯給王安石敬酒。
“定不負聖上所望!明年大選,君實也會參選,以君實之才少不了一個執政的位置。聖上如果回汴京,最好在第一時間,先登門拜訪君實。聖上切記,不是聖上詔他覲見,而是聖上親自去拜訪。”王安石囑咐道。
“按政事堂的規定,政事堂成員的選舉由四大學府的選舉產生,但具體的職位還是由朕來任命。司馬光即便能進入政事堂,能不能做執政,還得過朕這一關。上次司馬光等人慫恿聖母娘娘立新帝,朕怎麼可能把執政的位置給他?”趙頊不同意道。
趙頊知道王安石和司馬光是好朋友,王安石為司馬光說話,本沒有錯,但王安石說司馬光少不了一個執政的位置,這就有點冒犯他這個皇帝的權力了。
“聖上,政事堂製度變了。四大學府分別成立了議政院,經過四大議政院決議,對政事堂製度進行了改善。政事堂的成員還是四大學府選舉產生,但具體的職位是按選票確定的。宰相和兩位執政自動由選票最多的前三名擔任,其它職位,由聖上與宰相共同決定,聖上與宰相意見不合,則加上執政兩人商議,若還是不能確定,便有政事堂討論通過。”王安石笑眯眯地說道。
說完,王安石就盯著趙頊,希望趙頊能默認這樣的改變。事實上,這樣的改善,等於是剝奪了趙頊的權力。如果宰相等人由趙頊任命的話,趙頊肯定任命很聽自己話的宰相,從而把持權力。現在的話,宰相不由他任命,那麼宰相與他意見不合的幾率就多了。
“參選者,由誰提名?若朕對政事堂不滿,對宰相不滿,怎麼辦?有人覬覦朕的皇位怎麼辦?權相把持朝政改朝換代怎麼辦?”趙頊沒好氣地問道。
趙頊臉色鐵青,現在新法還沒有鞏固下來,這個時候限製了他的權力,那麼新法出現了波折,他豈不是又得違法辦事,動用自己的威信,調動軍隊,強行解散政事堂?如果出現權相,豈不是又會出現改朝換代?中華文明在改朝換代中丟失的東西太多了!
“聖上放心,若聖上對宰相執政不滿,可以把意見反饋給四大政議院,四大議政院討論通過的話,宰相會被撤職。選票第二的自動接任宰相。政事堂空缺,由聖上提名,經過四大政議院通過,可以任命職位。這樣的話,大宋國祚不會動搖。參選者的提名由四大學府的所有的教員,百人聯名即可提名,提名後由督部吏部進行考核,必須符合五個條件:四大學府卒業,地方任職十年以上,中央任職三年以上,政績卓著,廉潔幹練。”王安石知道趙頊心裏不平衡,小心地安慰道。
“地方上各路州縣,沒有這樣的選舉製度吧?朕的將士們沒有條件入選嗎?”趙頊又詢問道。
來自後世的趙頊,在一定程度上讚同民主,因為對於宋朝而言,文化不再像隋唐一般被貴族壟斷。科舉製度的平民化,加上現在四大學府教育製度的全民化,普通百姓已經有了一定的覺悟。
然而,趙頊不讚同絕對的民主,因為隨大流的人太多了,他們自己的生活都顧不了,哪有時間參與到選舉中去?最終的結果還不是隨大流,被蠱惑,或者被收買。這樣的民主一點用都沒有。
後世各國的民主,趙頊是見過了,絕對的民主隻會導致絕對的獨裁,隻會產生一係列的腐敗和明爭暗鬥。其它的不說,單說後世中國的鄉村,就因為民主選舉,最後鄉村的職位都被一些地痞流氓霸占,那些人根本不會考慮怎麼發展自己的家鄉,隻會想著自己上位後倒賣集體財產,然後乘機發財。
能夠具有主人公意識並且關注國家命運的人,有能力關注國家命運並且有使命感的人,隻會是那些讀書人。從這一點上講,趙頊就很讚同後世的大學生當村官,因為大學生有使命感,有一展抱負的強烈意識,也有當好村官的能力。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有主人公意識,所以趙頊設立的選舉製度,隻限定在四大學府,隻限定在中央。
“聖上放心,唐代藩鎮之禍的教訓已經很慘痛了,怎麼可能放權地方?將士同樣可以入選,條件差不多:衛國學府卒業,在邊防軍、聯防軍、海衛軍服役十年以上,在龍衛軍、鐵衛軍、軍部兵部各司任職三年以上,戰功卓著,廉潔幹練。”王安石回答道。
“好吧,朕多心了,先生盡管去做,朕會全力支持先生的!”趙頊無話可說了,隻能舉起酒杯給王安石敬酒。
········
與山地兵團士兵們一起的晚宴結束後,趙頊責令基隆知縣鄭通安排好王安石等人的住宿問題。
因為基隆港口白天比較繁忙,港口還在進一步擴大建設當中,所以第二天,趙頊沒有告別王安石,天不亮,就令山地兵團拔營前往基隆港口。
天亮之時,一百艘運兵船以趙頊的座艦龍舟為首,已經駛出了基隆港。航行了一天一夜,終於抵達泉州港口。
泉州港口很大,已經超過了廣州,成為僅次於明州、上京的第三大港口城市。但港口上停泊著大量的商船,顯得十分擁擠,運兵船不得不擺成一字型,在守望船的引領下依次進入泉州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