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趙頊依然是在軍營裏度過,沒有回皇宮。汴京城輕鬆而緊張著,大臣們都猜測趙頊這番整編龍衛軍很可能會像熙寧二年那樣有一番新的舉動。
不過,現在大臣們倒是不怕趙頊再砍掉他們的腦袋了。政事堂聯合昌王叛變的事情,趙頊都淡化處理了,還會怎麼樣?罪不責眾,隻要自己不給當成出頭鳥就行了。
熙寧四年就這麼過去了,熙寧五年悄悄到來。新春朝會是在一月底,二月準備春耕的時候召開的。還有一個月。
而這一個月也是趙頊最繁忙的一個月,更是十大驍將最繁忙的一個月。
十大驍將:李繼榮、高飛、楊進、郭開、羅浩、孫浩英、吳建豪、孫文成、牛再高、包懷山。分別被趙頊任命為大宋十大軍鎮指揮使。他們要做的是在新春朝會之前,分赴各地,控製並完成各個軍鎮的整編。
考慮到西夏邊境的將士因為常年與西夏打硬仗,比較強悍,趙頊令羅浩率領李家馬場的一萬火騎兵前往。火騎兵與龍衛軍並入邊防軍各軍鎮,整編後,各個軍鎮的兵力仍然是三萬人。趙頊要做的是,通過整編,徹底地將各軍完全控製在自己手裏,並且提升戰鬥力。
一番整編後,大宋的兵員規模,進一步縮小。有:邊防軍十個軍鎮,三十萬人。聯防軍十個團鎮,十萬人。海衛軍除去淩牙州的三千人,仍設為八個團鎮,八萬人。鐵衛軍,鐵臂衛五千人,但仍作為一個軍。火騎兵為額外編製,遠征交趾歸來的五千火騎兵進駐李家馬場。加上,趙頊要在一個月裏新組建的龍衛軍三萬人。總兵力為五十二萬人。
新組建的龍衛軍,趙頊決定從各路各州的大學抽調卒業生進行訓練。如果說新法挫折不斷,那以四大學府為首的教育製度可以說是毫無阻力地推行了下去。新法裁並州縣後,大宋有十五個路,一百五十餘個州府,八百餘縣。一百五十個州府,就是一百五十個大學。按四大學府製度,大學、中學、小學、蒙學,各四年製,四歲入學,二十歲卒業,免費教育,但是過了年齡就不能升學,而每一級都有人數規定。大學卒業生,此時正好二十歲,是最好的兵員。
要組建龍衛軍,自然要通過兵部,王韶得到趙頊的聖旨後,便開始招募他們入軍。軍餉非常豐厚,而服兵役的年限為十年。這個條件,也不怕卒業生不應募。因為這個教育製度,大部分卒業生都是農民子弟,不應募,而又考不上四大學府,那麼就隻能回家種田了。當兵總比種田好。
除了要控製軍隊之外,趙頊決定各個路的封疆大吏,各州縣的大部分官吏也都要換掉,至少要換掉一半,而且重要的職位全部要換掉,不再使用以前舊科舉製度下出身的官吏。這一換,就得重新找至少五萬名新的公務員。
這五萬名新的公務員,全部從四大學府招募。大宋十五個路的四大學府分府加上汴京的四大學府,便有十六個四大學府。學員規模接近二十萬。趙頊要將他們全部都用起來,除了做公務員,四大學府的主要教員也要換掉,不再用原本裁撤的冗官。
這次整體的大換血,隻有一個目的,那便是趙頊要推行以軍事控製為基礎的絕對獨裁。凡是支持他的人,都會得到任用,凡是反對他的人全部貶為庶民,凡是反抗的人全部誅殺。
這些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趙頊為此,單獨召見過王安石。王安石說:“如此,天下震動。舊官吏如果得不到妥善安置,就罷免了他們的職位,新官吏也會產生恐懼,怕以後遭受同樣的命運。”
趙頊感歎一句道:“朕登基已經四年了。朕的壽命也不過百年。朕等不了啦。所有的新法必須盡快毫無保留地推行下去。況且,舊法下的官吏大多並無權位,坐享富貴而已。”
大宋舊法,采用職差分離,一職多人的方法分化事權,而新法卻是明確職業,瀆職必究。舊官吏坐享太平太久了,想讓他們辦事,不知道要拖遝到什麼時候。而趙頊又不願再拿刀逼著他們做。
忙碌了一個月,新春朝會總算要開始了,趙頊回到了皇宮,為最後一步——清洗朝堂做準備。清洗朝堂,不是要妄開殺戒,而是要將那些隻願安享太平,不願力求改變的老臣全部趕出朝堂,讓他們回家養老去。
宋太祖立國,靠官位籠絡他們,而趙頊要尋求改變,隻能用武力震懾他們。一幫病態的老政客,在沒有了武力的情況下,還有什麼作用?趙頊也不怕他們翻上天。金國、蒙古等蠻夷入侵,通過武力征服了他們,趙頊同樣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