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遷都變法(1 / 3)

汴京城。

熙寧五年一月三十日,新春大朝會如期舉行。正八品以上官員全部要前來參加朝會。

趙頊整兵厲馬,所有的官員都習慣了,加上趙頊還朝一舉奪回皇位的風波已經過去了很久。見官家沒有任何動作,很多官員神閑氣定地前來參加朝會,隻有政事堂的那些重臣心中忐忑不已。

四更天時,官員們在禦街兩旁的食店用過早飯之後,便踩著禦街向皇城宣德門走去。宣德門為皇城正門,高近十丈,有五門橫列,門皆金釘朱漆,壁皆磚石間甃鐫,鏤龍鳳飛雲之狀。宣德門兩側又有兩座副門,名為左掖門,右掖門,形製比宣德門稍小一些。

宣德門後,是一片麵積可容萬人的廣場,廣場之後的巨型殿宇便是舉行朝會的所在——大慶殿。宣德門隻有在皇帝出行或者舉行國家慶典時才會開放,其它時候都是緊閉著的。官員此時早已經穿過了宣德門兩旁的小門,站在廣場之上,等待朝會的鍾聲敲響。

大部分的人都圍在了宰相文彥博與執政司馬光身旁,談論著什麼。而因為遭受排擠,一直稱病在家的王安石則獨自站在一處,隻有錢部尚書呂嘉問仍然站在他的身旁,但都隻是靜靜地站立著,沒有文彥博那邊那般熱鬧。

王安石內心沉重,原本是為趙頊奪回皇位後沒有任何作為而沉重,現在是為趙頊要進行大清洗而沉重。王安石最想要的還是能和司馬光一班人,齊心協力,推行變法。可是,自從趙頊去了上京之後,他們的矛盾就越來越無法調和。昔日的朋友,怒目相對,實在也讓人心裏難受。

“佟、佟、佟、佟。”朝會的鍾聲已經敲響了,一名內侍殿頭帶著幾個小黃門打開了大慶殿的大門,高聲尖叫道:“朝會開始,諸臣入殿!”

大臣們紛紛步入大慶殿,卻發現皇帝趙頊早已經坐在了龍椅上。按朝會規定,皇帝一般都是最後才到的。都是大臣等皇帝,沒有天子等大臣的道理。

見趙頊如此,所有的大臣都知道,今天有大事發生!為此,都不再言語,默默地站到自己的位置上去。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在天子換來換去,大臣們卻還是原來那些人。這樣的情況,還真是千古絕唱。

待諸臣入位,三呼萬歲過後,李向安便打開了聖旨,高聲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加封文彥博為太子太保,司馬光為太子少保,馮京、趙抃、張鐸、吳充、呂公著為進封開國公。調職文明學府院士。欽此。”

聽到文彥博、司馬光要加封時,大臣們還以為官家這是要籠絡他們,一個個喜上眉梢。但聽到調任文明學府院士時,剛剛沸騰起來以為勝利的熱血,瞬間凍成了冰塊。

“臣等接旨,謝聖上隆恩。”文彥博等人苦著一張臉,跪伏在地。

這時,李向安又開了一張聖旨,接著高聲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加封王安石為太子太師,進位宰相,主持政事堂。呂惠卿、章惇出任執政,蘇轍、蔡確、薛向、蔡京、蘇頌、王韶、熊本、包綬、呂嘉問分別出任禮吏戶刑工兵軍督錢九部尚書。欽此。”

“臣等接旨,謝聖上隆恩。”王安石等人站了出來,跪伏在地。

“以後新法推行,全靠政事堂諸位鼎立相助了。”趙頊站起笑嗬嗬地說道。說完,便又揮手讓李向安接著宣旨。

李向安咽了咽口水,又打開一張聖旨,高聲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韓琦、富弼牽頭私立國本櫃枋,擾亂商業秩序。罷免官爵,剝奪功名,貶為庶民,永不錄用。國本櫃枋,由錢部呂嘉問、刑部蔡京、督部包綬,進行查抄。範純仁、張讚鵬,私自調兵,襲擊遠征軍,罪在不赦,依軍法立斬。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