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軍事獨裁(1 / 2)

“所謂母國指的是我們中原朝廷,所謂子邦是以往各朝遺民在中原之外建立的小邦。要說天下大勢,勢在人為。君子者,審時度勢,借勢造勢。佛家也有因果之說。當初,太祖皇帝黃袍加身,享有天下,莫不是如此。黃袍加身,即為借勢。厚待周室皇族大臣,即為造勢。兩者相加,謂之審時度勢。然而,太祖皇帝矯正過妄,始有大宋今日之疲弱。今日大宋疲弱,朝野內外,變法呼聲日益高漲。聖上由此借助商盟之力,開設商盟櫃枋,發行交子,大量貸款,終使大宋渡過了國庫空虛的難關。大宋今日國庫虧空運作,也是一種勢。這種勢正是聖上所造。為此,勢在人為。西夏、北遼能成為大宋大患,也是一種勢。前人既能造勢,聖上就能改勢。”包綬品了一口茶,緩緩說道。

趙頊陷入了沉思,而包綬則不再言語,隻是看著趙頊。這是要等趙頊消化他說的這些話了。

宋太祖當初隻不過是一個殿前都尉檢點這樣的小官,而且自始至終沒有什麼赫赫戰功。他本人根本沒有奪取天下的想法。誰知陳橋兵變一起,他還在醉夢中,黃袍已經被披在了身上,已從孤兒寡母手裏奪得了天下,太陽還沒有落山而江山已定。

這在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之前得到天下的,有的是由於割據一方而最終得到,也有的是揭竿而起奪得,有用征伐殺戮為手段的,也有以篡位或者逼迫禪讓為手段的。可是說,這些人奪取天下,靠的都是自己的實力,隻有宋太祖是靠別人的力量而得到天下,建立大宋王朝的。

所以,宋太祖登基為帝後,唯一在做的事情就是怎麼樣保護自己的帝位。自從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拿去送給契丹,成為國史上從未有過的恥辱,到周世宗時,快要把這個恥辱洗雪了。顯德六年,三關大捷,契丹被嚇破了膽。然而,到了宋太祖這裏,就沒有再繼續北征,而是忙於內政,自我閹割起來。到了宋太宗時期,已經閹割得差不多了,最後導致宋太宗舉國北伐失敗。從此之後,北遼變得夜郎自大起來,從而像對待奴隸和牲畜一樣來對待宋人。

趙頊想到的是:既然當初宋太祖能創立這樣的製度,造就大宋武功不彰,夏宋遼三國鼎立的局麵,那麼,今日我趙頊為什麼就不能創立另一種製度,然後打破那個華夏統一大勢尚未到來的局麵呢?

想到這裏,趙頊起身拱手道:“包教習之言,令朕茅塞頓開。如若朕要造勢,教習可否助朕一臂之力?”

“願為聖上分憂。”包綬跪伏在地,叩首道。

“包教習快起來。包教習有宰執之才,屈就一個軍中教習之職實在大材小用。變法遭遇挫折,朝中動亂,督部的責任不可推卸。朕有意換掉督部尚書,隻是苦無人選。包教習有先父包龍圖包青天之遺風,給朕當督部尚書吧。督部尚書不是軍職,這個升遷算不得違反軍法。”趙頊拉起包綬,思索片刻,決定提拔包綬。

“聖上不可。政事堂製度規定,凡有親戚者,不得共任政事堂之職。末將之妻是當今宰相文彥博的小女兒。”包綬不安地拒絕道。

“文彥博是你的嶽丈?”趙頊驚訝道。趙頊沒想到,士大夫們還真的快成一家人了。

包綬見趙頊十分驚訝的樣子,點頭稱是。事實上,他今日的所作所為是文彥博、司馬光一幹人等早就謀劃好了的。朝中大臣誰也見不著趙頊,但也並不是沒有辦法。

“政事堂的職位,朕會重新作安排。你先回營作好準備就行。”趙頊思量了片刻,決定還是用包綬。

“末將領命。”包綬拱手說道,隨即退出了中軍營房。

本來是趙頊是要與包綬夜談一個晚上的,現在卻是沒有那個心情了。趙頊伸了伸懶腰,低頭在禦桌上揮筆起來。

不多時,趙頊,站了起來。對李向安說道:“讓劉奇立刻來見朕。”

“聖上,末將前來聽令。”沒有幾分鍾,劉奇便來到了中軍大營。

“深夜將明王招來,實不得已。你現在想辦法用最快的速度讓瓊州的內閣成員和朕的十大驍將在除夕之前趕回汴京。”趙頊先客氣了一番,接著便下令道。劉奇是明教教主,是一個武林高手,趙頊相信他有辦法可以完成這件事情。

“末將領命。”劉奇拱手領命而去,沒有任何質疑。劉奇的性格就是這樣,對手下都是要求絕對的服從。而今,拜在了趙頊的麾下,他對自己也是這樣的要求。不問為什麼,沒有任何遲疑,隻管絕對服從並完成任務。趙頊對他這種風格也是歡喜得緊,現在趙頊手下缺的就是這種雷厲風行辦事果決的人。

接下來的半個月,趙頊也雷厲風行起來。首先便是將龍衛軍進行了裁並。將十四萬人,裁撤五萬老弱兵,一次性發給一年的兵餉,解職歸田。趙頊許諾,所有人歸家後,每人都會獲得二十畝耕地。趙頊的軟硬兼施,士兵們無不服從。龍衛軍的編製進一步壓縮,實力卻得到了加強。剩下的九萬人,三個軍卻沒有任命指揮使,而是作為九個團獨立存在,並且也沒有任命將軍。將軍的職位是留給趙頊正在趕來的心腹十大驍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