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絲綢之路(2 / 3)

“湖廣已經啟動開發,西夏邊境才安靜下來,交趾邊境不能再起戰火。廣源州,瘴癘之地,算來隻是大宋的羈縻州。西南蠻夷三百萬口,並不繳納半文賦稅於朝廷,能夠賜予交趾,換來交趾邊境安寧,也是不錯的。不過,事關國土,政事堂讓交趾使者來上京,懇求聖上。”王安禮說出了政事堂的意見。

上次是為了與西夏和談互市,把剛剛到手不久的綏遠城還給了西夏,換來邊境安寧。現在又碰到這樣的事情!

“說吧,交趾邊境怎麼不寧了?政事堂是不是割地割上癮了?”趙頊忍住滿腔怒火緩緩問道。

“聖上恕罪,政事堂也是為了變法大事計。廣南乃蠻荒瘴癘之地,如若出兵交趾,傷亡必多。仁宗皇帝,當初亦不願南征。那裏沒有賦稅,徒耗軍餉糧草。”王安禮在為政事堂辯解。

“你是在拿先皇壓朕嗎?”趙頊拍案叱喝道。

“微臣不敢。”王安禮這時才意識到自己不是王安石,還沒有到大哥那樣讓皇帝俯首聽訓的地步。

“嗯。給朕說說怎麼回事?”趙頊安靜地坐了下來,又揮了揮手,讓人給王安禮搬了個凳子。

“交趾對大宋邊境的侵擾,是從交趾王李順天開始的。他們總是以各種借口寇掠邊境,擄掠邊民。真宗皇帝,仁宗皇帝都曾多次向交趾追討,但都不了了之。仁宗皇帝時,諒州牧申紹泰借口追捕逃亡士兵,追入宋境,結果掠奪了欽州邊境大量的人口和牛馬。仁宗皇帝有意征討,但聽到士兵南征必然因為瘴癘而損失太多時,卻是放棄了。”王安禮回憶著說道。

“瘴癘就有這麼厲害?那交趾人怎麼不瘴癘?哼。”趙頊都不知道這大宋滿朝文武的聰明腦袋都幹什麼去了,割地還有一套套堂而皇之的理由。

“瘴癘防不勝防,不過倒也並不是無藥可治。一種是薏苡仁,久服之後,可以輕身辟瘴。還有一種是檳榔子,亦可以勝瘴。其餘如雄黃、蒼術之類,時常拿來燒了熏,亦可以除瘴。”王安禮急忙說道。

“這麼說,除了割地外,別無他法了?”趙頊一隻手不斷地敲打著禦桌,像是問王安禮,又像是說給自己聽。

趙頊努力回憶著後世記載的曆史,曆史上的確有這回事。熙寧三年,交趾前來朝貢,熙寧四年,宋神宗為了變法大計,向交趾示於友好,將廣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廣淵州)賜予交趾。這件事也導致了後期兩國的戰爭,交趾因為此事越來越猖狂,而宋神宗因為變法後覺得府庫充實,要開疆拓土。

“廣源州,交趾,李朝,大越國。說說吧,交趾請求賜地的根本原因吧?總不能他們說要就要吧?一頭犀牛換一個州,還真是好買賣。”趙頊忽然不再敲打禦桌,站起問道。

趙頊知道,曆史上宋神宗時期宋朝與越南李朝發生戰爭的根源是因為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變法,在邊境設市易務,貿易中的財富都流入宋朝。宋朝與越南李朝,除了戰事和封貢關係外,兩國邊境的商業貿易十分頻繁。

越南李朝李公蘊時,曾向宋廷要求在欽州設博易場,讓兩國商人進行交易,但宋真宗鑒於李朝騷擾邊境而作罷。但正因為如此,兩國的走私貿易走向了繁榮,其中人口走私是最嚴重的,宋朝廣南路的人口販子,販賣邊民到李朝境內,每年達上千人,被賣者終身為奴,十分悲慘。

但自王安石上台支持變法後,邊境貿易全部遭禁,所以的貿易都在朝廷市易務的嚴密控製之下。所有的走私犯,遭到沉重的打擊。加上,王安石的保甲法,對人口控製嚴厲,將西南蠻夷納入保甲,進行訓練,引起李朝的驚慌。由而導致了兩國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