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雋、朱鉉沒想到劉曄會這麼說,都十分不解。
朱雋遂問:“現在的情勢,董卓各部被我們分割包圍,董卓挾持了陛下在長安垂死掙紮,如何能說董卓占優呢?”
劉曄見朱雋如此問,微微一笑,答道:“一道函穀關,便將戰國諸侯擋在了三秦之外數百年。當年六國聯軍數度敗於函穀關下,倚仗的正是函穀關和崤山天險。函穀關內秦中平原,經商鞅變法和鄭國修渠,乃天下一等一的富庶之地。董卓內有挾天子號令天下之威,更兼糧草充足,奇關險隘相阻。莫說我們這幾萬人,就是幾十萬人也不見得能勢如破竹般攻入長安去。董卓的親信大將率領他麾下的精銳軍隊在河內等地駐防,一旦情勢有變,便可東西夾擊,將我等碾為粉末。再看看關外的這些所謂‘英雄們’,心不同力不協,隻顧爭搶地盤擴充實力,靠他們根本成不了大事。”
朱鉉忙提醒道:“先生忘了嗎?還有曹操的十萬大軍在虎牢關外呢!他雖工於心計,但也有幾分大英雄的氣概。隻要我們合兵一處,也未必不能成就大事。”
劉曄一聽,不禁大笑起來,“我說兩位,曹操那也叫十萬雄兵?為何在進攻滎陽前沒有這麼多人,一旦拿下敖倉就有如此多的人踴躍參軍,那不過是些來討飯吃的普通百姓而已!”
朱鉉低頭想想,劉曄說的也是甚有道理,但仍不甘心:“不管怎麼說,那也是十萬人;再者許褚、典韋等人勇冠三軍,荀彧、程昱更是難得一覓的謀才,曹操拿下虎牢關應該不成問題。”
劉曄見朱鉉如此誇獎荀彧、程昱等人,臉色微微一變,朱鉉沒有仔細留意到劉曄臉色的變化,隻顧追問:“先生看曹操還要幾天能到洛陽?”
劉曄孑然一笑,揶揄朱鉉:“那麼將軍又打算用多少天來籌集這十數萬部隊的糧草呢?”
這一問,把朱鉉和朱雋都給問倒了。
洛陽地區百裏無人煙,都是在靠魯陽的袁術接濟。若曹操再到,拿什麼來供應如此許多人,更別說要與董卓對峙了。
劉曄繼續取笑道:“將軍別著急,隻要給曹公準備萬餘人的糧草就夠了。”
朱鉉更加不解,悶聲問:“先生此言何意?”
劉曄冷哼一聲:“其他的自然是死的死、逃的逃了唄!”
朱雋、朱鉉麵麵相覷,真被劉曄給說蒙了。
本是以為進擊長安十拿九穩,這劉曄卻淨說些喪氣話,朱鉉有些不高興:“先生此言,在下實在不能苟同。徐榮、李儒雖然非泛泛之輩,但後無援軍又無糧草為繼。再者,曹公風骨極硬,是位難得一見的英雄,我們再出兵相助,絕對可以擊潰徐榮、李儒。”
劉曄還是搖頭:“怕就怕曹操性情決絕一意孤行,必然會輕軍冒進。徐榮、李儒處境艱難,部下屬眾定會決死一戰,那時就大難臨頭了。”
朱雋百戰之將,心中將劉曄之言反複思謀,一拍大腿:“吾兒速速前去接應曹操,遲則生變!”
朱鉉見朱雋都如此說,心知大事可能真會不好,趕緊起身去命張逸、馬文成整軍,隨時待命出發。
臨行前,朱雋又囑咐朱鉉道:“若能擊敗徐榮,可讓曹操精簡部眾,有三萬人足矣!”
朱鉉也請朱雋向孫堅言明,自己接應了曹操便回。
當下馬文成率領探馬營在前,朱鉉、張逸、劉曄、騶俊與鯤鵬騎在後,帶足了幹糧,晝夜兼程馳往虎牢關。不料在半道上,便聽探馬營回報,曹操大軍崩潰,橫屍遍地血流成河。
朱鉉大驚,命馬文成探查清楚再來回報。
過了一日,馬文成又報,朱鉉這才得知情況屬實,曹操又一次遭遇滅頂之災。
原來,徐榮、李儒假意撤退,曹操遂領軍衝關占領虎牢。而後僅僅留下蔡陽、史渙率領少量兵士守關,自己帶大隊人馬追趕徐榮。不成想在大坯山遇到埋伏,曹操抵擋不住,隻得領軍回撤,到得虎牢關前,才發覺李儒早又重奪了虎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