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起先與徐榮計議,董卓西逃長安,徐榮、李儒前後受敵,沒有援軍、糧草,隻有速戰方能全身而退。李儒料定曹操現今必然輕敵,此時若退出虎牢關,曹操肯定會全力來追,便與徐榮兵分兩路。
徐榮在大坯山設伏,李儒等曹操過去後,便率軍攻城。二人撤走時早已在關內暗埋伏兵,見李儒攻城,都從秘道中鑽出,打開城門放李儒軍進關。
蔡陽、史渙因事發突然,根本約束不住手下的亂兵,很快便被李儒重奪虎牢關。蔡陽力戰而死,史渙多處負傷,倉皇逃出去追趕曹操。
曹操手下的部眾,正如劉曄所言,簡直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根本沒有任何戰力可言,值此大敗更是雪上加霜,被徐榮軍殺散大半,斬首三萬有餘,另有萬餘人投降,亦被徐榮活埋。曹操隻帶了幾千人,在許褚、典韋保護下拚死抵抗。
馬文成正是碰上了一路狂奔的史渙,才知道了這個消息。
史渙逃出虎牢關後,本是要去找曹操,但曹操已然被圍,隻得從小路奔往洛陽,來找孫堅、朱鉉求救。
朱鉉從震驚中清醒過來,便催促全軍即刻馳援曹操。
劉曄上前拉住朱鉉:“將軍此刻不能去救曹操!”
朱鉉急的兩眼冒火:“先生料事如神在下知道了,但你我不可意氣用事,壞了大事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劉曄趕緊解釋:“我非是不願意救曹操,隻是現在咱們兵少,徐榮軍新勝,即使與曹公合兵一處也不是對手!”
朱鉉沒了脾氣,問道:“那依先生的意思該怎麼辦?”
劉曄眼望虎牢方向言道:“圍魏救趙,直奔虎牢!”
朱鉉立時明白了劉曄的意思,先奪下虎牢關,徐榮軍必然要回援,那時再派人通知曹操,自己帶人埋伏於徐榮的歸途,兩相夾擊便可大敗徐榮,再不濟也可退守虎牢。那時徐榮軍無城關可守必然軍心渙散,隻剩下投降的份了。
朱鉉就命馬文成率人先行叩關,自己帶領鯤鵬騎隨後跟進,史渙亦隨在馬文成軍中。
到得虎牢關前,馬文成派人喬裝西涼軍詐開城門,探馬營隨後殺入關內。
在陽人大敗胡軫時,多有西涼騎兵投降,朱鉉挑選其中精壯者補充入鯤鵬騎和探馬營。此番馬文成挑選其中的真心投誠之人,換上西涼軍服飾,謊稱徐榮遭曹操、朱鉉兩軍夾擊,特來請求援兵接應。
守關軍士見來人不多又都是西涼口音,曹操、孫堅、朱鉉軍中皆為南方兵士,因此放他們入城。
沒成想這些人占住城門,馬文成即刻率軍衝入城內,又是夜間,虎牢關內登時亂了。
李儒一麵調遣人馬抵擋,一麵派人送信與徐榮求援。戰了有一個時辰,馬文成等人漸漸不支,恰在此時,朱鉉領著鯤鵬騎到了,鯤鵬騎戰力比之探馬營高出許多,戰局立即反轉。
李儒大勢已去,穿上普通百姓的服飾趁亂混出關,向河間逃去。李儒派出的送信之人,在半道上正好遇上朱鉉的鯤鵬騎,都被拿下,搜出了貼身所藏的報急書信。
劉曄精通模仿字跡,將李儒書信略微一改,隻說朱鉉軍攻打虎牢甚急,李儒正領軍全力抵抗,拖住朱鉉不成問題,要徐榮全速回軍兩相夾擊朱鉉。
朱鉉命史渙帶幾個西涼降兵去往徐榮處,趁機通知曹操前來,又令劉曄、騶俊守關,自己率領鯤鵬騎和少部分探馬營前行至徐榮歸途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