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傳國玉璽(1 / 3)

朱儁首先講的就是幽州劉虞和公孫瓚之間互相攻伐之事。

朱鉉不清楚公孫瓚、劉虞之事,孫堅卻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當年公孫瓚討伐遼西烏丸部首領丘力居,漁陽郡人張純煽動附近的烏丸、鮮卑部族支持丘力居作亂。公孫瓚雖屢次獲勝,還俘虜了烏丸貪至王,但最終還是不能抵擋張純、丘力居的進攻,青州、徐州、幽州、冀州都被劫掠。

朝廷沒有辦法,請出了劉虞來做幽州牧。因為劉虞以前做過幽州刺史,烏丸、鮮卑各部都很信服他。

果然,劉虞一到幽州,丘力居等人就派使者前來表示願意歸降,劉虞要丘力居將張範的首級獻來,並禮送丘力居的使者返回。

公孫瓚害怕劉虞立下大功,自己以後無法在幽州立足,就派騎兵在路上暗殺丘力居的使者,被察覺了,丘力居的使者乘隙從小道返回劉虞處,劉虞上表朝廷免除幽州各地的駐軍,隻保留了公孫瓚的步騎兵一萬人。

後來,漢獻帝被迫去了長安,一直想回到洛陽。當時劉虞的兒子劉和在長安任侍中,就讓劉和偷跑出武關去找劉虞來救駕。

沒成想,劉和跑到半路,遇到了袁術,袁術也想利用劉虞來幫自己成大事,就騙劉和寫信告訴劉虞營救天子的事情,劉虞派了數千騎兵去袁術處聽劉和調遣,同時把這件事告訴了公孫瓚,公孫瓚也派堂弟公孫越率領一千多騎兵去幫忙。

但是,公孫越到了袁術處,表示公孫瓚願與袁術結盟,並叫袁術秘密扣押劉和,控製了劉虞派來的幾千人。

劉虞的部隊見不到劉和,隻得聽命於袁術,後來打聽到是公孫瓚暗中叫袁術將劉和藏起來了,便派人回去稟告劉虞,二人之間的仇恨越來越深。

劉和後來從袁術處逃出,一路北上,又被袁紹給扣留了。這兄弟兩個是同樣的心思,就是要控製劉虞。

當然,袁紹的做法比袁術高明多了,他表麵上與劉和稱兄道弟,視為知己,卻一再找各種理由阻止劉和離開。

後來,有人要鏟除董卓,並私自約定請劉虞做天子,這事兒劉虞本人並不知情。

劉虞雖不知情,但董卓豈會放過他。暗中令人交接公孫瓚,指使他率兵攻打劉虞。公孫瓚得了董卓的支持,不久即攻殺劉虞。

聽到這兒,朱鉉也開始關心北邊的事情,追問朱雋:“劉虞死後,幽州的情況怎麼樣了?烏丸、鮮卑各部是否有異動?”

朱雋麵色凝重,歎道:“劉虞死後,公孫瓚一強獨大,驕縱自矜,對人隻記得罪之處而忘卻他人的善行,被他陷害致死的人很多。劉虞從事鮮於輔、齊周、騎都尉鮮於銀起兵為劉虞複仇,鮮卑、烏丸各部紛紛派出兵馬相助又推舉燕國的閻柔為烏丸司馬,斬殺了公孫瓚設立的漁陽太守鄒丹。公孫瓚率軍進討,閻柔等人退敗到幽州與冀州交界處,劉和向韓馥、袁紹借了些兵馬,與閻柔等人會合。閻柔、鮮於輔一致推舉劉和為幽州刺史,鮮卑、烏丸各部紛紛承認劉和的地位,舉兵襲殺了段訓。公孫瓚不得已,留下田楷繼續與劉和、閻柔作戰,自己向西征討烏丸、鮮卑各部。”

孫堅憤然起身,大罵道:“公孫瓚為一己之私亂了北方,如董卓般一樣無二,都是國賊。現在我們應該支持劉和重掌幽州,劉虞的恩威猶在,劉和必能穩定住幽州的局勢。”

朱雋點頭表示讚成,“我也正是如此想的。公孫瓚作亂後,遼東的公孫度自立為王,公然割據一方不受朝廷節製。雖然高句麗等番邦仍然臣服於公孫度,但長此以往,我大漢不但會失去對遼東地區的控製,更有可能會被高句麗、鮮卑、烏丸蠶食我東北各州郡。”

朱鉉急道:“這麼說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鏟除公孫瓚,而後穩定幽州、遼東局勢,否則就會有胡人和異族入侵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