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營救元瑋(1 / 2)

聽陳平說要做的首要之事為練兵,朱鉉不禁點頭。

訓練一支自己的鐵軍確實當務之急。

陳平又叮囑道:“如何練兵我在書中多有點評。其要旨‘兵貴在精而不在多,軍強於合而不於形’!”

朱鉉有些不太明白,便請陳平詳解。

陳平緩緩道來:“兵貴在精而不在多‘是指注重士兵的個人戰力和協同能力不必求數量多;’軍強於合而不於形強調的是騎步弓兵互相配合不要在意陣形的整齊。”

接著列舉例證:“吳起訓練‘魏武卒’,以五萬人,加車百輛,騎三千匹,擊敗秦五十萬眾;春秋末年楚國有軍三十餘萬,孫武以三萬餘眾擊潰楚軍占其都城。你要多研習這些戰例,自己加以揣摩,而後在實戰中學會靈活運用。”

朱鉉拜服不已,與陳平惜惜而別,打馬疾奔回到鄞縣。

第二日,朱鉉即去拜見楊懿。正巧楊懿召集下屬開會議事,朱鉉便一一上前見禮。到樊能跟前時,朱鉉特意提高聲調問道:“樊將軍別來無恙!”那樊能瞪了他一眼,胸口起伏、喘著粗氣回答:“安好,多謝記掛了!”

楊懿已經聽說了二人交手之事,怕他們在自己麵前再生是非,忙咳嗽一聲:“今日乃是與大家商議縣內諸事。”又連著咳嗽了幾聲,朱鉉這才注意到楊懿氣色不太好。

“大人,您不舒服嗎?”朱鉉關切地問。

陳紀從旁解釋:“大人半年來安置流民、組織夏收還要與士族大戶們斡旋以籌集錢糧建義倉、興水利,操勞過度焉能不病。”

朱鉉不禁心生感歎,楊懿果然是個好官,可惜卻不是能吏,如此辛勞未必能將諸事都辦好。楊懿擺擺手,阻止陳紀再說下去:“我為縣令,此乃份內之事。陳大人不要再說了,我們還是計議大事要緊。”

誰知樊能卻怪聲怪氣的說:“要我說楊大人您就是耳根軟,聽什麼人的餿主意搞出這許多事來,把自家累倒了還要全縣跟著瞎忙活。”這樊能仗著自己有親戚在刺史府內任職,在楊懿麵前說話一向很隨便。

文正聽了樊能此言,漲紅了臉說不出話來。

朱鉉卻不怕樊能,便站起來指責他:“樊縣尉此話大謬,眼下我們所做之事利國利民可造福子孫千秋萬代;再者我等由百姓奉養正該為民出力,怎麼說為民辦事是瞎忙呢?”又一轉頭勸說楊懿:“大人您也別太過操勞,我等願為大人分憂。”

陳紀、文正也忙跟著站起身來異口同聲:“願為大人分憂!”

那樊能自上次交手後,雖表麵不服朱鉉,實則心底怕極了他,不得已隨著大夥說道:“大人盡管吩咐。”

楊懿見眾人齊心協力,心中甚喜,忙抱拳致謝:“各位輔助之情,楊懿定銘記於心。”頓了頓又開始說鄞縣半年來的情況。

“流民得我等安置,開墾熱情極高,雖與本縣百姓偶有衝突,但局勢還算安穩。今年天公作美、風調雨順,縣內夏糧豐收,正可趁此機會建起義倉。”

文正聽到這裏,也點頭讚同:“大人所言極是,若秋糧也能豐收,水利諸事便可開工,兩年之後鄞縣就再也不必看天吃飯了。隻是王元瑋何時可以出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