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影《羅拉快跑》對命運的深思(2 / 3)

三、在奔跑中錯失命運

當人在人生的旅途中,偶然被命運的“物件”,有意或無意地觸碰到,激起一串串人生的漣漪時,那深埋於內心深處的宿命感或許會蹦出。因為我們像羅拉一樣,不清楚男友為什麼會將走私得來的10萬馬克贓款弄丟,不清楚平靜的生活中怎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但我們誰也不會對自己說,“我有這樣的命運”。

(一)“無意的”錯失

羅拉也不會,盡管她不知道如何去解決,但她隻清楚自己要做點什麼,於是她開始了奔跑。人生就是如此,在偶然的經曆中被“命運的無意”“無意的命運”所喚醒,而喚醒命運的契機往往是偶然的。它本是人的一種潛意識回避。但《羅拉快跑》一片中,卻將這一切赤裸裸地揭露了出來,並將它作為影片最重要的支撐。

《羅拉快跑》中的第二段奔跑,因為種種的看似不起眼的小偶然耽擱了時間,當羅拉終於拿到錢站到男友曼尼麵前時,曼尼卻被急救車撞死了。隻是因為羅拉在最初衝下樓梯的奔跑中被帶狗惡男絆倒,錯過了一點點時間。因為與推車婦相撞,又錯過了一點點時間。之後遇見騎自行車的男孩,撿到錢的乞丐。畫麵就這樣一點點的錯過,錯過的隻是一點點,一點點,一係列的時間上的“一點點”和錯過,終於形成了因果關係,所以,男友曼尼被車撞死了。羅拉在努力,她一直在很努力地奔跑,她隻是在努力的過程中無意地錯失了命運,於是錯失了與男友的真正重逢。羅拉積極地對待命運,積極地麵對自己的人生。在羅拉麵前,命運有了自己的限定。這是導演湯姆·提克威的智慧所在,他將在人生哲學中遇到的問題,拿到大銀幕上來探討。富於暗示和隱喻的效果。在充滿暖色調、令人炫目的畫麵中,將女主人公羅拉陷入在積極的無力解脫中。將攝像機對準了人物內心和觀者的內心,探索人的靈魂和世界,將命運的主題一挖到底。

(二)“有意的”錯失

當我們去肯定一件事情的時候,要明白凡事都不是絕對的。在不斷變化、永無休止的人生潮流中,麵對命運的不期降臨,人所反映出的意識、情感或意誌是不同的。這並不是對“誰也不會對自己說,我有這樣的命運”的駁斥,而是對一個問題或人生態度用客觀的理性去看待。努力地去承載命運帶來的負擔性,那麼我們迎接的將是一段積極的人生。反之,消極的逃避同樣存在。電影《羅拉快跑》中,當羅拉知道男友遇到麻煩後,她第一反應就是去解救,緊接著思考如何去解救。她在奔跑的過程中不停地對自己說:“我要跑下去,就這麼一直跑下去。”羅拉作為一個拯救者形象出現,而男友曼尼卻是作為一個懦弱的逃避者出現。麵對突如其來的不測,他選擇了消極等待女友的救贖,而不是靠自己。他因膽怯而無意間將錢袋丟失;他恐懼地對女友哭訴自己的不安與無助;即便他在麵對死亡時,他依然無能得像個“小鳥女人”。我們會不由得為此感到可悲,更會為此感到可歎。曼尼在命運麵前低了頭,這隻是他作為弱者的借口而已。這是一種“有意的”錯失,從表現形式到精神內在都籠罩在無能與無助之中。麵對偶然的命運,他作出了在我們看來充滿荒誕與悲觀的舉止,作為主體,他作出了逃避的選擇。他存在,他又不存在。他自我意識所作出的抉擇,讓他的存在感失去了本應體現出來的價值。

四、命運的源頭與指歸

《羅拉快跑》的開篇是具有運動感和共振感的,羅拉奔跑的鏡頭畫麵,蒙太奇電影形式的運用,鏡頭的閃回、拚接、組合,讓這一感覺尤為強烈。影片由此打開了“命運”的閥門。影片一開始不久,就表現了羅拉為籌錢而思索的畫麵快速變化的鏡頭,那是在命運的戲弄下掙紮的羅拉,也是每個人類自我。失去的時間,錯過的畫麵,被影片以切換的方式重現。這種命運的偶然,在《羅拉快跑》中多次出現。這具有創新趣味的近似反複的三段式敘述,似乎已經向我們交代出了命運的源頭與指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