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記笑著安慰:“安邦,今天的事情儂其實完全不必放在心上,隻要這次到市裏去有了眉目,這事還不是輕而易舉嗎?這樣吧,儂盡快趕過去,俺來的路上就思量開了,儂這麼緊急的趕到市裏去會幹啥呢?估計跟這事情有關係,因此就給儂準備了去的禮物,俺家鄉的特產——風幹山雞,相信王部長見了肯定喜歡,也免得儂一時間難以弄到這野物。”
聽到這句話,梁安邦內心的感激隻覺得無以言表,他想說啥,劉書記看看他的表情阻止了他想要說的話:“安邦,能夠和儂這樣年輕的人搭檔俺是從內心裏感到高興,俺是本地人,更想把自己的家鄉搞好,這是俺的內心話,儂梁安邦不也是報效自己的家鄉嗎?所以有些話俺倆就都不要再說,隻要俺倆一條心把北湖鎮搞好就是最好的證明。”
梁安邦使勁的點點頭,堅定地說:“劉書記,俺一定會記住儂這句話,無論如何,俺都會盡自己的能力和儂一起把北湖鎮的工作幹好!”
坐在吉普車的後座,他滿腦子裏都是關於王部長的一些信息。劉書記給他介紹了北湖鎮的人都知道的一些事情。
王部長當年跟自己一樣也是窮人家出身,靠自己會讀書,考到湖西大學,中文專業畢業,分下來一直在市委組織部工作,直到今天的副部長高位。前幾年,老娘在世時每年還要回幾次家,現在一年也難得回來,主要是怕家鄉人給自己添麻煩。家鄉人到市裏去,你去他家裏,王部長會很熱情接待,但是你要是想求人家辦啥事,就打消這個念頭,除了他這個唯一的親兄弟,別人沒聽說過他出麵幫過忙。
其實也可以理解,人家一沒家世二沒靠山,憑的全都是自己的本事拚搏出來的前程,誰願意多惹事搞得自己名聲不好,這樣的人更注重影響。到了市裏,他先給原老師打了個電話,說是因上回的事情想到王部長家裏去感激人家,並且因工作上的事情要當麵跟王部長彙報一下。
當下把鎮裏的事情簡要說了一遍,原老師那頭沉吟了一會才答複他:“你可以先給王部長辦公室打個電話,現在還沒下班,問問人家是不是晚上有空,就說是家鄉人到市裏了,順便感激一下,我等會給王部長掛個電話,幫你說一下情況,讓他知道你是誰,為啥去感激他。”
他連連感謝原老師,掛下電話,就照著自己從市委領導通訊錄上麵看到的辦公室電話給王部長辦公室打去電話。
接下來的事情無需贅述,剛剛代理部長的王大有其實並不是家鄉人想象的那樣難以接近,待人還是很熱情的,並沒有半點當官的架子,也許這是對他這個家鄉來的年輕鎮長所表現出來的一麵。五十來歲的王部長,內心還是有想進一步的念頭,正部長已經伸手可及,下一步就是遙遙可期的副廳了。
人到了這一步不容易,象王部長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奮鬥出來的更加不容易。對這個家鄉的年輕鎮長的做法,從內心還是很欣賞的,至少人家老遠跑到市裏來,既有當麵向自己感謝的意思,隻怕更主要的是想自己跟家裏人打句招呼,要家裏人配合鎮裏領導的工作。
這一點,人家小梁可是給足了他這個當部長的麵子,交稅完稅本就是每一個人應該應盡的義務,自己也多次給那個弟弟說過,不要打著自己的旗號在家鄉不遵守法度。這一點,王部長自然不會跟梁安邦交代,隻是要求他這個鎮長心裏頭裝著全鎮的老百姓,踏踏實實把鎮裏的工作幹好,從現在起,自己會注意到北湖鎮的。
雖然王部長沒有當麵跟自己表態說要咋樣咋樣,但是從人家對他的態度來看,應該說此行的效果還是比較理想,至少人家王部長沒有說他對收兄弟王大用的稅有啥意見,反而非常支持他政府應該要每一個人都是公平對待,不能因為某個人而使得政府的威信喪失。
他清楚記得王部長深有感觸對他說了這句:“小梁啊,現在我們的政府不是不為老百姓做事,而是有些人因為他們的某些做法,從而導致老百姓對我們這個政府的信心缺失,這一點,千萬要警記!”
對這一點,他深感遇到知音,是啊,一個當官的,老百姓最需要你做什麼呢?自然是為他們做事,帶領他們走向富裕,能夠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更應該是給他們伸張正義,主持公道,給他們一個公正公平公開的生活環境,一個他們能夠安家樂業的生活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