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初到北湖(—9—)(1 / 3)

中午在洋湖大隊吃的飯也沒有絲毫的心情,草草吃了按照他吩咐做的標準飯菜,連中午一般性的休息都沒有停留,他就帶人趕回了鎮裏。

隻有程副鎮長因說自己留在大隊繼續督促大隊幹部到其他人家收稅沒有一道回來,其實他心裏清楚,這隻不過是個借口,誰都心裏明白,鎮裏的副鎮長留下來,這一下午會幹些啥,無非大夥陪鎮長大人打打牌,送些錢給鎮長大人花花,隻是他心裏暫時有事裝著,顧不上這些綠豆芝麻般小事情。

在回來的路上,他就想好了,要想解決麵前王大用的問題,必須取得市裏王部長的支持,能夠做到這一點是最好的局麵,否則自己就隻有采取措施,至於得不得罪人就不是他在目前工作情形下所能夠考慮的,首先自己在北湖鎮的工作是無論如何都要開展開的,自己是為國家做事,不是為哪一個人所做,他王部長權位再高說到底也還是國家工作人員,也必須得遵守國家規章製度,支持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

到了鎮裏,給北湖農場的司機小楊打了個電話,請小楊吃些苦,開車趕到鎮裏來,自己急需用車,請小楊送一送自己。這話說得客氣,小楊剛剛從縣城返回來,氣還沒喘勻,就要接著給他開車,是有點辛苦,可是接到電話的小楊二話沒說,立馬答應以最快速度趕到。

接著他又給在落鳳大隊蹲點的劉書記掛了個電話,說自己有些事想和書記商量,能不能趕回鎮裏?接到電話的劉書記在電話裏問他是啥事,如果真的緊急,那就隻好趕回來。言下之意如果不是很緊急的事情,就不用自個大中午的趕來趕去。

他在電話裏麵不好說詳細,隻說自己有事情準備立刻到市裏去一趟,車子已經叫農場的小楊趕過來了,走前想就這事情跟書記儂商量一下。這個時候到市裏去,肯定是有要緊的事,不然丟下手頭收稅這等重要工作不做,不會是他的個性,說不定跟到洋湖大隊去收稅遇到的情況有關。

劉書記畢竟是本地人,腦子裏很快想到了跟這有關的人物,市裏?不就是組織部的王部長嗎?想到這裏,劉書記很快答應自己立刻趕回來,就這事商量一下。

人家梁鎮長想到市裏去,也是為了鎮裏的這件頭等大事,劉書記想著應該給年輕的梁安邦出個好主意才行,能夠把市裏的這尊大神搞定,對今後的北湖鎮工作起碼要好做好多,這也是劉書記願意趕回來的理由,既然人家梁安邦自願到市裏去做這項工作總比年年沒人敢去過問那個王大用要好。

兩人就這事進行了仔細的掂量。梁安邦說了自己此次到市裏去的本意,一是為了答謝人家王部長給自己說話,這是見麵的理由;二是這次去的目的,把鎮裏的情況反映一下,爭取讓王部長對鎮裏的工作給與支持,起碼要讓王大用主動完稅,不能再做鎮裏工作的對立榜樣。

對他的後一點,劉書記無條件支持,隻是對他能夠從紀委裏麵出來竟然是人家王部長說了話感到驚奇,搞明白了才知道他在省裏的黨校老師出麵請人家王部長幫的忙,雖然不認為王部長會同意見他,但是梁安邦一副不罷休的激情卻是值得鼓勵,試一試總比不去試的好,就非常熱情的提出建議,王部長是本地人,可是回家的時候並不多,家鄉人對家鄉的東西總會有感情,不如送點家鄉的特產去做見麵禮,更能夠起到打動人家感情的目的。

這建議正是他想跟劉書記商量的原因,人家劉書記是多年的本地幹部對本地的情況肯定比自己要熟悉許多,多一個人參謀就多一份智慧,更可以彌補自己想法裏麵的不足,而且從這件事裏麵還可以看出人家劉書記對自己在北湖鎮工作的支持態度在咋樣的,如今可說劉書記的態度是真正的和自己想要的一模一樣。

心底裏很是感激,口裏也不由露出真誠感激的意味:“劉書記,儂對俺的工作實在是太支持了,有能夠跟儂這樣的領導搭班子是俺梁安邦的福氣啊!”

他確實是發自內心的感激,不久前經曆了人生當中的一場大難,認為人在官場實在難以有真心交往的朋友,勾心鬥角爭權奪利讓人真正的厭惡,而眼前這個年紀隻比自己大一輩的單位一把手卻是讓他又一次感覺到在官場裏麵人和人還是可以交心的。

劉書記以同樣真誠的態度對他說:“梁鎮長,按年紀俺叫儂安邦應該沒問題,但是今天俺稱呼儂梁鎮長並不是俺對儂的態度有啥疏遠,相反,從這件事上麵,俺看到了儂不是一個甘於平淡的鄉鎮幹部,儂年輕是不錯,可儂身上的幹勁卻是俺從很多基層幹部身上難以看到的,這裏麵就包括俺劉遠道啊。對王部長俺多年來總是敬而遠之從沒想過去打擾人家,可儂不同,一來就想到要去做人家王部長的工作,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哪。”

想不到劉書記會是這樣看待自己,梁安邦心裏說不出的感激:“劉書記,儂還是叫俺安邦,以前在龍墩鎮馬書記常常在這樣叫俺,俺感到親切,其實俺沒儂說得那麼好,俺隻是想鎮裏的工作不能因此而受到阻礙,有事一定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實在不行,就隻能另想辦法,劉書記儂這樣說,俺感到慚愧啊,今天到洋湖去可說是空手而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