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發展前景探析(2 / 3)

其次,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談判和建設還可能受到美國等亞太地區大國區域經濟合作戰略的幹擾。區域經濟合作是一個複雜的博弈過程,地區大國的戰略決策對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帶來深遠影響。隨著TPP談判的不斷深人,美國已開始以該協定為基礎在亞太地區構建新的經濟合作格局。2011年5月19日,亞太9國在美國發表聲明稱,經過6輪談判,9國將努力爭取在2011年11月達成自由貿易框架協定,並歡迎包括中日韓三國在內的其他APEC成員參與。如果進展順利,TPP將與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共同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並形成一定的競爭態勢。同時,東亞峰會等機製的發展與演變也表明,美國正在強化其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並且不可能完全放棄對東亞地區多年形成的潛在影響。因此,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未來定位與發展很可能會觸及美國的地區利益,中國應對美國的區域經濟合作立場及動向保持關注。

第三、東盟“戰略平衡”因素對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姿態不容小覷。近年來,東盟一方麵以構建東盟經濟共同體為目標,努力提升自身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另一方麵通過五個“10+1”自由貿易區的形式努力推進東亞貨幣金融一體化的進程。在推進東亞貨幣金融合作進程中,東盟始終以“大國均衡”戰略為指導方針。東盟認為,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正處於上升的態勢,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地區強國,而美國則是一個“溫和的超級大國”,因此,有必要擴大美國和日本在該地區的存在與影響力,以製衡中國,避免任何一個大國或集團把持、控製整個亞太地區的政治經濟局勢,並借此提高東盟在亞太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政治聲望和影響力。若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取得成功後,三國將在各個領域展開深人合作,當條件成熟時,三國可以聯合成立東北亞同盟。與東盟相比,東北亞同盟在絕大多數方麵占據絕對優勢,因而,在推進東亞貨幣金融合作一體化的進程中,可以迅速取代東盟成為核心地位。所以,應該在順利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合作的同時盡量讓東盟不感受到威脅。

三、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理性對待中日韓三國民族主義,建立開放性的東亞地區主義

國家民族主義有著多重含義和多重功能,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國家民族主義大概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強有力的意識形態。在中日韓三國曆史發展的長河中,國家民族主義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特別體現在國家和民族麵臨外族入侵、國破家亡的危難關頭。國家民族主義又是一種政策和政治工具,是政府“處理民族問題、民族關係的原則和政策”。作為一種政治工具,國家民族主義一方麵能強化本民族存在的合法性和權威性;但也能演化成極端的民族主義,導致民族排外和民族分離。在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背景之下,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曆史階段,世界己經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地球村”,在各民族相互交織的國際社會中,強化民族主義的理性,弱化民族主義的非理性,才能有效地促進各國間友好關係的發展,有力地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二)推動三國在一定領域和一定區域內優先合作

就現狀而言,三國可以有選擇地在某些行業、某些區域內實行試點,例如可以在環黃海地區建立次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檢驗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日韓兩國是東亞地區的科技強國,其科技創新力與產品開發能力都居於世界前列,國民受教育程度也普遍很高。以通信技術為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為亞洲的經濟發展與騰飛創造了新的機遇。中日韓三國可以在3G技術開發的領域中加強信息的交流和研發的合作,努力推動亞洲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