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發展前景探析(1 / 3)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發展前景探析

經貿廣場

作者:李誌龍

摘要:在全球或區域經濟活動中,各國都利用自己的有利因素來影響全球或區域經濟活動,爭取最大化本國的經濟、政治利益。筆者從對中日韓自貿區建設的不確定因素分析入手,給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理性對待中日韓三國民族主義,建立開放性的東亞地區主義;推動三國在一定領域和一定區域內優先合作;加強企業合作和民間文化交流;中韓先行建立自由貿易區,以外力提高日本加入自貿區的速度。

關鍵詞: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相互依存;共同利益

中圖分類號:F1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2-0008-02

作為國家間的經濟交流關係,貿易對國家政策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麵,各國在製定貿易政策時必須考慮國內經濟和他國經濟的相互依存關係,這種相互依存關係一般通過建立穩定的貿易關係(如關稅同盟、自由貿易區、經濟共同體)得以實現、鞏固和發展。另一方麵,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以新保護主義為具體內容的經濟民族主義已經成了全球貿易關係中的一股強大力量。這種力量在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發展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一、中日韓自貿區建設影響深遠

首先,世界經濟進入後危機時代以來,經濟發展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加,成為各國發展經濟所必須破解的新課題。由於推動世界經濟新一輪開放的多哈談判舉步維艱,越來越多的經濟體把目光轉向地區和區域經濟合作,以求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得先機。以自貿區建設為核心的區域合作,已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對外經貿合作的一項重要戰略,也成為新形勢下的一種潮流。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互相合作、自由開放的國際經貿環境,中日韓三國的情況尤其如此。通過積極推動中日韓自貿區建設,深化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實現三國互利共贏、共同發展,進一步提升三國的國際競爭力,更好地應對波詭雲譎的世界經濟格局。

其次,由於中日韓的經濟總量、人口規模、貿易投資規模均占舉足輕重地位,三邊自貿區建設將會通過地區內投資的活躍,形成推動力,驅動地區經濟實現均衡化發展。因此,中日韓自貿區建設,帶有促進東亞或更廣泛的地區貿易自由化的前提屬性,是推動地區多邊自由貿易和投資的前提,對於促進泛亞洲自貿區建設也有重要的推進作用。

第三,中、日、韓之間的自由貿易區更多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日本是發達國家,韓國基於兩者之間,這樣一種合作一旦實現,比主要是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東盟自由貿易區力量會更強。

此外,中日韓三國之間自由貿易區的設立,對中日韓三國之間的合作會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對於消除三國之間的矛盾和誤解,以及各種各樣的曆史遺留問題都會有所幫助。三國現在麵臨的最棘手的問題就是曆史遺留問題,包括領土爭議問題,這一問題也可以通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來緩解。

二、中日韓自貿區建設的不確定因素分析

相比於世貿規則和其它的優惠安排,自貿區是開放程度更高的區域經濟合作模式。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涉及的經濟以外的因素更多,這些因素將對自貿區建設形成強大的阻力,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麵臨一定的障礙和挑戰。

首先,日本政局的不斷變化為中日韓經濟關係的發展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日本右翼勢力這些年影響日本政治潮流變化,導致日本政府在對外關係上采取強硬政策,造成和周邊國家政治關係緊張,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一是直接挑起島嶼爭奪;二是借曆史問題,翻反法西斯勝利鐵案;三是企圖修改憲法,重走軍事擴張道路。自貿區應該建立在地區間國家政治關係良好、地區國際關係和平的基礎之上。現在由日本右翼控製的日本政府在對外關係上采取強硬政策破壞著地區國際和平與合作,使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建設遇到難以逾越的政治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