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婚前協議(1 / 3)

婚前協議

非常關注

作者:恨情歌

愛情是件浪漫的事,但婚姻不是。愛情是耳鬢廝磨,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但在婚姻裏,激情終將千帆過盡,浪漫歸於柴米油鹽。

愛情是件瘋狂的事,但婚姻不是。在愛情中,我們燃燒理智,追求簡單純粹的快樂。但婚姻結合卻不能草率而為,因為它不單單是兩個人的相守,而是意味著兩個家庭複雜的社會關係從此要緊緊牽連在一起。

因此,婚姻的建立,看上去很美,但絕不是綰起發髻、披上白紗那麼簡單。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理智和慎重的態度麵對婚姻——簽訂婚前協議就是方式之一。婚前協議的流行,並不是鼓勵大家以惡意來揣度人性,而是推崇“理性”在婚姻中的重要性。無論是夫妻相處,還是小家庭規則的建立,這份“理性”都是不可缺少的。它是順暢溝通的基石,更是婚姻長久的保障。

新中國風雨六十多年,不同時期國人的婚姻理念都被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法因時而立”,在1950年、1980年和2001年的三次《婚姻法》的立法和修正,更是中國社會中政治、經濟、文化變遷的縮影。舊式中國婚姻一向信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1950年,《婚姻法》——作為新中國成立以後頒布的首部國家大法,為中國人的婚姻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包辦婚姻被明確廢除,“男女平等”、“一夫一妻製”首次以法律形式固定了下來。於是,“婚姻自由”成為五十年代婚姻的核心詞,束縛中國千百年的傳統權威主宰式的婚姻開始向人性回歸,“有情人終成眷屬”成為這一新時代年輕人心底最深切的渴望。在婚姻自由思想的主導下,新中國也出現了第一次離婚高潮,舊社會遺留下來的一夫多妻、童養媳、小女婿等封建婚姻關係宣告解體。然而,正當新時代的自主婚姻意欲前行的時候,“文革”的動蕩席卷而來。在這個時代,情感已不再是婚姻的關鍵詞,階級和信仰成了主導婚姻的核心力量。婚姻成也革命,敗也革命,與情愛無關。多少年輕男女因為同一個革命目標結合為“愛人同誌”,多少同林鳥也因“階級成分”相左成了分飛燕。到了八十年代,改革春風席卷大地,禁錮人們思想的堅冰隨之融化。1980年新《婚姻法》頒行,將“感情破裂”規定為離婚要件,這讓國人重新認識到情感在婚姻中的分量。八九十年代的青年前所未有地渴望著自由,也史無前例地接近著自由。這一年代,報紙上出現了第一則征婚啟事,人們茶餘飯後聊著愛情朦朧詩,將“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口口相傳。臨近世紀末,市場經濟大潮襲來,理想主義情緒退去,“傍大款”、“丁克一族”、“涉外婚姻”、“婚姻換戶口”成為人們談論婚姻話題時屢見不鮮的關鍵詞。盡管人們還是向往從一而終的情感,但情感本身已經不再是婚姻中唯一甚至最重要的考慮因素。而進入了新世紀,“新結婚時代”來臨,“80後”、“90後”進入了適婚年紀,婚姻從形式到內涵都變得多元化。有人信奉“愛情至上”,有人用大數據擇偶,有人被長年累月“催婚”,有人“閃婚閃離”。這一代年輕人的婚戀觀很難用三言兩語概括清楚,但呈現出了一些共同的價值取向:首先,他們看重婚姻的質量,而不是簡單的搭夥過日子,如若雙方無法達成高質量的生活,則不願將就。其次,他們在意婚姻的成本。婚姻意味著和諧的“我們”,更意味著強大的“自我”。如果個人的個性、價值、利益無法得到彰顯和保護,則婚姻無異於枷鎖。與以往的婚姻關係相比,如今年輕一代的婚姻更像是一場“結盟”。他們終身捍衛的不是婚姻本身,而是幸福。在這樣的前提下,結盟之前,雙方大大方方地討論結盟之約,理清雙方的底線則是情理之中的需求。

除了婚戀觀念的變化,婚前協議的出現和流行還有其深層的社會原因。首先,“女人能頂半邊天”不再是空想。當今社會男女關係的平等不止體現在物質方麵,更體現於精神層麵和自我意識層麵。當代的女性在社會資源占有方麵具備了更大的可能性,在婚姻關係方麵掌握了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力,亦具備比較充足的能力追求職業發展和家庭責任之間的平衡。第二,近二十年來,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中國進入物質豐富時代。根據瑞士瑞信銀行發布的《全球財富狀況報告》,中國是全球財富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擁有世界第三大的家庭財富總量。2000年至今,人均家庭財富增長了兩倍多。在家庭財富與日俱增的同時,人們的物權意識和財產權觀念正日益覺醒。第三,“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我國法律製度的完善為新型婚姻關係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2001年新《婚姻法》以及後續相繼出台的司法解釋,將婚姻關係中的財產權益保護問題提到了新高度,也支持和推崇在婚姻中實行夫妻財產約定製度。因此,簽署婚前協議是當代人知法、懂法,並且善於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的進步體現。

錢鍾書先生說,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拚命想衝進來,城內的人拚命想衝出去。在踏入婚姻城池的那一刻,你準備好了嗎?

豪門婚姻:想說愛你不容易

“婚前協議”的概念並不新鮮。在習慣於“AA製”生活的西方國家,人們寧願未雨綢繆,“將醜話說在前麵”,也不情願在婚後為這些可以事先預見的家庭瑣事吵得不可開交。好萊塢影星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在眾望所歸中結束了愛情長跑。在婚禮之前,有了八年共同生活經驗的他們,仍然一筆一畫地寫下了101頁的婚前協議書。無獨有偶,在Facebook上市後的第二天,馬克·紮克伯格——這位互聯網行業的新晉商業巨子,在自家後院與華裔女友低調完婚。與低調隨性的婚禮形成反差的是,這對小夫妻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谘詢律師及財務規劃師——在這些方麵他們花費了比谘詢婚禮策劃師長得多的時間。甚至連威廉王子與平民王妃凱特童話般的婚姻也不例外。有媒體報道稱,在萬眾矚目的皇室婚禮之前,兩人已秘密簽下婚前協議:將婚後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分歧全部考慮進去,甚至將一旦發生離婚的個人財產分割、贍養費和子女監護權問題都安排妥當。如若今生無法白頭,何不好好說聲再見?

“雷雨天”,端坐在辦公桌前的男子,一筆一畫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經手過的商務合同已經不計其數。通常是他大筆一揮,千萬級別的資金便在公司賬麵上進進出出。然而這次,他握筆的右手竟微微有些出汗。手起筆落,他若有所思地望向身邊忙著低頭寫字的女子,在心裏默默地說:“明天,你將成為我的新娘。”

雷雨天,從小含著金湯匙長大,坐擁家族過億資產。雖然,他一點兒都不喜歡這個社會賦予他的標簽,但他不得不承認他就是人們口中的“富二代”。在人生的前十八年,雷雨天反複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沒有這些財富,我是誰?”得出的答案讓雷雨天氣餒不已。接下來的七年裏,雷雨天“破罐子破摔”,遭遇親情背叛,深感自我厭惡,著實過了一段被輿論詬病的“富二代”生活。那段時日的他猶如“混世魔王”,整日揮金如土、肆意妄為,夜複一夜地混跡於燈紅酒綠的私人會所,身邊的女孩子走馬燈似的一茬接一茬地換,而他內心卻始終空虛得猶如破了個大洞。直到有一次,他被酒精灌得胃出血,迷迷糊糊地從病床上醒來。晨光中一個忙碌的護士身影將他的心緒緊緊地揪住,雷雨天發覺內心一片溫熱,心中深藏的冰山正被和煦的陽光一點兒一點兒地融化掉。這段意外得來的情感超乎尋常地激烈炙熱。雷雨天毫無保留地燃燒自己,恨不得捧出一顆心交給對方。但這份愛情來得快,去得也快。迥異的身世背景讓雙方家庭都難以接受,這段關係很快無疾而終。“我有花不完的財富,卻給不起一個承諾。”從此,在婚戀問題上,雷雨天仿佛換上了“重症肌無力”,心有渴望,卻無法改變現實。

而雷雨天的父母是典型的“隻能共苦,無法同甘”的一對夫妻。趁著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下海經商潮,雷雨天的父母“勒緊褲腰帶”,拿出全家僅有的財產孤注一擲,幸運地在地產生意中賺到了第一桶金。接下來的十年裏,家裏的事業越做越大,父母之間的隔閡卻越來越深。父母的離婚案一波三折地撕扯了三年零五個月,因為財產分割數額巨大,成了當地最“貴”的離婚爭產案。而財產分割不過是冰山一角,大量的資產在彼此爭鬥中內耗:光訴訟費用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夫妻作為高管反目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業務,他們的企業更是因為這檔離婚案慘痛地錯失了上市的機會。而雷雨天則是被迫卷入了輿論風暴的中心,父母婚姻中的細節、個人的成長經曆和隱私被媒體紛紛爆料出來。於是,在父母離婚案尚未有定論的時候,雷雨天就決絕地逃離父母,開始一個人生活,從此與親情的溫暖絕緣。也就是從那時起,他開始了長達七年紈絝迷茫、自我放逐的生活。

雷雨天早早地領略了豪門家庭的殘酷。離婚爭產根本不是資產的再分配那麼簡單,而是一個負和遊戲,這裏沒有贏家,人人皆遍體鱗傷。

蹉跎了幾年,雷雨天漸漸回心轉意,開始平靜地接受命運對他的安排。父輩的財富既是枷鎖,也是祝福,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力,他進入了父親的企業身居要職,承擔他需要承擔的一切。與此同時,他開始接受對他的相親安排。在他們這個圈子裏,“門當戶對”是婚姻唯一需要考慮的因素,而“穩定與安全”是婚姻的終極目標。在眾多相親對象中,雷雨天選擇了陳歡,不僅兩家的資產實力旗鼓相當,而且陳歡家族經營的酒店業與自家的地產生意處於上下遊關係,有助於商業上的珠聯璧合。陳歡甜美、單純,仿佛城堡中被百般嗬護的公主,雖不是會讓雷雨天怦然心動的類型,卻也是一個不會出錯的婚姻伴侶。

父母那場離婚風波在雷雨天心裏烙下的傷疤時常隱隱作痛。在成家之前,雷雨天提出了唯一的要求——簽署婚前協議,並進行財產公證。而即便雷雨天不提,陳歡也正有此意。這正是“門當戶對”結合的好處——他們掌握同等量級的社會資源,也心懷同樣的擔憂,因此在婚姻問題的處理上容易達成共識。他們深知這場婚姻關乎他們未來的個人生活,因為他們所擁有的個人財富不是自己奮鬥的成果,而是父輩幾十年辛苦勞作的血汗,若有閃失,則有可能動搖整個家族上下幾代人的經濟基礎。而在家庭之外,這些財富還跟公司股權、企業發展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甚至關聯數千企業員工的就業利益,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理論上,“富二代”完全可以依據個人意誌做出婚姻抉擇,但由財富而帶來的社會責任和經濟責任,卻是他們無權回避的。

雷雨天放下手中的婚前協議,望著正在瀟灑揮筆的陳歡,緩緩地說:“我從來不會輕易許下任何諾言,但我會盡我最大的力量,守護我們的家庭。”陳歡抬頭,回報他一個信任的微笑。

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國家,婚前協議都是最先在富裕群體中興起。他們不僅看重婚姻關係的真情真意,更看重穩定和安全。因此,婚前協議——這種明晰雙方財產權益的法律契約應運而生。所謂婚前協議,一般是男女雙方專為結婚而簽訂的合約。此協議將於結婚後生效,主要目的是對雙方的財產、債務範圍以及權利歸屬等問題做出約定,以免將來離婚或一方死亡時產生爭議。我國《民法》明文規定,對於夫妻之冠姓、住所、家庭生活費用之分擔、夫妻財產製、自由處分金、子女姓氏、對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與負擔等,都可以由雙方在協議書中約定,並且具有法律效力。

婚前協議的簽署通常還伴隨著婚前財產公證。這一環節就是對男女雙方所達成協議的真實性、合法性給予證明的活動。從時間角度來看,婚前財產公證既可以是未婚夫妻在結婚登記前達成協議,到公證處辦理公證;也可以是夫妻雙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達成協議,到公證處辦理公證手續。從內容角度來看,婚前財產公證既包含對婚前財產的權利歸屬的證明,也可以證明夫妻婚後財產約定的合法性和真實性,例如夫妻可以書麵約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的財產到底是歸雙方共同所有,或歸各自所有,還是部分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等問題。婚前協議和財產公證最為核心的問題,首先是婚前財產的羅列,也就是明確“婚前財產包括什麼”和“屬於誰”的問題;其次是婚後財產的共有方式,雙方約定對婚後財產的共有各占多大比例。

在新人簽署婚前協議之後,協議原件應由簽署雙方各自保留一份正本。證明財產存在的財產憑證也應該由相關當事人妥善保管,例如房產證、車輛行駛證、存折等。同時建議準新人就該協議辦理公證或是見證,以此進一步確認該協議的真實性和效力。公證後的文件再交由第三方留存一份則更為安全。需要注意的是,婚前協議和婚前財產公證雖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它卻沒有直接強製執行的效力。在麵臨糾紛時,協議的相關內容具體是否能夠執行到位,最終仍需經過法院的審理程序進一步認定。

相愛很難,相守不易。在這個時代,婚姻穩定與幸福逐漸成了一件奢侈品。望大家在擁抱眼前幸福的時候,懂得保衛,更懂得珍惜。

簽還是不簽:無關風月,但求心安

隨著時代的發展,簽署婚前協議不再隻是富人的專利。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願意在深思熟慮之後,簽署一份具有法定約束力的書麵協議,為自己的婚姻保駕護航。毫無疑問,新婚夫妻都是懷揣著“白頭到老、永結同心”的願望步入婚姻殿堂的。兩個人能夠心平氣和地坐在一起,簽署一份婚前協議可不是一件浪漫的事。畢竟,還沒許下婚姻的誓言,就把財產歸屬、離婚風險拿到台麵上來說,小兩口不管從麵子上還是心理上都是很難接受的。因此,婚前協議要得到準新人們的廣泛認同尚需一個過程。

林曉冬最近就碰上了這樣一檔子事。同事們發覺一向被稱為“辦公室暖男”的林曉冬最近有點兒鬱鬱寡歡,一打聽才知是遭遇了情感危機。

林曉冬生於北方小縣城的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一路走來十分不易。父親早逝,母親靠磨豆腐為生,養活林曉冬長大。為了能讓曉冬吃得更好一點兒,穿得更好一點兒,曉冬的母親一向節衣縮食。曉冬打小就特別能理解母親這份苦心,他在家裏髒活累活總是搶著幹,而且學業還特別優異,也應了那句老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高中畢業,林曉冬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上了上海的某所大學,畢業後又順利地考上了公務員,算是在大上海紮下了根。不靠背景、“不拚爹”,用自己的血汗為夢想打拚,這是林曉冬心裏最大的驕傲。

上大學的時候,林曉冬的踏實、聰明、勤奮深深地吸引了他的同班同學夏甜。起初,要不要跟夏甜在一起這個問題,讓林曉冬的內心掙紮了很久。因為從身世到性格,林曉冬都與夏甜大相徑庭。夏甜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父母都是醫生,家庭環境算得上比較優越,從小衣食住行都不愁,一路重點學校升上來也沒經曆過什麼挫折。可以說,夏甜就是這麼一個從小在“蜜罐”裏被嗬護到大的孩子。可最終,林曉冬的理智還是抵擋不住年輕異性之間這份強烈的吸引。他跟夏甜戀愛了。林曉冬發現自己一貫的原則和堅持,在麵對夏甜的時候統統會煙消雲散。他喜歡夏甜的活潑開朗,這是他的性格中所不具備的。她愛看夏甜哭,也愛看夏甜笑,甚至連夏甜偶爾的無理取鬧和撒嬌都讓他心生愛意。總之,夏甜的一切就是讓他喜歡得沒有辦法。從大學三年級開始,六年來的相處過程中雖然也有小磕小絆,林曉冬總能用他的成熟包容一切不愉快。於是在他們工作的第四年,林曉冬與夏甜的婚事也被雙方家庭,順理成章地提上了議事日程。然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這段甜美清新的愛情故事,卻因為婚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波瀾。

“曉冬啊,你這個孩子的品質還是不錯的。你跟我們家甜甜相處了那麼久了,我們做父母的都是看在眼裏的。結婚這個事呢,我們原則上是支持的。但是有個前提,我們必須把婚前財產簽個協議搞搞清楚。我們家的情況你也知道,我們為甜甜已經攢了三套房子了,甚至連未來小外孫上學的學區房都準備好了。在上海這種地方,置下這份家業可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隨隨便便就可以得到的,這是我和甜甜爸爸一輩子的心血啊……”一商量到婚事,未來丈母娘當仁不讓地開了腔。

“阿姨,我知道我和夏甜在家庭背景上是有差距的,但我和她結婚圖的不是這些。我和她六年的感情,難道您還信不過嗎?”婚前協議是林曉冬從來沒有考慮過的事情。他一直天真地以為兩個人有感情,並且得到父母的祝福就可以水到渠成地成家了,萬萬沒有想到會牽扯出兩家財產的事。難道夏甜一家是要防範自己對這段婚姻另有所圖嗎?林曉冬感到自己的真心實意被誤解了,恨不得長出一百張嘴為自己辯解。“我從一個小縣城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全都是靠我的雙手、我的頭腦掙來的,從來沒想過要別人的一分一毫。所以,阿姨,請您相信我,靠我的努力,我也能讓夏甜過上她想要的生活的。”

在原則性的問題上,丈母娘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並據理力爭:“曉冬啊,你不要誤會,我們家從來沒有拿有色眼鏡來看你。電視上演過好多你這種家境的男孩子的故事,不是都叫你們‘鳳凰男’嗎?我和甜甜爸爸可是從來沒有在意過這些的。可是誰能知道以後幾十年的事呢?老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我們隻是擔心萬一以後有個什麼,我們甜甜不至於受委屈。沒有別的意思。”

“鳳凰男”三個字聽到耳中,卻像針一樣刺痛了林曉冬的心,他實在無法心平氣和地聽下去了。“哼,嘴上不這麼說,心裏還不是這麼想的?”林曉冬默默地在心裏較勁。雖然身邊的朋友也曾無意間用“鳳凰男”與“孔雀女”調侃過他和夏甜的結合,但玩笑之話林曉冬也沒有真正在意。可夏甜的家人說出了這樣的字眼意義是不一樣的。在林曉冬的眼中,“鳳凰男”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貶義標簽,它與急功近利、不勞而獲緊密地聯係在一起。而林曉冬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過從婚姻中獲取什麼的想法,被人用“鳳凰男”形容,簡直是種侮辱。林曉冬覺得臉上一陣一陣地發熱,心也跟著跳亂了節奏,腦子裏除了用以反擊的詞彙,什麼都不剩下了。

“阿姨,我的確是小地方出來的。我家雖然沒有錢,但是我有自尊。你們沒必要時時刻刻防著我。這樣的協議,我不會簽。如果連起碼的信任都沒有,這樣的婚姻還有什麼意思?”林曉冬一時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越說越激動。“對不起了,這門親事,我高攀不起!”

“曉冬,不是你想象的這樣。”夏甜從沒見過林曉冬出現如此嚴肅的臉色,一下子慌了神。她連忙抓住林曉冬顫抖的雙手,試圖打圓場,“咱們有話好好商量,這個婚前協議……”

不等夏甜說完,林曉冬一把甩開夏甜安撫的手,紅著雙眼,一字一頓地從後槽牙擠出來:“誰提婚前協議,我跟誰急!”說完,頭也不回,奪門而出。

這一幕之後,一個多星期了,林曉冬跟女朋友一個電話都沒有打,一個短信也沒有回。他思前想後了一個多星期,還是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錯,隻是心裏隱隱覺得自己當時態度有些過激。同一辦公室的死黨看出了林曉冬的失落,寬慰他說:“以過來人的心態看,其實這事也並不是過不去的坎兒。有時候我們啊,越缺少什麼就越介意什麼。直到你真的不計較得失了,你才能真正地得到。”

這些天林曉冬根本無心工作,唯有這看似玄妙的兩句話在他的腦海裏浮浮沉沉,揮之不去。心平氣和地琢磨了一段時日,他還真品出一點兒味兒來:“可不是麼?像自己這種人,表麵上通過聰明和刻苦獲得了一些成就,但內心卻惶惶不安,不停地計算得到與付出。不容別人質疑自己的努力,很難正視別人的施予,更怕被人看穿自己內心的虛榮。看似自尊,實則自卑。未來丈母娘的一席話可能並沒有什麼惡意,卻踩中了他敏感的神經。這麼看來,當時自己的反應的確有點兒過度了。”

想明白的林曉冬主動找到夏甜,要表達自己的愧疚。沒想到夏甜首先代母親表達了歉意,“我媽是看到了太多夫妻間的分分合合,才不得已這麼做的。我家也並非什麼大富大貴之家,所有的財產都是父母幾十年辛苦工作積累下來的。他們並不介意我和我所愛的人分享這筆財富,隻不過萬一走到了婚姻破裂的境地,他們希望我應有的權益得到保護,僅此而已。我一開始也不同意簽婚前協議,但後來我慢慢理解了父母的苦心。我想到我小時候和院子裏的小姐妹一起玩‘過家家’的遊戲,剛開始真是忘乎所以,恨不得把所有的玩具都拿出來跟小朋友分享。鄰居家的小妹妹紅著臉叫我老公,我們把迷你的鍋碗瓢盆擺了一地。但玩了一天,被各自父母領回家的時候,誰的玩具誰拿走,心裏卻著實不好受。我生怕遺漏了一個自己的娃娃,害怕別人多拿自己的玩具。可是東西多了,難免有弄亂的時候。好幾次,我因為找不著一個小東西而悶悶不樂好幾天,也曾因為多拿了小妹妹的玩具被狠狠地修理一頓。後來,我們學聰明了,玩‘過家家’之前各自將自己的玩具做上記號,以免最後分‘家產’那一刻的不愉快。現在想想,這不就跟所謂的婚前協議是一樣的嗎。小孩子對待玩具尚且如此,何況是我們這樣有著七情六欲的成人,麵對一個實實在在的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