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立授權審批製度,各司其職,杜絕一條龍作假的現象。
貨幣資金支出審批手續的規範化、製度化,既可減少某些不必要的支出,又可以防止侵吞和挪用行為發生。具體可以包括:①授權權限,即審批人應當根據批準製度的規定,在授權範圍內進行審批;②授權批準程序,企業的有關部門或個人在用款時,應當向審核人(會計主管)提交支款申請書,注明款項的金額、用途、支付方式等,並應附有關的合同或送貨清單、簽驗貨證明等。審核人應對該申請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核,並核實該筆業務的手續及相關單證是否齊備,金額計算是否準確,支付方式、支付單位是否妥當等,對不符合規定的支付申請,審核人應當不予辦理;接下來,審批人(企業負責人)應當對審核後的支付申請批複,最後交給出納人員辦理支付手續。
當然,在這一整個過程中,必須具備一個主要前提,那就是除了建立不相容職務崗位分離製度以外,還應當加強企業的內外部監控。
3.建立票據與印章的管理製度。
票據和印章的管理對一個企業來講是貨幣資金業務得以正常進行的保證,有了票據和印章,就可以支配企業的貨幣資金運動。所以,企業應當明確各種票據的購買、保管、領用、注銷等環節的職責權限和程序,並設置專門的登記簿進行記錄:購入票證時及時登記,妥善保管;詳細登記用途;領用時必須按編號順序使用;防止空白票據的遺失和被盜用。同時,還要加強對銀行預留印鑒的管理,在實際操作中,一般是由出納保管空白支票和個人私章,財務專用章由會計或其他授權人員保管。嚴禁隻由一個人保管全套銀行印鑒和空白票據。
4.加強現金管理,推行會計電算化。
會計電算化對現金流量能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質量獲取現金信息,對下屬單位,進行隨時有效的監控和指導,特別有利於跨地區、流動分散單位的遠程數據交換,是財務核算、中央控製管理的最好手段,將收入、支出、庫存、現金流向、應收賬款、項目投資等信息列入程序,自動生成彙總,讓人一目了然。對獲取的財務數據,要進行對比性分析,從數據處理分析中,找出財務管理的得與失。隻有經過處理分析後的信息,才能給企業管理提供參考和幫助,所以,開發利用會計電算化,對管理理念的延伸、管理方法的創新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法製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
企業的經營活動離不開人這個主體,要保證貨幣資金的安全和運作暢順,就必須保證貨幣資金業務崗位人員的素質。企業的會計人員必須有《會計從業資格證》,這是對從事會計工作人員的最起碼要求。對貨幣資金崗位的人員進行定期換崗,應當鼓勵會計人員多學習相關知識,定期參加後續教育,不斷提高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