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班幼兒一日生活活動禮儀教育策略(1 / 2)

小班幼兒一日生活活動禮儀教育策略

幼教天地

作者:馮琴

蒙台梭利指出“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期在2.5歲~6歲”。因此,在這一時期對兒童開展禮儀、品格教育,不僅可以收到最佳效果,同時還是幼兒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良好的品格及行為習慣真正決定孩子的一生。

我園擁有15首禮儀兒歌,涉及來、離園禮儀、進餐洗手禮儀、學習運動禮儀等一日生活禮儀的各方麵。三個字的兒歌,幼兒已經能朗朗上口,所以對於小班下學期的幼兒來說,來、離園時已經能主動說“早上好”、“再見”。但在實際生活中,我發現利用固有的禮儀兒歌培養幼兒多元的禮儀習慣,能夠更深地內化幼兒的禮儀行為,讓禮儀教育達到1+1≥2的效果。

一、喝水禮儀中的謙讓教育

在幼兒園,生活活動包含孩子的喝水、進餐、洗手、入睡等。就喝水方麵,每天幼兒的喝水次數不少於5次。“取一取、接一接、拿一拿、喝一喝、放放好”,簡單的兒歌就讓孩子學會了拿杯子接水喝的習慣。而針對簡單的幼兒喝水禮儀,我挖掘出更多的禮儀內涵。

1.喝水之前的謙讓教育

每當一個活動結束後,就開始了幼兒的盥洗時間,可喝水空間有限,隻能分組去喝,可讓哪組幼兒先去呢?我把選擇權利交給了孩子。於是,我問孩子們:“如果把你們分為男孩、女孩兩組,你們讓誰先去喝水?”中間有幾個帶頭的孩子爭搶著說:“男孩先去”,“女孩先去。”於是我便答道:“這樣到最後還是所有的幼兒都去,擠不下啊!”這時豆豆來了一句:“還是女孩子先去吧。”柯柯說:“還是男孩子先去,我們不渴。”聽到孩子的話語,我很開心,他們已經有了謙讓的苗頭了。於是,我給孩子們講了西方國家的禮節:“男士(男孩子)對婦女(女孩子)要主動謙讓,電梯門開了,都是女士先進去,男士跟在後麵進去;入座時,都是男士為女士拉開椅子,一切都遵循女士優先。我們的男孩子將來可都要成為紳士,那現在讓誰先去喝水呢?”男孩們異口同聲地說:“女孩先去,LadyFirst!”現在每次喝水時,女孩總是先去,有時也會引導她們讓男孩先去。突然發現謙讓之花已經在孩子心田悄然發芽。

2.接水過程中的規則教育

接水的水龍頭隻有一個,雖然已經分組接水了,可七八個孩子一起接水,還是顯得很擁擠,不時就有小朋友打報告說:“她不讓我,”“她把水弄到我手上了,”“她插隊。”於是,接水過程中的排隊規則教育就很重要,小腳印告訴孩子們要一個一個排好隊。當效果不夠明顯時,我便詢問他們有沒有到肯德基裏用過餐,當看到長長的隊伍時,如果你插隊了,其他人會怎麼樣,孩子們都會大聲說:“別人很生氣,會笑你不懂禮貌。”於是我趁勢說:“我們排隊接水喝也是同樣的道理,以後你們能夠做到一個一個排隊接水喝嗎?”孩子滿口答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