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性及教學策略(1 / 2)

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性及教學策略

幼教天地

作者:石靜

幼兒早期閱讀不但有利於大腦的發育,而且有利於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早期閱讀內容多淺顯易懂,且富有趣味性,很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為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在閱讀時,幼兒邊閱讀、邊觀察、邊思索、邊聯想。這能培養幼兒良好的注意力、語言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及觀察力等。

一、充分認識早期閱讀的重要性

早期閱讀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方麵:有助於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促進幼兒身心發展與協調;有助於其智力發展;還可以預防閱讀障礙。美國的格林都曼(Green Mann)博士經過二十幾年的深入研究之後,得出了一些驚人結論。

1.幼兒從2歲開始就有了閱讀能力,而且越接近零歲,學習語言能力越強。

2.幼兒具有強烈的閱讀欲望和學習欲望。如果父母不加以限製,到7歲入學前,他們便可能具備極豐富的知識。這些知識的總量有時往往超過以後一生所學知識。

3.隻有幼兒才具備魔術般的吸收能力,因此從出生到8歲的這段期間乃是一生成長中最重要的時期,8歲之後就會有所差異,而對於他的閱讀智能的開發期是1~8歲,不可錯過的最佳開發期。8歲以前學習的知識經驗印象最為深刻,可以終生難忘。學習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遞減。凡是優秀天才,大都是在幼年時便具備了良好的閱讀能力,因此從小就應該訓練幼兒的閱讀能力,將來才能成為傑出人才。

二、積極預防早期閱讀的誤區

1.很多家長都認為幼兒閱讀的主要目的是識字,他們認為幼兒能漸漸識得漢字,早期閱讀就有效果。很多家長都誇識字的孩子聰明。其實,這種想法是片麵的,也是錯誤的。孩子閱讀的關鍵是學會觀察、理解、關注細節,並能根據故事情節展開想象。在觀察、理解、想象、表述的過程中感知故事,體驗故事的思想情感,進一步發展語言能力和社會性。而有效閱讀需要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和寬鬆的閱讀心情,引導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當然,教師也要多對幼兒進行適當引導,使幼兒能更好地理解讀物。

2.大多數父母覺得嬰兒不會看書,隻會搞破壞。孩子看見書後又撕又咬,不一會兒就全毀壞了,有幾本壞幾本。這時家長們都會想:“孩子太小,根本不會看書,買書也是浪費。”其實不然,孩子們玩書、撕書等行為也是一種閱讀。孩子們天生喜愛書本,書對嬰幼兒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玩具,他們在咬、翻、甩、搬、撕、扯等各種對書的探索行動中,開始了閱讀之旅。隨著幼兒的成長,他們的閱讀方式有著階段性變化,隻要家長適當地引導,幼兒會慢慢學會正確的閱讀方式。在此之前,為了防止幼兒撕毀書本,家長們可以為孩子選購一些撕不壞的圖畫書。

3.家長們會在幼兒讀書之後,向幼兒提出諸多問題,如“這個故事講了什麼?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你說這裏麵誰的行為是不對的?”等等。孩子們剛讀完一本書,還未消化完全,家長們的問題就鋪天蓋地襲來。如果孩子回答不出來,家長們就開始質疑孩子沒有好好看書,甚至說出類似“那你都在幹嗎”。這樣否定孩子閱讀活動的話,久而久之,幼兒會產生恐懼和抵觸情緒,不再喜歡閱讀。帶著功利心的家長們,恨不得孩子立刻掌握書中所有內容,這其實剝奪了孩子們的閱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