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借助情感教育,豐富幼兒學習生活(1 / 2)

借助情感教育,豐富幼兒學習生活

幼教天地

作者:伏美萍

心理學家指出:情緒狀態和兒童的生長、個性發展及認知活動有著密切聯係,兒童的心理健康應從情緒情感教育入手,給兒童一個自由空間,讓他們在自主的空間中正確地調節、發泄自己的消極情緒,從而促進他們個人素質的全麵提高。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我們要注重從兒童的情感教育入手,讓他們在溫暖、和諧的氛圍中學會生活、學習,以及與同伴相處。那麼,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該如何做呢?

一、尊重兒童,讓他們有發展的空間

幼兒園的孩子雖然年齡特別小,但他們同樣需要尊重。幼兒教師首先要懂得在人格上尊重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孩子個子小,他們講話時,總要把頭抬得高高的,他們覺得這樣老師才能聽到自己的需求。對於這些細節都要關注到,我們可以蹲下來與孩子們交流,讓他們感受到老師與自己的距離並不遠,他們會在心理上感到平衡,並能從中獲得安全感。

孩子們來自不同家庭,他們之間存在差異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教師千萬不能用有色眼鏡審視孩子,我們要從多角度發現孩子的優點,讓他們知道在老師的心目中,每個孩子都同樣重要。

案例:為了滿足每一個孩子的需求,我園開展了獨具特色的教學,如舞蹈、繪畫、鋼琴、圍棋等,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項目,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空間,並擁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事實證明,尊重兒童,平等地對待每個孩子,我們不僅能看到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還能看到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收獲許多知識。

二、理解兒童,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情緒情感在兒童心理發展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良好的情緒情感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們形成積極的人格、個性品質,還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欲望,並為他們與人和睦相處提供動力基礎。反之,消極情緒,如緊張、壓抑、煩惱等,就會降低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影響他們與小夥伴的正常交往。但是,孩子們的情緒也不是自然生成的,不管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都需要我們引導。可見,情感教育在幼兒教學中至關重要。

幼兒雖小,但是他們也有煩惱,也有負麵情緒。當孩子們遇到挫折、大發脾氣時,我們應設身處地地想象、體驗孩子們的感受,要對他們的表現與家庭狀況展開分析,並找到解決方案,引導他們向好的方向發展。有位心理學家說過:孩子雖小,但他們的情緒也不會因為大人一句安慰的話而消失。如果想讓他們情緒緩和,還是需要我們尊重、理解、同情他們的感受,這樣才能幫助到孩子。

因此,在孩子們遇到事情時,我們要讓他們說說心中的想法,即使你已經非常生氣,想動手懲罰他了,也要克製住,給孩子說話的機會。我們要從他們的負麵情緒中,找到出口,就必須了解孩子生氣的原因,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解決問題。當然,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們也會被一些問題困擾,如自己養的小狗死了,最親近的親人去世了,好朋友不喜歡和他玩了,特別想買的東西到不了手……當遇到這些情況時,孩子們會表現出恐懼、不知所措、憂傷……他們的心靈會受到傷害,教師在課上會看到孩子發呆,但是問他為何會這樣,他很可能無從說起。這時,老師可以慢慢開導他們,可以問:“今天怎麼了,好像有點不開心啊?”或者“你怎麼一個人坐在這兒,不出去玩嗎?”然後看看孩子的反應,當孩子願意傾訴時,我們要做最佳聽眾,並從孩子的角度疏導他。即使他們還會難過,但經過這樣的交流,孩子會慢慢成長,並學會走出憂傷,繼續開心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