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及控製工程專業教學探討
教育教學研究
作者:李鑫
摘 要: 實施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教育應盡之責,高校材料成型及控製工程專業也要順應趨勢,不斷改進。
關鍵詞: 材料成型及控製工程專業 實踐能力 基礎課程 實驗課程 專業課程
實施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培養大學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露端倪,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使然。要培養出2l世紀的材料成型及控製工程專業的合格人才,就必須緊跟世界科技潮流,麵向世界,麵向未來,解放思想,堅持實踐,不斷探索,迎接未來材料科學發展的挑戰。材料成型及控製工程專業需要深入研究其專業內涵,進一步確定專業的發展方向和專業課程培養目標,探索和建立新的培養模式。從學科特點和發展趨勢出發,合理構建學生的知識結構,使課程內容更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並突出專業培養特色,這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以知識水平作為前提,教學工作中講究方法,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控製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教育人員應從以下方麵入手,重點培養學生的製造水平及創新能力:理論基礎是教育教學的基礎,無論是傳統還是現代,方式方法在革新的同時,理論永遠都是必不可少的依據和前提。文化知識課可以改革但不可以削弱,可以用適當的方法將理論課的授課效率及授課方式進行變動和改革,但是,應當掌握的知識內容是不可刪除的;理論知識和能力素質雙重培養,不僅是指重視基礎理論知識,從更廣的意義上說指要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合格的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要全方位開展素質及能力培養工作,除了基礎理論知識以外,還包括作為工程應用型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勞動技能、集體主義精神、個人創新能力和良好素質的培養。因此在新的培養計劃中,規定了理工科學生必須選修學時的人文類和經管類等課程,規定了大學生必須參加為期兩周的軍事訓練,同時學生還可以參加第二課堂學習及結合我校特色開展產學合作教育等。開展這些活動和課程,是為了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麵發展,學生的素質得到提高;最後還要大力加強和深化實踐和操作能力的培養和熟練。大學生在校期間的能力培養,大致可分為四個方麵,即外語能力、計算機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前項可由教學計劃加以指導,後項則主要通過實踐逐步形成。在模具專業培養計劃中,除了必修的課程以外,學生還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練習,達到更高的水平。
二、加強基礎課程的設置。
重視基礎理論教學,增大基礎課比重,是針對傳統教育模式下的課程體係中專業課過多,基礎課相對較少的現實進行的改革。材料成型及控製工程專業主要體現為對數學基礎、電子技術知識的加強。在傳統的《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及數理統計》的基礎上,增設《複變函數》,將原來的《工業電子學》分解為《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兩門課,並增加學時。目的在於拓寬基礎課知識麵,同時為開設控製類課程打好基礎。
三、實驗課程既有整合設計又有整體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