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實踐走進高中音樂鑒賞課堂(2 / 2)

三、拓寬音樂知識麵,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1.我國2001年頒布的《普通高中音樂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課程基本理念有四點:①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興趣愛好;②麵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③注重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④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從這四個課程基本理念來看,一方麵突出了音樂學科的“審美屬性”,另一方麵落實了“音樂實踐”的主要地位,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陶冶情操。在減負提質的新背景下,音樂不隻是簡單地教唱幾首歌曲,更重要的是以優美的藝術形象感染學生,帶給學生藝術美的熏陶和享受,在短短四十分鍾內,打開學生通向音樂殿堂的大門,讓課堂真正成為師生相長的快樂天堂。

2.高中音樂鑒賞教材內容有限,必須注重課外音樂內容的收集,並根據學生的審美需求進行有目的、有選擇、有引導的教學延伸。一些高中學生鍾愛流行音樂、爵士音樂、歐美的說唱音樂。在音樂課堂上,我們不能把這些音樂拒之門外,相反,應該介紹這類有意義的音樂,拓寬學生的知識麵,讓他們把最真的情感流露出來,這樣的情感體驗能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不再感覺音樂課單調與乏味。

四、加強課外音樂實踐,提高音樂鑒賞力

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經典音樂作品所蘊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非專業學生不能理解。當教師想注重音樂實踐時,發現教材中很多作品雖然很“經典”很“美”,但難度很高,學生基本不會演唱或演奏。怎麼辦呢?為了更好地提高音樂欣賞課的質量,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單單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鼓勵學生多參加校內校外的各種音樂活動。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對音樂藝術的興趣愛好,並且因材施教,培養和發展學生在音樂方麵的才能,活躍和豐富學生的文娛生活,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如參加學校合唱隊,學生樂隊、參加校內外組織的歌詠比賽或一些綜合性的演出,或觀看一些藝術團的演出,把課內外的知識有機結合起來,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通過對音樂的親身實踐、親身體驗,進一步提高學生音樂的審美和鑒賞力,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音樂的美感,同時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和美感,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參加者都是自願報名,通過選拔具有較高業務能力的學生,通過輔導與排練,不斷提高表演能力和藝術質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011版的新課標明確提出:所有音樂教學領域都應強調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演唱、演奏、聆聽、綜合性藝術表演和即興創編等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審美體驗的途徑。在音樂教學中,我們其實並不缺乏音樂實踐活動,可是真正凸顯音樂內涵的音樂活動卻難得一見,究其原因,還在於音樂活動大都存在形式化、表麵化、低效化的弊端。讓實踐走進高中音樂課堂,會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全麵細致地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審美觀念及音樂藝術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