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企業誠信與企業競爭力之間的關係(1 / 3)

淺析企業誠信與企業競爭力之間的關係

理論探索

作者:孫溪丹

一、誠信文化

(一)誠信的概論

在一般意義上,“誠”與“信”的組合,就形成了內外兼備的誠實無欺,真實可信的詞彙。在哲學意義上,“誠信”不僅是世界觀,而且也是社會價值觀,無論對於社會或個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經濟意義上, 誠信是物態的形式,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關係,並且規範人的行為。 所以屬於一種職業道德,是屬於道德範疇。

(二)誠信的作用

對於一個企業,作為一個社會單位而言,“誠信”是立業之本,是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是建立企業與企業之間互信、互利、互動關係的道德杠杆。[1]我個人認為“誠信”的作用,是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不僅促進了社會穩定和繁榮、糾正了社會的不良惡俗;對於社會企業單位,提升其文化背景,增加了競爭實力;對於社會成員,加強道德涵養,培養了有知識、講道德、有作為、遵守法規法紀的一代。“誠信”是企業文化的支撐點,企業生存的保證,也是個人立足於社會的依靠。

(三)企業的誠信文化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我國加入WTO組織以後,我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國際貿易競爭中來。同時一些國際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也被我國企業所引進和吸收。而在幾乎所有的企業文化中,都會把誠信文化作為其中的最重要組成部分,這充分體現了誠信文化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意義。

1、企業誠信文化的層次

企業誠信文化可大致分為初、中、高三個層次。初級層次的企業誠信文化主要體現在一些具體的外在形式上,通俗講就是企業中哪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最比較直觀常見的,如企業的“產品質量、檢測水平、原材料的質量把控、品質要求”等等。中層企業誠信文化主要體現在企業的管理層麵上,內容涵蓋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 [2]高層的企業誠信文化則主要體現在一個企業的精神層麵上,它存在於上至最高管理者,下至普通員工的思想和觀念中,滲透到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中,沉澱於企業全體員工的內心深處,並最終形成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互相監督的群體自發認同的一種理念與價值觀,它是企業員工對“誠信”內心需求所體現出的響應和共鳴,它是企業誠信文化的核心與靈魂,是初、中層企業誠信文化的支撐與保證。

2、企業誠信文化的載體

誠信文化是企業文化中的核心組成部份,盡管不同企業中的誠信文化內容與形式千差萬別,但它最終都是以企業的價值觀和全體員工作為載體來體現出來。

(1)企業的價值觀。企業的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是把企業絕大部分員工的個人價值觀連到一起價值體現,是決策者對企業性質、目標和經營方向所做出的選擇。[3]企業的價值觀就是企業的管理與經營的重要依據。企業的價值觀是有意識培育的結果,而且在企業中長期積澱的產物。由決策者去保護並推動這些形成的價值觀,成為支配員工的精神支柱。

企業在運營中,都把誠信放在了首位,使得他們在市場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一方麵, 企業的有關誠信的價值觀對加強企業競爭力有一定的意義; 另一方麵, 企業的競爭力也會對企業的誠信價值觀產生影響。

(2)企業的決策者。作為一名決策者,最重要的本質就是誠實,正直。隻有講誠信的決策者,員工才能放心地跟隨決策者的腳步去實現公司企業的目標,進而去實現自己的利益。韋爾奇曾經說過,我們公司和員工最關注的就是“誠信”。其實對於有能力的企業總裁,他擔心的並不是企業的業務是否讓人堪憂,而是擔心下屬領導決策人會不會做有悖於誠信的事情,導致企業背上汙點,使自己一手創建的企業毀於一旦。所以決策者在誠信上絕對不可以有鬆懈。

(3)企業的員工。要想做到讓顧客對企業放心,對企業有信任度,就要讓企業內部先做到誠信,大到決策者,小到員工,都要講究誠信。如果決策者對員工沒有足夠的依賴與信任,事事都要親力親為,不僅使決策者處處累心,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同時也沒有能力領導員工實現目標。員工自身在工作中也要做到誠信,隻有在一個有誠信的環境中工作,才能使自己的才能、專業知識發揮最大化,為企業創造利潤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