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飲食保健與養生4(3 / 3)

那麼,發了芽了的土豆怎樣處理才能食用呢?食用前,要把土豆芽和芽眼附近變色的皮肉削掉,最好把土豆全部削皮。削皮後的土豆還要用水泡1~2小時,因為龍葵素能溶於水,泡後把水倒掉就大大降低了土豆的龍葵素成分。另外,烹調土豆時要放點醋,因為醋能更快地破壞毒素。為防止龍葵素中毒,不僅人不能食用土豆芽,也不要拿發芽的土豆喂家畜。

如何醃製蔬菜

醃製不透的酸菜:醃菜時如果用鹽不足,菜中的硝酸鹽可能還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醃製10天的菜,在醋酸和乳酸菌的分解下,亞硝酸鹽的含量會逐步下降。所以,要避免醃菜中毒,就必須把菜醃透。

警惕食品殘留農藥

隨著農藥施用量的增加,在糧食、瓜果、蔬菜、肉類等食品中,常有殘留農藥。防止或減少殘留農藥對人體健康的危險,應采取以下科學方法。

糙米中的殘留農藥比白米多,多淘幾次米,可以減少米飯中的殘留農藥。蔬菜要經過充分洗滌,可以去掉大部分殘留農藥。果皮中農藥殘留量比果肉要高很多。如蘋果皮的滴滴涕的殘留量比果肉高32~43倍;桃子皮的倍硫磷殘留量比桃肉高13倍;葡萄皮的殺螟鬆殘留量比果肉高49倍。用水洗這些水果隻能洗去水果皮農藥,而果皮內層農藥依然存在。因此吃水果時不僅要用清水洗淨,而且要把果皮削去。

雞、鴨、豬吃了含有殘留農藥的飼料,會在體內積聚農藥,尤其是在油脂中積聚的殘留農藥更多。如果用高壓鍋蒸煮20分鍾,能使肉中殘留農藥減少30%;如把肥肉熬成油,將油渣炸到橙黃色,可使殘留農藥減少10~40%。醃肉中殘留農藥含量比新鮮肉少,用濃度為30%的鹽水醃20天或用80%鹽水醃11天,殘留農藥可減少30%。烹調時加酒和醋,也能減少肉類食品中殘留農藥。

空腹不宜吃柿子

柿子中含有大量的柿膠酚,同時也含有一種可溶性收斂劑——紅鞣質。成熟柿子的果皮中含有這兩種成分最高。柿膠酚和紅鞣質具有遇酸凝固而成塊的性質。如果空腹進食大量柿子,柿子的柿膠酚和紅鞣質便與胃酸凝結成硬塊,形成“柿石”。胃中若有“柿石”就引起胃痛、惡心、嘔吐。如果仍未找出胃痛的原因,繼續空腹吃柿子,硬塊就會越結越大,使胃內壓力升高,引起胃擴張,造成疾患。吃柿子同時吃酸性食物,也會形成“柿石”。所以,柿子宜在飯後食用,這樣由於胃酸與食物結合,就會避免“柿石”的出現。

五味與消化關係

酸、鹹、甘、苦、辛統稱“五味”,有助於脾胃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但五味不調,則能傷五髒。如酸味飲食太過,則可傷肝;味過於鹹,則傷腎;過食甘味,則易傷脾胃之氣;過食苦味,可傷及心氣,易發生消化不良;過食辛味,則傷肺。

烹調用油不宜過多

烹調菜肴用點油,可以調和口味,增進食欲。但有些人認為:“油多不壞菜”,“多放點油,菜肯定會好吃。”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對的。做菜肴用油,與用其它調味品一樣,以適量為宜,多放了並不好。

(1)用食油炸、煎食物,由於外麵包了一層油(脂肪),食後胃腸裏的消化液不能完全和食物接觸,不易被消化吸收。更應注意的是,用油炸、煎食物,會因高溫而破壞食物中的營養素。

(2)吃油過多,體內消耗不完全,餘下的脂肪會在人體內慢慢貯存起來,越積越多。如肝髒脂肪沉積過多,會形成脂肪肝,影響肝功收縮力。尤其是老年人和脂肪代謝障礙者,血中脂肪類過多容易發生動脈硬化,引起高血壓和冠心病。常吃脂肪多的食物,可促使大量的膽汁和胰液的分泌,能誘使膽囊炎、膽石症、胰腺炎發作。

(3)在烹調菜肴時用油過多,其它調味品的味不易滲透菜的內部,不僅會影響菜的味道,而且會影響正常食欲。

反複炸過的油不能吃

有的夥食單位和家庭常反複使用炸過食物的油,這種做法極不科學。

食油經高溫加熱後產生一係列的化學變化。高溫加熱可使油脂中的維生素A、胡蘿卜素、維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遭到破壞。

經高溫處理的油脂,其熱能的利用率隻有一般油脂的1/3左右,還可能產生一些對肌體有害的物質,這種物質主要是由於食油中的不飽和脂肪經加熱而產生的各種聚合物。經動物試驗發現,此種物質可使動物生長停滯,肝髒腫大,肝功能和生育功能發生障礙,甚至有致癌的作用。

一般的烹調方法,食物加熱不太高,加熱時間短暫,故其毒性不大,對營養價值的影響也不顯著。但有的家庭長期儲存炸過食物的油,並反複使用,這樣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家庭和食品加工單位用油炸食物時應注意食油溫度,每次用油量應掌握好,盡量避免反複使用。即使有剩油,應在使用時添加一部分新鮮的生油,這樣可以避免毒性物質的產生。

吃鹽過多有損健康

據有些專家證實,吃鹽過多有下列害處:

(1)吃鹽過多引起高血壓。據專家調查,吃鹽量與高血壓發病率有一定關係。吃鹽越多,高血壓發病率越高。阿拉斯加低食鹽量的愛斯基摩人,基本上沒有患高血壓病的。而每天食鹽量高達20克左右的日本北部居民,高血壓發病率高得驚人。在我國食鹽量低的廣東省,高血壓發病率僅為35%;而喜食鹹的北方人,高血壓發病率卻明顯增高。這是因為鹽在某些內分泌素的作用下,能使血管對各種升血壓物質的敏感性增加,引起細小動脈痙攣,使血壓升高,而且還可能使腎細小動脈硬化過程加快。同時鹽又有吸咐水的作用,如果鹽積蓄過多,水分就要大大增加,血溶量也會相應增加。再加上細胞內外鉀、鈉比例失調,使紅細胞功能受損傷,血流粘滯,流動緩慢,加重了血液循環的工作負擔,導致血壓的進一步升高。

(2)吃鹽過多會引起水腫。由於吃鹽過多,使鈉在體內積累,而鈉具有親水性所以引起水腫,並增加腎髒的負擔。

桂皮、八角和花椒食用須知

河北省腫瘤研究所趙澤貞研究小組,經對調味品花椒、八角、桂皮作多方麵試驗和檢測後,發現這三種天然調味品均有一定的誘性和毒性。研究表明,桂皮可能含有移碼突變型及堿性對置換型誘變物,花椒、八角可能以含有移碼突變型及堿性對置換型誘變物為主。這些誘變物,能改變組織細胞的遺傳功能,發生突變,給人體健康帶來不利。

爛薑真的不爛味嗎

生薑是人們常用的調味品。但是爛生薑有毒,不能吃。有的人說什麼“爛薑不爛味”,是沒有科學道理的。生薑在爛的過程中,會發生一係列的化學變化,其中有一種有毒物質叫黃樟素,是毒性很強的有機物,它能使肝細胞變性。人們在食用時雖然量很少,但其毒性對肝細胞的損害是大的,特別是對肝炎病患者的肝細胞損害就更大。所以,千萬不要食用爛生薑。

過量飲酒有損健康

過量飲酒對身體有害,這是因為酒液中含有酒精,酒的濃度越大,酒精含量越多。一次大量飲酒或長期飲酒過量,都有可能造成酒精中毒和損害身體。

(1)酒精能傷害神經係統。長期過度飲酒可引起神經衰弱、智力遲鈍、記憶力減退、視力模糊、工作能力下降。一次大量酗酒,可出現急性中毒,腦神經被麻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2)酒精損害身體的許多器官。過量飲酒會使胃和胰腺受酒精刺激,而容易發生炎症。酒精會隨血液進入肝髒,損害肝細胞,久之可出現脂肪肝、肝硬變。酒精可使心髒和心血管發生病變,使心髒功能減弱,血管硬化,形成高血壓。長期過量飲酒,會降低呼吸道的防禦功能,導致氣管炎。

(3)長期過量飲酒,可造成營養缺乏症。酒中缺乏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酒精能降低小腸對硫胺素、煙酸、維生素B6、維生素P1及葉酸的吸收率,從而引起營養不良症。更嚴重的危害是非營養性的疾病,如食道癌、胃癌、胰腺炎等。據美國匹茲堡大學嗜酒研究所對300名長期嗜酒者的營養素攝取量做了調查,在不飲酒的情況下,每人每天平均膳食中營養素攝入量為:熱量2800千卡,蛋白質105克,硫胺素16毫克,核黃素21毫克,煙酸17毫克,在飲酒的情況下,每人每天平均攝取熱量850千卡,蛋白質35克,硫胺素05毫克,核黃素07毫克,煙酸6毫克。從上述分析中不難看出,長期飲酒會直接影響營養素的吸收,久而久之必然會導致營養缺乏症和各種營養性的疾病。

(4)酒精能致癌。根據調查,患消化係統癌症的,如喉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等,嗜酒的人比不喝酒的人機會多。

哪些食物可解酒

飲酒中,當感到頭重腳輕、雙眼朦朧、飄飄然若騰雲駕霧時,就應停杯住盞,可取下列食物之一解酒:

(1)鮮橙一個,榨汁飲之,或吃鮮橙一個,也可吃柑等。

(2)柑皮焙幹為末,加入鹽15克,點入湯中服之。

(3)橄欖果10枚,煎湯飲之。

(4)鬆花蛋一個,蘸醋徐徐吃下。

(5)鮮藕洗淨、搗碎,絞汁飲服。

(6)白蘿卜500克搗碎取汁加紅糖適量,每次飲一杯。也可生吃適量白蘿卜。

(7)吃梨或喝梨汁,尤以酸梨為佳。

(8)用陳醋50克,紅糖25克,生薑3片,煎水服,有明顯解酒效果。

(9)多飲濃茶。可對抗和緩解酒精的抑製作用,還可利尿,促進酒精從體內迅速排出,以緩解酒精中毒。

(10)飲牛奶一杯,可以緩解酒精對胃壁的刺激,保護胃粘膜不被酒精灼傷。

(11)紅茶菌一大杯,一次飲下,具有理酒、止嘔、催吐之效。

喝茶有講究

(1)因人用茶:茶葉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潤肺化痰、利水通尿的功用。年青體壯的人,適量飲茶可以降火祛躁。年老體弱的人,往往虛寒血弱,長久用茶容易因其寒涼侵襲脾胃而不知不覺地損耗元氣,甚至會誘發疾病,因此,應該少喝濃茶。

(2)對症用茶:茶葉中含有咖啡因、鞣質、茶堿和維生素C等,對中樞神經有強興奮作用,因此,患失眠症的人睡前不宜飲茶。咖啡因、茶堿還能加強心髒功能、提高心率、擴張冠狀血管,所以心跳過速的冠心病人不宜喝茶。但是某些心跳過緩的病人,適量喝茶則有利於提高心率。咖啡因能增加胃分泌、活動性,消化性潰瘍病人不宜多飲茶;而消化不良、腹內積食者多喝些茶倒是有益的。對於支氣管哮喘、膽絞痛病患者來說,適量飲茶可以減輕痛苦,因為茶堿能鬆馳平滑肌。茶有減少體內脂肪、降低膽固醇的功能,胖人適宜飲茶。

(3)清淡為佳:一杯濃茶,刺激作用很強,可以引起失眠、頭疼,甚至會因對脾胃刺激過甚而造成嘔吐。而且茶的抗菌作用隨濃度增大而降低,所以,茶水以清淡為好。

(4)冷飲多弊:喝溫茶,體內的“火氣”能因茶的涼性而下降,自尿排出;喝熱茶,則茶的涼性借體內“火氣”而升散,使人神思爽暢、耳聰目明;喝冷茶,不僅無清熱化痰之功,而且有滯寒、聚痰的壞處。

(5)空腹不飲:空腹飲茶是不良習慣。腹中無物時,茶性直入髒腑,冷脾,對身體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