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飲食保健與養生2(2 / 3)

未煮熟的魚不能吃

因為鮮魚中特別是淡水魚中常有寄生蟲,如華枝睾吸蟲、異形吸蟲、橫川後殖吸蟲等,常見的華枝睾吸蟲寄生在魚的全身,以魚肉和魚頭內最多。經常吃未經煮熟的魚或是生魚肉的人,就有可能患寄生蟲病,出現食欲不振、上腹疼痛、肝腫大、黃疸、腹瀉或浮腫等症狀,嚴重者可引起腹水。因此,不能吃生魚肉,一定要煮熟燒透才能吃。

魚的正確做法

燒焦了的魚肉,它的脂肪呈不完全燃燒狀態,這樣能產生大量的3,4-苯並芘。這是一種較強烈的致癌物,其毒性超過黃曲黴素等致癌物。另外,魚肉裏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如果燒焦,其中的高分子蛋白質就會裂變為低分子的氨基酸,這些氨基酸再經過組合,常常形成引起人“致癌突變”的化學物質。人吃了這種燒焦的魚肉對身體十分有害。

吃鬆花蛋有學問

鬆花蛋多用鴨蛋醃製,常常有一股水草腥味。醃製時放入了茶葉、石灰,有兒茶酚單寧及產生的氫氧化鈉等物質滲透到了蛋體中,加上蛋白質分解產生出一定的氨氣,這都使鬆花蛋具有一種堿澀味。用薑末和米醋配成的薑醋汁是調味佳品,鮮薑含的薑辣素,米醋中的有機酸,不僅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腸道蠕動,起到促進食欲、幫助消化的作用,而且這些化學成分能去腥,能中和蛋白體中含有的堿性物質,除掉堿澀味。醃製鬆花蛋時還用了一定的黃丹粉,這是一種毒性物質。鬆花蛋中蛋白質最後分解產生出的硫化氫、氨氣等物質也有一定的毒性。薑醋汁中含有的揮發油和醋酸具有很好的解毒、殺菌作用。因此,薑醋汁不僅改善了鬆花蛋的風味,還提高了鬆花蛋的食用價值。

隔夜白菜湯能喝嗎

白菜含有豐富的硝酸鹽,煮熟放一夜後,因細菌的作用,會引起化學反應,使硝酸鹽還原成為亞銷酸鹽。這種亞銷酸鹽容易溶解於菜湯中,人喝後,大量亞硝酸鹽隨之進入胃腸道,並迅速進入血液中,使血液中的正常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從而喪失了攜帶氧氣的能力,使身體缺乏氧氣,引起皮膚和粘膜的發紺、青紫,嚴重者造成死亡。

麵包治失眠療效好

進食麵包後,人體內就會分泌胰島素,用來“清化”麵包中的營養成分。在氨基酸的代謝中,被保留下來的色氨酸是五羥色胺的前身,這種胺有催眠作用。如果你失眠,就吃一點麵包,它能使你安靜,催你入眠。如果你白天老打瞌睡,可以吃一些動物蛋白質,因為蛋白質的成分中有抗五羥色胺的作用,因而能使你興奮。美國哈佛大學進行的184項研究表明,麵包對神經統有很好的鎮靜作用,但對智力卻有一些影響。相反,吃高蛋白食品對智力和記憶力有好處。

土豆泥治胃潰瘍

日本的一位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按偏方服藥3周,檢查潰瘍麵已縮小到原先的1/5,再服3周、潰瘍灶消失。偏方所用藥物是土豆。偏方製作方法是:將2千克土豆去芽眼,切碎搗爛如泥、裝入布袋,放在1000毫升清水內反複揉搓,生出一種白色粉質,把液體倒入鐵鍋熬幹,先武火,後文火,使漿汁變成一種黑色膜狀物,取出研末,每次飯前服1克,每日服3次。

綠豆藥用價值

綠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澱粉,還含有維生素A、B1、B2、脂肪等,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之功效。因此,綠豆既是營養豐富的食品,又是夏天清涼、解毒、止渴的好消暑劑。煮湯或煮綠豆稀飯都可,但不可燒煮得太熟,以免破壞了營養素。

在醫學臨床上綠豆還可用於治暑熱煩渴、食物中毒、丹毒、熱痢、小便不利、水腫腹脹等症。外敷可治療癤。

黃豆和蠶豆藥用價值

每百克黃豆含蛋白質363克、脂肪184克、碳水化合物25克,還含有鈣、磷、鐵、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用黃豆芽與鯽魚同煮可以催乳,食黃豆還可以降低膽固醇,對預防冠心病也有一定作用。

每百克蠶豆含蛋白質282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49克,還含維生素B1、B2等。鮮蠶豆葉或其莢殼用水煎後,適量放點紅糖可以治大便出血;鮮蠶豆花或蒸製而成的“蠶豆花露”,可治療高血壓、咯血、鼻衄、婦女白帶多等症。

豆腐和豆漿藥用價值

豆腐可以入藥,可以治療多種疾病。民間有許多用豆腐治病的偏方。如:用醋煎白豆腐,可治痢疾;用豆腐鍋粑炒燥後碾成末,用糖水衝服,可治婦女白帶病;豆腐渣炒焦研細,日服兩次,每次6克~9克,用紅糖水送下,對大便長期下血不愈有較好的療效。豆腐對某些疾病,如糖尿病更有其獨特療效。豆腐含糖最低,蛋白質較多,可作為糖尿病人的主要食品。其性味甘涼,對糖尿病人的消渴有直接治療作用。此外,豆腐中的穀固醇還能抑製血中膽固醇的升高。

經研究證明,豆漿有以下幾種藥用功能。

1每天早晨1碗沸豆漿衝白糖,功效勝過牛奶,具有補虛、消肺等功能。2每天早晨1碗豆漿衝白糖蛋花湯,可以補血和防治咳嗽。3每天用豆漿煮粥吃,可以補體虛瘦弱。4豆漿1碗與麥芽糖100克混合,加水燉開後吃,可以治痰火氣喘。5每次用沸豆漿碗衝六一散(中藥店銷售)1包,一日3次,可以治尿路感染。

豆芽菜藥用價值

在蔬菜供應青黃不接的冬春之交,多吃些豆芽生菜,既調劑了夥食,對身體也有好處。

豆芽菜不僅較多地保存了豆類(黃、綠豆)的原有營養成分,而且它的維生素含量比豆類高得多。每50克豆芽菜含維生素C2~3克,大體和茄子、芹菜含量相等。

維生素C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缺了它,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降低,還易染上齒齦出血和壞血病等。

芝麻藥用價值

皮膚與肌肉的健美與否,取決於人體內營養吸收的好壞,若食物營養欠佳,就起不到保護皮膚的作用,即使每天塗抹幾次化妝品,也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對婦女來說,要有光潤的皮膚,必須先有健康的體質,其次要飲食上防止偏食,以保持營養平衡。

在食物中,芝麻是能防止皮膚老化的。芝麻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並含有許多人體中必不可少的蛋白質、油、維生素B1、B2、E及鐵、鈣等營養成分,這些營養素對防止婦女皮膚幹燥、老化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花生藥用價值

花生香脆可口富有營養、它的仁、皮、殼、葉、油都有藥用價值。

祖國醫學文獻中記載:“花生仁性味甘辛,無毒。具有悅脾和胃、滋養調氣、潤肺化痰、清咽止瘧、催乳和增乳等功效。”花生仁能治療營養不良、脾胃失調、咳嗽痰喘、乳汁缺乏等症。花生仁外麵的紅色薄皮,中藥稱它為“花生衣”,性味甘、澀、平,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用花生衣加工製成的藥品“止血寧”,可治療肺結核、氣管擴張、泌尿生殖係統出血、齒齦出血、鼻衄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症,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可有明顯的療效。因此,吃花生米時最好連紅皮一起吃。

花生油中含有大量的油酸、亞油酸以及維生素E、K和植物甾醇、磷脂等物質,這些物質對人體是大有益處的。

花生殼中的木質素,可製成一種既有甜味又不含糖的木糖醇。這種藥品是糖尿病人最好的營養品,兒童吃了還可以防齲齒。用花生殼製成的“降醇片”,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對冠心病、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等症都有一定療效。煎服花生葉對於失眠、高血壓,心髒病等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外用可治瘡毒、跌打損傷等症。

花生的營養雖然豐富,但有下列情況的,最好還是少吃或不吃為宜。

(1)割去膽囊的人。花生含油豐富,要消化它,需要大量的膽汁,而割去膽囊的人,因無膽汁貯存,就會使肝髒分泌膽汁的負擔過重,時間一久,便會損傷肝髒的正常功能,進而引發出其它疾病來。

(2)跌打損傷並有淤血者。這是因為花生具有凝血作用。對消除淤血極為不利。清代名醫趙學敏曾說過,“凡有傷痛者,忌服花生,服之瘡愈增痛”。

(3)大便溏泄者。花生中的油脂較多,多食會導致“滑腸”,加重溏泄。

葵花籽藥用價值

國外醫學家對葵花子的藥用非常重視。俄國人說,每天吃一把葵花子對安定情緒、防止老化、預防成人疾病有好處。美國人講,葵花子能治失眠、增加記憶力。此外,還能預防癌症、高血壓、心髒病等疾病。

豬肉藥用價值

瘦肉具有養肝、益血、補腎、滋陰、生精、豐肌、潤腸、利便等藥用。

肥肉具有潤肺、澤膚、補虛、通便等藥用。

豬頭肉對虛乏、痔瘡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豬下水藥用價值

豬下水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還有一定的醫療效果。豬肝可補肝明目,治療貧血夜盲;豬胃可補胃健胃,治療食欲不振;豬腎可治療腎虛腰疼和遺精盜汗;豬腦髓對神經衰弱有補益;豬肺可用於肺虛,久咳痰喘;豬蹄有助於產婦催乳。

狗肉具有滋補作用

狗肉是冬令理想的滋補佳品。民諺有“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之說。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吃狗肉可“安五髒、補絕傷、輕身益氣”。現代醫學臨床證明,年老體弱、畏寒怕冷和陽萎早泄、腎虛腰痛、久病體弱者,吃狗肉最為有益。

狗肉營養極其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達14%,含鈣6%,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都高於豬肉和牛肉。狗肉肉質鮮嫩,肥肉少,膽固醇含量低,是許多人愛吃的佳肴。

冬令,是吃狗肉的旺季。製作狗肉頗有學問。一般是先將清淨狗肉放入沸水湯中煮5~10分鍾,撈起瀝幹,切成塊狀。將適量植物油放入鐵鍋中,加生薑絲炒至赤色,再放進切好的狗肉,炒至上色,然後倒入沙煲中,加清水過麵,另將桔皮、杞子、黨參、杜仲、巴戟等補藥放入。為避免狗肉膻味,可放入點小茴香或沙薑(藥店有售)。爾後用大火燒開,改用小火慢燉,直至肉爛即可膳食。老狗皮韌骨硬,也可用高壓煲燉,但時間不要過長。

由於吃狗肉後產熱量高,一次不要吃得太多,吃後戒吃綠豆或綠豆湯,以免發脹,撐壞胃髒。

雞蛋藥用價值

據科學測定,雞蛋所含的147%的蛋白質中,包括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這8種氨基酸和人體的蛋白質組成相似。因此,人體對它們的吸收率高達997%。雞蛋脂肪含量是116%,主要集中在蛋黃裏。這種脂肪和牛奶的脂肪一樣,也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此外,雞蛋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A、B2、D、E等。

雞蛋不但是營養佳品,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它性味甘平,具有鎮心、益氣、止驚、安五髒和安胎的功效。

1心氣作痛:雞蛋1個打勻,加上醋兩匙一起調漿,加熱後服下。

2心髒病脈博間歇(醫學叫室早,俗稱偷停):蛋黃油。每日服1毫升,分2次服下(蛋黃油製法:熟蛋炒焦時,即有油滲出,用勺壓擠,將油取出備用)。

3產後血多不止:雞蛋3個、醋250克、黃酒1500克,放在一起攪勻,煮成1500克,分4次服下。

4先兆流產:苜蓿子5克,搗爛煎湯,濾去渣留下汁,然後把雞蛋2個打入汁中,趁熱吃蛋飲汁。

5婦女血虛,月經不調:當歸15克煮水,打入雞蛋2個,再加紅糖50克,月經後服1劑。

6咳嗽不止:雞蛋1個,去殼攪爛,另取白糖1~2匙,以水半碗溶化,煮沸,趁熱衝入雞蛋,攪和。再加生薑汁少許,早晚各服1次。

7肺結核咳血:雞蛋1個打散,調入白芨5克。每天早晨起床後開水衝服,連服數數。

8胃痙攣:新鮮雞蛋13個,打散攪勻,再加入冰糖500克,黃酒500毫升,煮成焦黃色,每餐飯前服1大湯匙,每日3次。

9頭暈眼花,腰酸無力:喜蛋(即孵化健康的胚胎)煮熟,用少許鹽蘸食,每餐前吃1個。

雞蛋白、蛋黃、蛋殼還有許多食療功能:

1用鮮雞蛋1個,黃蠟1塊(約如蠶豆大),先將黃蠟放在鍋裏溶化,然後打入雞蛋炒3分鍾,每日早晚各吃1次,可治小兒消化不良。

2把雞蛋殼洗淨炒黃,研成細末,每日服3次,每次3克,可治胃酸燒心。

3把雞蛋打開一小孔,放入大黃果1克,蒸熟,每日早晨空腹吃下1個,連服一周,可治愈尿道炎。

4吃蛋黃能增強記憶力。如果人們想保持較好的記憶力,不必去尋找膽鹼藥物,隻需有計劃地吃一點蛋黃就夠了。因為蛋黃含有卵磷脂和三甘油脂,卵磷脂被消化後,可釋放出膽鹼,膽鹼進入血液中,很快就會到達腦子。研究證明,有控製地供給足夠的營養膽鹼,可以避免60歲左右的人常患的記記力減退症,並可以改善各種年齡人的記憶力不強的病症。

5雞蛋殼焙黃後研成細末衝服,一日3次,每次1克~2克,可治粘膜性胃炎和胃酸過多;如配1克~2克焦山楂煎湯飲服,可治胸腹脹悶。

62個雞蛋配10克~30克玉米須煎服,可治頭昏、風熱眼病。

7剛孵出小雞的蛋殼內膜,具有養陰清肺的功效,若用2~3張內膜配10克蜂蜜衝服,每服1次,連服5~7次,可治風寒久咳;配2~3枚胖大海衝服,一日數次,可治慢性咽喉炎、聲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