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保持良好情緒的幾個翌點和方法
(1)擴大社會聯係:拓寬人際關係,多交良師益友,加強人際間的交流,通過互相交談,啟發、忠告、勸說、幫助來得到情緒的緩解,疏導思想矛盾,減輕心理衝突;還要善於勻人友好相處、助人為樂、關心家庭、熱愛親人、珍重友情。
(2)豐富生活情趣:卅養業餘愛好,充實生活內容,如下棋、打球、跳舞、郊遊、聽音樂、勺朋友聚會等。廣泛的興趣愛好,能使人樂觀地對待生活。用微笑的目光看待一切,以轉移注意方向,衝淡目前環境生成的不良情緒,使精神緊張得以鬆弛,擺脫心理上的失衡狀態。
(3)要正視自己和現實:人世間沒有無所不能的超人,因而不可過分苛求自己。要麵對人生,麵對社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吝,不要抱不切實際的幻想,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如此才不致增加無謂的煩惱。
(4)克服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種感到個人地位受到威脅而產生的敵意,也是弱者。自卑老尋求心理平衡的手段。嫉妒者還常有怨恨情緒,即一旦出了問題就抱怨別人。因此,要想克服嫉妒心理,就要允許他人比你更成功、更有能力。
(5)學會運用語言藝術:加強自身修養,掌握豐富的知識和語言技巧,遇到今人難堪、尷尬的處境時,靈活巧妙地使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擺脫窘境,扭轉困局,反“敗”為“勝”,化幹戈為玉帛。
(6)讓音樂伴隨你的生活:音樂的節奏、旋律、速度的不同,可對人起到鎮靜作用、興奮作用、降壓作用、鎮痛作用和情緒調節作用。因此,音樂不但可用以調節情緒、陶冶情操,而且用音樂治療某些疾病也成了人們的熱門話題。可以選聽輕鬆、愉快的樂曲,以調理緊張的心理情緒。
(7)環境調節法:受到不良情緒壓抑和折磨的人,亦可采用改變環境的方法以轉變情緒。如到環境優雅、風景秀麗的地方旅遊,去欣賞大自然之美,以調節精神生活,開拓心理容址,消除精神上的緊張和壓抑情緒,從而忘卻生活中許多煩惱勺不快,並在心理上獲得極大滿足。
(8)排泄法:對生氣、憤怒、悲傷等情緒可用排泄法加以調蹩。若生氣和大怒時,可到空曠的地方去大聲吼叫幾聲,或到外麵跑步,這樣可以把“氣”徘出來。如在極痛苦、悲傷時,不妨大哭一場,因為哭是排泄憂傷情緒的一個重要手段。
(9)運用色彩效應調整情緒:灰,白和黑色能起鎮定作用,有助於緩和焦慮和緊張的情緒;為避免煩躁和憤怒要少看紅色;不穿冷色調的衣服或在身邊布置冷色調的環境可避免出現鬱鬱寡歡;而溫暖、明亮、活躍的暖色凋則可提高情緒。
(10)飲食調理潔:碳水比合物如作為單口食物的話,有鎮靜情緒和安慰的作用;蛋白質食品則有益智醒腦和維持機敏的功用;大量飲用咖啡、可樂等可能會加重一些人的沮喪、煩躁和憂慮情緒。
(1l)語言暗示法:遇到精神刺激,要盡舅控製自己的情緒。當怒火上升,欲發雷霆時,可用語言暗示法暗示自己;“生氣是自我懲罰”、“`煩惱是和自己過不去”廣發怒是無能的表現。”以此來調整和放鬆心理上的緊張狀態,使不良情緒得到緩解。
(12)補償法或轉移法: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自然地會產生不安或沮喪的消極情緒,此時應正視既成的谘實,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心理防衛。如發現原定目標無法實現時,可重新選擇達到目標的手段,再作嚐試;或原計劃受阻,可暫時放棄,用另一方麵的成功加以補償。
(l3)光的調理作用:冬季日照童減少或是在光線不足的場合工作,可使許多人易患憂那症,而增加戶外活動及改善光照條件可減少優鬱病症的發生。再者,戶外活動可增加心肺循環功能,消散惡劣情緒。
糾正心理缺陷的方法
(一)心理缺陷
是心理上有不健康的表現,在對己、對人、對社會失於常態,適應社會和處理人際關係能力低下,但艾末達到心理疾病的程度,稱之為心理缺陷。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種種形形色色的表現。
心埋缺陷稈由於不能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條件,所以常造成無法適應社會生活,人際關係緊張,精神效能降低,擴業人能成功等結果如果任其發展而不及時糾正,將不但損人而n害己。他們在長期的精神壓力和情緒壓抑n最終可能誘發多種軀體和心理疾病。更為嚴重的是,心理缺陷井對子女成長和教育的影響極為不利。據心理學家調查表明,在有心理缺陷或心理疾病的人群中,50~60ok的父母也是有心理缺陷或心理疾病的。
(二)如何糾正心理缺陷
(1)心理缺陷的危害,日益引起人們重視,並。臣人們也深刻地認識到預防和糾正心理缺陷的必要性。要預防和糾正心理缺陷,首要的是識別和認識它。因此要麵向社會人群,開展心理門診及心理谘詢,對查出的心理缺陷老,給予其具體指導。
(2)由於性格缺陷是心理缺陷的主導部分,糾正性格缺陷是糾正心理缺陷的主要任務。性格缺陷有好多種類型。LeOnhard將性格失常分為10個類型。日本學者,被譽為“日本心身醫學之父”並曾任世界心身醫學會會長的池見教授歸納為七種常見類型,介紹如下:①無力性格:精力體力不足,對客觀芹物缺乏熱情,容易對精神刺激和心身矛盾產生“心理過敏反應”,誘發心理疾病。②不適應性格:情緒不穩定,判斷力差,對社會環境和人際關係不適應,對精神壓力抵抗力差。③分裂性格:性格孤獨,內向,木合群,怕羞,回避與他人交往接觸,情感冷淡或淡漠。④強迫性格:追求自我安慰,易拘泥於小聽麗不放鬆,遇聽猶豫不決,要求十全十美。⑤瘩症性格:性格不成熟,自我為中心,熱情有餘,穩定不足,情感帶戲劇性色彩,暗示性強。⑤偏執性格:敏感多疑,易嫉妒,易鬧矛盾,常責備池人。①爆發性格:易怒、易激動、細小的刺激會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
上述七種類型,基本上概括了各種性格缺陷的現象。掌握了這些類型,可以幫助我們廣解識別有無心理缺陷,而且可以有針對性的采取糾正措施。
(3)為了堅定糾正心理缺陷的信心。有必要了解性格的特點。①性格的燭特性,每個人的性格都有他的獨特性。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性格絕對卅岡。即使是同卵雙生子甚至連體嬰兒長大成人,也是具女RC性格的獨特性。②個性的相對穩走性。人們正是從這種相對穩走的性格中來互相認識、互相了解,才能實#求是地評價一個人。③個性的傾向哇。人在與客觀環境相互作用亡小,必定對與自己相關的事物持一走的態度,有一定的看法,驅使其表現出某種行為。④性格的可塑性。人的性格形成,光大遺傳素質是前提和基礎,但他的發展和結果取決於後天的教育、培養、社會環境的恣響和自我鍛練。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是糾正性格缺陷的理論依據。
(4)基於以上認識,提出以下預防和糾正性格缺陷的方法:①加強心理防護功能,培養自我調節的能力。培養活潑開朗、興趣廣泛、善於交往的性格。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確定人生目標和正確的價值觀,奠定塑造健全性格的基礎。③正確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方式,這是培養性格的重要條件。④適當的體育運動和文化娛樂活動,進行積極地娛樂性的休息。⑤增強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麵,具有安全感的人,心情愉快,常言說:“心底無私一身輕”。如果多參加社會活動,多做有益於人民的聽,就會增強安全感。⑤必要時進行心理治療和心理訓練。
這些方法最好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可以相信,隻要大家都來關心心理健康問題,及時發現和糾正心理缺陷,心理疾病的發生是可以避免的。這樣我們就可以使心理保持在完整的健康狀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維護心身的協調穩定。從而更好地適應現代生活,融洽人際關係,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防止心理衰老的措施
(1)夫妻恩愛、兒女情長。如果老人在外人際關係緊張,或遭受委曲和誹謗、精神上遭受突如其來的打擊,蒙受不白之冤,有些老人往往自尋短見,一死了事,死後一切都解脫了,如果家庭美滿。和睦,夫妻恩愛難以離去,兒女情長也不忍死別,他們想到這些,雖然在社會。上處境艱難,但回到家中還是感到無限濕暖,這也是精神寄托。不少人對孩子倍加寵愛,許多事看在孩子的麵上,老夫妻之間即使有點摩擦也不解自消了。
(2)經常回憶童年趣事。老年人的遠記力保持良好,對童稚時代的許多趣事往往記憶猶新,不妨經常“看電影”,回憶童年時代捉迷藏、拍蝴蝶、捉蟋蟀、放風箏,隨著父母外出踏青,在外婆家撒嬌討吃、或學唱一段戲曲。這樣腦子裏經常想到昨天我還是個活潑的小孩,現在還不算老嘛,從精神上保持“鶴發童顏”。
(3)和孫輩殖戲逗笑。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離退休後脫離了集體生活,進入家庭,如果身體條件可以,不妨給子女們帶帶孫兒孫女,充當托兒所的阿婆。阿爺角色。老人們往往隔代更喜歡,經常和孩子們逗逗笑,說些俏皮話,做個鬼臉,和孩子們一同玩樂,捉迷藏。堆積木。踢皮球、打乒乓球,和孫兒孫女玩在一起,盡享夭倫之樂。當然世可以和青年人結“忘年交”,和他們一起聊無,海闊天空,既可增長知識,青年人的朝氣對老人還富有感染力,使自己感到年輕。
(4)拜訪童年時代的同學、朋友和老師。青少年時代是人的黃會時代,“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是值得人們回憶的,如果童年時代的同學、朋友離自己不遠,不妨經常上門拜訪、聊天時多談-些當年在小學、中學中的學習和生活,找一些相處中有趣的事聊聊,以及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情景,老人還可拜訪學生時代的老師,雖然教師可能已是蒼蒼白發的老人,但是在老師麵前,我們總是學生,總感到自己年輕。
(5)倍養一種興趣和愛好。有些老人喜歡賦詩作詞,有的愛好書法繪畫,有的喜歡音樂,有的則酷愛寫作,許多作家到晚年,仍能寫出他的傳世佳作。貝多芬由於對藝術執看的追求,能忍受經濟貧困、精神孤獨。失戀、耳聾等命運的無窮打擊。有益的興趣和愛好,還會使生活顯得光明和美好,使人變得積極和開朗,像鄭板橋拿起畫筆、陳景潤鑽研數學、福樓拜寫起小說那樣,彼時彼刻,一切無聊和空虛,一切心理壓力都與他們無緣了。
(6)故地重遊。如果身體條件許可,不妨回到童年時代居住過的舊居,或去拜訪少年時代讀過書的母校,故地重遊,可以觸景生情,童心又可再度萌發,仿佛自己又回到童年,回到學生時代。
(7)寫些青少年時代的回憶錄。寫作時需要動腦筋回憶,腦子要冥思遺想,追憶看那泌去歲月中的生活,青少年時代的家庭、學校和社會又仿佛在腦海中重演,你仿佛又回到青少年時代,自己會這特想:別著我現在雙鬢花白、過去我還是個英俊少年哩!
(8)選讀一兩本有益的書。書是最好的精神食糧,一本好書能撫慰老人孤獨的心靈,引人發笑,促人深思,催人奮進。
(9)擴大社會交往。當你心情不悅的時候,不妨借訪親探友散敬心,有人說,朋友是最好的藥,找同事、老鄉、老戰友互相談談心,說說心裏話,誠摯的友情可以治療精神上的創傷,消除寂寞和惆悵,衝淡和消除不良情緒。
(10)參加娛樂活動。如果你心中不愉快,不如去看看電視電影,聽聽音樂或戲曲,通過這些活動可減輕你的痛苦,甚至使自己的痛苦轉而同情藝術角色中的市幸遭遇。娛樂既舒暢胸懷,樂而忘憂,又可作為疾病康複治療的一種手段。右今中外都有娛樂來防治心身疾病的,故形成一種新型的娛樂康複學和銻樂康複療法。郭沫若說過,凡是使人快樂,俠人感覺得到享受的東西,都可以廣稱為樂。娛樂療法的具體內容很多,包括音樂、舞蹈、智力遊戲、觀看文媒節目,琴棋、詩畫、書法等。
(11)短期外出旅遊。心境不佳時,可在於女陷伴下作短期外出旅遊。祖國山河秀麗,名勝古跡遍布各地,走出家庭小夭地,來到大幹世界,心胸可為之一振,那巍峨的高山、莽莽的草原、滔滔的江河。遼闊的平原、浩瀚的地漠。寶石般的湖淚和星羅棋布的島嶼,你如能涉足其中,可使你心曠神怡。壯麗的長江三峽。水墨畫似的漓江山水、雄偉的五嶽名山,以及其間的蒼翠的樹木,飛地的流泉,爛漫的山花,綠樹掩映在深山偉岩間的禪寺古刹,屹立在山巔的寶搭和亨樓,都會使你心醉,叫你傾倒,此時此刻,你的一切憂愁舌悶早已飛到九霄雲外了。
(l2)力所能及地發揮餘熱。從目前大部分離退休的老人看來,他們的身體素質還是不錯的,他們在老年階段尚能保持一定的勞動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離退休後整天閑著沒事幹,心裏會產生種種不適,不少人總想找點事做。大部分離湛休老人都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某些特長,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長處,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通過各種途徑來參與-些社會活動和生產技術指導。這是一種積極、利國、利民、利己的好事,世可使老年人精神上有所寄托。一旦老人專心致誌於某一事業,往往使一切痛苦和憂愁都置於腦後,心理壓力也減輕了。
精神寄托的方法
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是他們具有圓滿的精神寄托。從社會心理學用度,老人精神寄托和追求應包括八個方麵:(l)良好的自我概念,表明他對待自己的基本態度,(2)自尊自重,希望自己的人格和情感一如既往、充實美好:(3)社會交往,希望自己能像過去一樣保持良好的社會交往;(4)親密忠誠的關係,是老人追求的美好目標之一;(5)獨立自主,希望在經濟上、政治上、社會生活中有自己的獨立地位,不完全依附他人;(6)安靜的生活環境,以便總結和回憶自己的一生;(7)內在精神生活,以回顧自己一生業績而感到自豪;(8)愛撫和關懷,不遭到社會遺棄。
鍛煉意誌的方法
意誌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唯一方法,是心理壓力的克星。個人的遭遇並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個人對遭遇的態度。
(1)不服老。不服輸。人在年逾花甲以後,有的畏畏縮縮。老態龍鍾;有的市服老,老當益壯,晚年仍可幹出一番事業。三國時老將黃忠年事雖高,但不服老,仍能率部將身經百戰、屢立戰功。我們國家的領導人不少已達高齡,但他們仍在為國為民計劃大事,進行政治與經濟改革,做前人末做過的事。有些老人雖然年老體弱,癇魔纏身,在精神上並非整天沮喪,愁眉不展,而是麵對病魔保持不服輸的態度,生了病,不恐慌,信心十足地與醫生合作,共同與癇魔作鬥爭。實際生活證明,最後戰勝病魔的總是那些滿懷信心不眼輸的勇士。
(2)晚年世要有理想、有追求。一個人意誌的陶冶同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奮鬥目標是緊密相聯係的。不能設想,一個沒有明確生活目的、思想頹廢、不求上邊的人,能有堅強的意誌和良好的精神情緒。肖勁光同誌是大家熟悉的革命老人,他的一生是坎坷的,但他始終有一個正確的精神支杉:黨的事業高於一切。他晚年一直從事黨史資料的征集工作,自己在各種報紙雜誌上發表了幾十萬字有關黨史的文章,並出版了27萬字的《肖勁光回憶錄》,提供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黨史資料,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