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年(十一)(1 / 2)

蒙恬和王翦騎著馬在前麵飛快的奔馳著,後麵的趙高穩健的駕著王車,裏麵的嬴政神情嚴肅,心中卻早已波瀾萬千。

不多時幾人就到了王府,王賁老遠就看見王車,想必是嬴政來了,蒙恬和王翦一下馬就連忙說道:“陛下來了,二位先生在何處?”

“二位先生在偏院呢!我這就去請!”王賁說道。

說話間就見嬴政從王車上下來,製止王賁說道:“不必,寡人親自進去!”說完就示意王翦和王賁引路。

“陛下駕到!”趙高這一嗓子驚住了屋裏的李斯和鄭國,二人聽到如此,連忙起身快步走到屋外,跪地俯身等著嬴政,聽聞嬴政腳步漸進,二人大聲說道:“待罪之臣李斯,鄭國拜見陛下。”

嬴政見狀,連忙三步並作兩步,俯身扶起李斯和鄭國,滿眼歉意說道:“二位先生不必如此大禮,當是寡人向二位先生賠罪,嬴政一時糊塗,險些斷送二位先生性命,險些斷送了秦國啊!”嬴政說完便恭恭敬敬的向二人深深行了個大禮。

李斯和鄭國二人見狀,受寵若驚,忙扶起嬴政說道:“陛下,此等大禮,罪臣受不起啊!”

嬴政說道:“不,此等大禮,二位先生受得起!”說罷又是連著行了兩個大禮。見嬴政如此,李斯和鄭國也便沒有再說什麼。硬挺著受完了嬴政這三拜。

嬴政直起身說道:“嬴政謝先生不棄之恩,懇請二位先生,留在秦國,秦國不能沒有先生,寡人不能沒有先生啊!懇請二位先生,教嬴政!”

“陛下,快請起,如此這般真是折煞李斯啊,承蒙陛下不棄,李斯與鄭國願鞠躬盡瘁!”此時,李斯和鄭國的鼻子一酸,兩行熱淚滾滾而下,嬴政作為一國之君,能夠做到如此這般,對臣子來說簡直是天大的榮幸和信賴,此時此刻,二人都覺得,唯有秦國,唯有秦王,值得他們終其一生。

嬴政聽罷,不禁心頭一熱,親自執起李斯和鄭國的手說道:“二位先生,還請速與寡人回宮,寡人於水渠和諫逐客書兩事尚有諸多不解,敢請先生不吝賜教。”

“好!”李斯和鄭國點點頭答道,說罷三人就上了王車,往鹹陽宮趕去,。

王翦,王賁還有蒙恬佇立於王府門前,目送著嬴政的王車離開,直到看不見為止,此時,三人心中都不約而同的被這位年輕君王的謙遜和明德所打動。

四人本是從小一起長大,關係本就如親兄弟般,可是嬴政卻比他們三人要背負的多得多,也比他們三人經曆的苦痛要多得多,同樣的年紀,嬴政的眼裏隻有天下,隻有子民,他的人生是建立在大秦和大秦子民身上的,這樣的人生誠然輝煌,可又何其悲涼,何其無奈,三人心中也是一緊,深深的向那已經遠去的王車行了一個大禮。

此時王車內,君臣三人並肩而坐,嬴政說道:“此次當真是難為二位先生了,嬴政實在是慚愧!”

“陛下,無需再自責了,此次若非王翦將軍和秦姑娘,隻怕李斯也無顏麵對陛下了。”李斯拱手說道。

“哦,先生此話何意啊?”聽到李斯這麼說,嬴政不解的問道。

“陛下,說來,李斯也深感慚愧,那日,李斯被逐出城外,行至渭水邊,頓感仕途無意,心中頓鬱,便想就此長眠江底,可就在李斯已了無生意之時,秦姑娘的兩巴掌把李斯打醒了。”李斯萬分不好意思的說道。

“哦,哈哈,不想先生也有今日啊,哈哈···”嬴政先是一驚,隨後便哈哈大笑起來,向李斯打趣道。

“陛下,就不要再取笑李斯了,若不是秦姑娘隨後的一番話,隻怕李斯即使保住了性命,也不會向陛下呈上那封諫逐客書啊!”李斯繼續說道。

“哦,她說什麼了?”

“秦姑娘說‘良禽尚知擇木而棲’,當今天下,隻有陛下,隻有秦國才能讓天下士子終其一生啊!”李斯並未將梓笙的原話一一說給嬴政聽,但此一句便可即表明自己的衷心,又可誇讚嬴政的為政為德。

一旁的鄭國也拱手說道:“是啊,不僅是廷尉大人,就連鄭國這條命也是秦姑娘和王翦將軍拚死救出來的,鄭國本無以為報,秦姑娘卻說‘若真是想要謝她,便盡心盡力修建那關中水渠,以利萬民,以惠萬世’”說到此,鄭國又是一陣鼻頭發酸,向嬴政行了一個大禮說道:“如今,鄭國又幸得陛下信任,自當盡心竭力,鞠躬盡瘁!”

“先生快請起,嬴政無顏受這一禮啊!”嬴政立刻扶起鄭國說道,麵上雖然波瀾不驚,可是心裏卻早已翻江倒海,他沒有想到,原來梓笙竟為他做到這般地步,腦海中的畫麵反反複複都是梓笙那晚眼角的淚滴,懊悔、惱怒、驚訝一湧而出,嬴政忽然不知道現在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去麵對梓笙,想向她道歉,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