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1回:治西涼一(2 / 2)

報紙!

彭羽有的是紙張,而且賣書多年,活字印刷早已爐火純青,隻要彭羽一句話,報紙就可以立即誕生,而報紙作為媒介充當彭羽的喉舌,彭羽估計報紙宣傳一天,恐怕就比西涼所有官吏全身心投入宣傳一個月的效果還要好。

特別是報紙算是新事物,必然能得到所有人的追捧。

當然彭羽的報紙可不是天天有更新,隻在彭羽需要的時候才會發行!

什麼需要?當然是控製輿論的需要。

第二步,控製輿論。

彭羽的控製輿論或者可稱為引導輿論,以報紙為喉舌廣泛的宣傳來引導著輿論,讓彭羽要做的事情得到絕大多數百姓的擁護,一旦百姓擁護了,官吏皆是彭羽任命的心腹,他們豈能不擁護?

當百姓與官吏之中絕大多數人的言辭一致,彭羽雖待在府內,卻能帶動著主流的言論,並讓絕大多數人打從心裏擁護彭羽的決策,這必然能使得彭羽的政治建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別是還能預防流言及謠言的產生,杜絕妖言惑眾者又借彭羽施行的政策往彭羽身上套上各種枷鎖,更避免了修建大壩時“天災人禍論”或類似的言論再次產生。

第三步,區域試點。

彭羽近期最重要的事情無疑是讓百姓安然度過災後重建,可不僅此事彭羽非做不可,還有一事彭羽也想一口氣做到。

那就是黃巾的俘虜及外來的流民與當地的居民不再區分彼此,至少要做到在官吏的眼中,這些人皆是普通百姓而已,不可再厚此薄彼。

而要做到這些,首先官吏之中,必須啟用黃巾的俘虜及外來的流民來擔當官吏。

郡縣鄉裏亭,郡縣暫且不提,鄉也可以緩提,至於各地“裏亭”的小官小吏務必按照人口比例,大量啟用黃巾俘虜與流民,讓他們之中具有一定話語權的人數越來越多,借此讓他們在爭論中磨合,而不是在沉默中敵對。

隻要運用得當,這些官吏低頭不見抬頭見,隨著相處以後,爭論、甚至爭吵的時日越多,慢慢也會加深了解,而後必然會形成互相妥協,最終會不分彼此了。

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投入到西涼的建設之中,心甘情願充當西涼的基礎。

而其中官吏的任免也無需操之過急,鄉長的任免依然照舊,隻是加大亭長與裏長的比例而已。

當西涼之中百姓接受了這點,當亭長、裏長的比例加多以後,鄉長的比例也會自然而然的加多了。

而亭長、裏長的職權很小,對於郡縣的太守來說隻是皮毛而已,對於更高的高層那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所以加大亭長、裏長的比例,是輕而易舉的行為,並且不會引起官吏的反彈,更不會引起百姓的情緒。

總之一句話,官小言輕,不足以引起重視。

彭羽煞費苦心,絕不僅僅為了提拔一批“裏長、亭長”,也不僅僅為了解決了民眾的融合問題,這些雖然重要,但對於彭羽來講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彭羽的一切努力,在底層最終的目的,不過為了建立一種製度而已,這製度才是彭羽政治體係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核心關鍵部分!

議民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