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食物相生相克與搭配(3 / 3)

生蜂蜜不宜與豆腐或生菱搭配同食

蜂蜜為日常滋補佳品,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但蜂蜜生用寒滑,多食令人易泄瀉。而豆腐味甘、鹹,性寒,與蜂蜜同食,寒上加寒,不利於腸胃消化,極易導致腹瀉。另外,生蜂蜜中含有多種酶類,豆腐中又含有多種礦物質、植物蛋白及有機酸,二者混食可能發生不利於人體的生化反應。故二者不宜同食。

菱為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可生食、熟食或製菱粉。菱粉為直鏈澱粉,白潤宜人,藥食皆宜。從食物藥性來看,菱肉性甘涼,生食性冷利,多食傷人髒腑,令人腹脹、損陽氣。蜂蜜生用性涼寒滑,多食令人作瀉,腸胃虛寒者更不宜食用。生菱與生蜂蜜同食,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不利於身體健康。因此,生菱不宜與生蜂蜜同食。

富硒食物宜與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搭配食用

在人體內,硒是一種稱為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必需組成部分,該酶具有保護細胞膜的結構及功能不受過氧化物的破壞的作用。而維生素E是人體內的抗氧化劑,它能抑製不飽和脂肪酸及其他一些不穩定的化合物的過氧化,從而保護機體的組織器官,延緩人體的衰老。可見,硒能加強維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二者在這一功能上有密切的協同作用。因此,富硒食物宜與含維生素E的食物搭配同食。富硒的食物主要有動物內髒、海產品、肉類等,植物種子油、禾本科植物麥、米和花生、大豆、牛奶、蛋類、肉類等含有維生素E。

動物油和植物油宜搭配食用

一般來說,植物油中必需脂肪酸含量較多,而動物油中含量較少,含飽和脂肪酸則較多;植物油的消化率高於動物油;各種食油提供的維生素不盡相同,植物油中大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動物油如魚肝油、奶油、蛋黃油等維生素A及維生素D含量較高,但豬、牛、羊脂中幾乎不含維生素。可見,動物油與植物油在營養價值上是各有千秋的。但不論是哪類食用油,它們被人體吸收後,都可以產生相同的熱量。

在日常生活中,偏食葷油或偏食素油對人體健康都是不利的。過多地食用動物油可能會導致肥胖和高血壓症,引起動脈硬化、冠心病等;過多地食用植物油也有害處,植物油中的主要脂肪酸是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內容易形成過氧化脂質,從而形成自由基,而自由基是目前認為引起衰老和腫瘤的重要物質。多數營養學家認為,將動物油與植物油混食,比單獨食用要好。膳食中植物油和動物油以2:1的比例搭配食用較為適宜。

食糖不宜與哪些食物搭配同食

富銅食物不宜與過多食糖同食。

日常食物中,含銅較多的食物有胡桃、貝類、肝、腎、豆莢、葡萄幹等。銅為人體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參與體內多種金屬酶的組成。但食糖過多會降低含銅食物的營養價值,因為果糖和砂糖會阻礙人體對銅的吸收,有機酸也可與銅形成難溶性複合物而妨礙銅的吸收。因此,在人體內缺銅,需用富銅食物進行彌補時,最好少吃糖。

竹筍不宜與紅糖同食

從傳統中醫觀點來看,紅糖甘溫,竹筍甘寒,溫寒食物不且同食。從現代營養學理論來看,竹筍蛋白中含有16~18種氨基酸,其中的賴氨酸在與糖共煮時,易形成賴氨酸糖基,這種物質不易被吸收利用,可能會對人體健康不利。因此,竹筍不宜與紅糖共煮同食。

高膽固醇食物宜與豆製品或高鈣食物搭配食用

膳食中高膽固醇的攝入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須控製飲食和合理搭配食物,以降低食物中膽固醇的攝入。

英國科學家發現,豆蛋白能降低膽固醇,因而豆類及豆製品比其他多種纖維蔬菜更能減少心髒病的發生。根據人體進食豆類的實驗表明,連續3個星期吃烘烤的豆類後進行血檢,發現他們體內膽固醇含量較吃烘烤豆類前降低了10%~20%,不吃後膽固醇又回升了。因此,應多吃豆製品以搭配高膽固醇食物。此外,大豆製品中的植物固醇還可促進膽汁的排出,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美國科學家對38~49歲成人進行補鈣試驗證實,鈣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高鈣飲食有助於人體排除飽和脂肪酸的6%~13%。高鈣飲食可顯著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載脂蛋白(分別降低了6%、11%和7%),從而減少了心髒病發生的危險。因此,高膽固醇食物宜與高鈣食物搭配同食。

吃生梨後不宜喝開水

梨的生津、止渴、清熱的作用顯著。祖國醫學有“梨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髒之陰”之說。凡發熱、糖尿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口渴、煩熱不安,都可以吃梨治之。但是梨性寒、味甘微酸,多食對腸胃不利。特別是,吃完生梨後再喝開水,一冷一熱交替刺激胃腸道,有可能導致腹痛、泄瀉,有慢性腸炎、脾胃虛寒者更應注意。

穀類與大豆搭配食用是蛋白質互補的典範

穀類食物如大米、小麥、小米、玉米、高粱等是含碳水化合物最多的食物,平均達70%,是供給機體熱能的最主要來源。但是這類食物的蛋白質含量相對較低,質量較差,蛋白質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不完全,尤其是缺乏賴氨酸,營養價值較動物蛋白質低。因此,穀類食物不是理想的蛋白質來源。

在糧食中,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最高,約為30%~40%左右。500克黃豆所含的蛋白質,相當於1000克瘦豬肉、6000克牛奶所含的蛋白質,且黃豆所含的氨基酸也與人體的需要接近,故大豆蛋白質是優質的植物蛋白。大豆與穀類搭配,穀類食物中普遍缺少的必需氨基酸如賴氨酸等,大豆製品中含量卻很高,而穀類所含的含硫氨基酸也可以彌補大豆製品的不足。所以,米豆或麵豆混合食用,可以起到食物中蛋白質的互補作用,有利於機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和合理的利用。

綠、黃色蔬菜宜加適量油脂或與肉類同煮

維生素A是維生素家族中的一個重要成員,能維護正常視力,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維生素A多存在於哺乳動物和魚的肝髒中。植物性食物不含維生素A,但許多蔬菜中含有胡蘿卜素,在體內可轉變為維生素A,稱為維生素A原。各種綠、黃色蔬菜如胡蘿卜、菠菜、南瓜、油菜、番茄、芽甘藍等是胡蘿卜素的最好來源。胡蘿卜素不溶於水,如用油脂炒、炸煮或與肉類搭配,有助於提高體內對胡蘿卜素的吸收率,從而提高其營養價值。因此,綠、黃色蔬菜宜加適量油脂或與肉類同煮。常見的胡蘿卜燉排骨的烹調方式有非常科學的道理。

哪些食物烹調宜添加食醋

1涼拌心裏美蘿卜宜添加食醋

心裏美蘿卜細胞汁液中存在一種色素,稱為花青素,是一類水溶性色素,在酸性溶液中,顏色偏紅,而在堿性環境中則可呈紫藍色。因此,含有這種色素的蔬菜,經酸漬後可使其顏色更加鮮紅。如涼拌心裏美蘿卜時,添加適當食醋,不僅可起到消毒作用,而且可使菜肴的色澤更鮮豔,提高菜肴感官質量。

2消減辣椒辣味可添加食醋

鮮辣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等成分,並可開胃,增強食欲。但有時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極強的辣味。因此,可在烹飪鮮辣椒菜時放點醋,辣味就不會那麼重了。這是因為,辣椒中的辣味是由於辣堿產生的,而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故放醋可中和掉辣椒中的部分辣椒堿,除去大部分辣味。此外,放醋還可防止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有利於人體消化吸收。

3炒豆芽宜加醋

豆芽中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之外,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其他營養成分,烹調時易被氧化而遭破壞,放醋可以起到保護這些營養素的作用。另外,豆芽含水分較多,在炒煮時易出水變得軟蔫。如果炒豆芽時放點醋,就可使豆牙既能斷生,又不出水軟化。這是因為醋對豆芽中的蛋白質有明顯的凝固作用,能使豆芽增加脆度。因此,炒豆芽宜放些醋。

4燒豬蹄加醋好

豬蹄是一種味美、營養豐富的食物。若在燒豬蹄時,稍微加一些醋一起烹調,就可使豬蹄中的蛋白質易於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因為豬蹄中主要含有的膠原蛋白,在加酸的熱水中易從豬蹄上分解出來,並使豬蹄骨細胞中的膠質分解出磷和鈣,使營養價值增加。此外,加一些醋,還可消除豬蹄中部分重油膩味,增加豬蹄的風味。因此,燒豬蹄加一些醋好。

哪些食物不宜用來佐酒

1喝酒不宜進食辛辣物

酒性本為大辛大熱,而辛辣物也屬於熱性,刺激性較強,二者同食,不啻是火上加油。特別是體質為陽盛陰虛的人,尤其要忌食辛辣物,以免體內生火過熱。另外,辛辣食物都能刺激神經、擴張血管,更助長酒精的麻醉作用,使人疲憊、倦怠、心煩。因此,喝酒不宜同時進食辛辣物。

2不宜用牛肉佐酒

一般飲酒時須選用一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來佐酒,但不宜選擇牛肉。這是因為,牛肉性味甘溫,補氣助火,而白酒是大辛大溫之物,配以牛肉是火上加油,使人發熱動火,可能會引起牙齒炎症。因此,不宜選用牛肉佐酒。

3不宜選用韭菜佐酒

白酒甘辛微苦,性大熱,含有大量的酒精,可在體內燃燒產生大量熱量,且有刺激性,能擴張血管,使血流加快。韭菜性也屬辛溫,能壯陽活血。食用韭菜,同時飲白酒,是火上加油,久食動血,特別是有出血性疾病患者,尤其要忌食。因此,佐酒不宜選用韭菜。

4不宜用涼粉下酒

涼粉中含有明礬,明礬可以減慢胃腸蠕動,從而使喝下的酒在胃腸中停留時間延長,不但增加了酒精的吸收量,而且增大了對胃腸的刺激。同時,明礬可減緩血液流動速度,延長血液中酒精的滯留時間,積蓄後可能會使人發生中毒。因此,不宜選用涼粉下酒。

含葡萄糖食物宜與富鈉食物搭配食用

葡萄糖屬於單糖類,不需要經過消化,而是由腸胃直接吸收到血液內,為人體提供熱能,還可以在體內貯存形成糖元,維持一定的血糖濃度。

葡萄糖廣泛存在於生物體中,水果中含量較多。許多碳水化合物如澱粉、蔗糖、麥芽糖、乳糖等在人體內分解後都可轉化成葡萄糖而被吸收,供給人體能量。葡萄糖的吸收必須有鈉離子存在、協同,而其他離子不能代替。因為葡萄糖在運轉過程中與鈉共用一個載體係統:葡萄糖須先在運載係統的一個結合點上與一個鈉離子結合,然後才能在另一個結合點與運載係統結合而被運轉。如果運轉吸收係統上未結合鈉離子,葡萄糖就不會被運轉和吸收。所以,含葡萄糖食物與富鈉食物搭配同吃,有利於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

辣椒宜與豆腐幹或小蝦、苦瓜等搭配食用

青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胡蘿卜素、辣椒素、鈣、磷、鐵等物質,有益腦、健美、延年的作用。豆腐幹為黃豆製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鈣等營養成分,能為人的大腦提供大量的植物性蛋白和鈣質,為保證腦的工作提供物質基礎。青椒與豆腐幹搭配同食,是理想的益智美容健腦食品。

辣椒含辣椒堿,能夠促進脂肪的新陳代謝,防止體內脂肪積存。辣椒配以溫補腎陽的小蝦,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C、鈣、磷等營養成分,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維持大腦長期工作,且具有開胃、消食、壯陽的功效。適合於輔助治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腰膝酸軟、小便頻繁等病症。

苦瓜性味寒苦,是蔬菜中惟一的苦味瓜果菜,具有清暑滌熱、明目、解毒的功效,為炎熱天開胃爽口、祛暑清心的菜肴。苦瓜配以溫中散寒、除濕開胃的青椒,可起到製約苦瓜苦寒的作用。凡熱性病身熱、煩渴、濕熱、肝火目赤目痛等病患者均可以將它作為輔助食療菜肴。

核桃仁宜與山楂或芹菜等搭配食用

山楂能消食化積、活血化淤,並有擴張血管、增強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膽固醇、強心及收縮子宮的作用。核桃仁能補腎養血、潤腸化滯。核桃仁與山楂合用,相輔相成,具有補肺腎、潤腸燥、消食積的功效。適合於治療肺虛咳嗽、氣喘、腰痛、便幹等病症。也可以作為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及老年性便秘等患者的食療佳品。

芹?菜?具?有?健?胃、利?尿、鎮?靜、降?壓?的?作?用,核?桃?仁?可?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兩?物?搭?配?同?食?,具?有?降?血?壓、補?肝?益?腎?的?功?效,常?可?作?為?因?腎?精?虧?損?而?導?致?肝?陰?虛、肝?陽?上?亢?的?高?血?壓?所致?的?頭?暈、?頭?痛?、?眩暈?以?及?脾?胃陰虛?、?津?液?虧耗?的?便?秘?,?或老?年?體?虛?便?秘、咳嗽、小?便不?利等?病患者的輔助治療保健食品。

牛奶不宜與哪些食物搭配同食

1牛奶不宜與桔子同食

眾所周知,牛奶是有益於健康的蛋白食品。通常牛奶喝入人體後,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會首先與牛奶中的蛋白質結合,然後進入小腸內被消化吸收。如果在喝牛奶前後食用桔子,那麼牛奶中的蛋白質極易與桔子中的果酸發生作用,生成凝固狀物質,從而刺激胃腸,有可能引起腹漲、腹痛、腹瀉等不良症狀,大大地影響人體對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對健康不利。為此,牛奶與桔子不可同食,至少喝牛奶前後1小時內不宜吃桔子。

2牛奶不宜與巧克力同食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巧克力則含有較多的草酸。如果兩者同時食用,牛奶中的鈣就會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發生作用,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鈣,使人體難以吸收,甚至還有可能引起頭皮幹枯、腹瀉、缺鈣等不良症狀。因此,牛奶不宜與巧克力同食。

3牛奶不宜加糖過多

喝牛奶加糖量一般不宜超過牛奶的5%,否則,可形成高滲奶液,無論嬰幼兒或成人飲用後,均會引起不良反應。據報道,用高滲牛奶喂養的幼畜,其胃的排空時間延長、體重下降、死亡率增加。若長期用高滲牛奶喂嬰幼兒,則嬰幼兒體重增長緩慢、抵抗力下降,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和出血性腸炎。因此,喝牛奶不宜加糖過多。

4牛奶中不宜加鈣粉

牛奶中的蛋白質,主要是酪蛋白、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酪蛋白的含量最多,占牛奶蛋白的83%。如果在牛奶中加入鈣粉,過多的鈣離子就會與酪蛋白結合,使牛奶中的蛋白質發生凝固。另外,鈣還會與牛奶中的其他蛋白質結合產生沉澱,特別是加熱時,這種現象更加明顯。因此,牛奶中忌加鈣粉。

5牛奶不宜與奶糕同煮

牛奶和奶糕都是較好的嬰兒食品。但是,若將兩者混合,煮成糊狀食物喂養嬰兒,則不利於嬰兒健康。因將兩者同煮時,為了保證奶糕也能充分煮熟,與牛奶混勻,必然要延長煮沸進間,這樣便會破壞牛奶中的營養成分。若長期用來喂養嬰兒,會造成嬰兒營養不良。同時,嬰兒的消化功能還不完善,又缺乏消化澱粉酶,對奶糕中的澱粉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所以,不宜用牛奶與奶糕同煮來喂養嬰兒。

6牛奶不宜與肉類同食

膳食中磷酸鹽含量過多時,在腸道中與鈣結合成難溶於水的正磷酸鈣,從而可降低鈣的吸收。一般而言,成人膳食中,鈣與磷的比例以1∶15為宜,嬰幼兒以1∶1為宜,這樣腸道酸性較低,有利於鈣的吸收。牛奶裏含有大量的鈣,而瘦肉(豬、牛肉等)則含有豐富的磷,會影響人體對牛奶中鈣的充分吸收和利用。因此,牛奶不宜與肉類同食。

7牛奶不宜摻酸性飲料

牛奶是一種膠體混合物,當牛奶中的酸度pH值下降到46時,酪蛋白就會沉澱。凡酸性飲料,都會使牛奶的酸度值下降,使蛋白質沉澱而凝結成塊,這些酸性物質可破壞牛奶的乳膠狀態,失去乳的外觀性狀。所以牛奶中不宜加酸性飲料如酸梅湯、桔汁、檸檬汁等。同樣,在衝食奶粉時也不宜加酸梅晶、山楂晶等作為調味品。

8牛奶和豆漿不宜同煮

牛奶和豆漿混合煮,不符合科學的烹調方法。因為,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製因子,能刺激胃腸和抑製胰蛋白酶的活性。這種物質需在100℃的環境中,經數分鍾才能被破壞;否則,未經充分煮沸的豆漿,食後易使人中毒。而牛奶若在上述溫度下持續煮沸那麼長的時間,則會破壞其含有的營養素,而使營養價值降低,實際上浪費了牛奶。所以,牛奶不宜與豆漿共煮。

兔肉不宜與哪些食物搭配同食

1兔肉烹調不宜加薑和芥末

兔肉酸寒、性冷。幹薑、生薑辛辣、性熱。兩者性味相反,若寒熱同食,易導致腹瀉。所以,烹調兔肉,不宜加薑。

芥末性溫,含有芥子油及芥子甙、芥子酶、芥子堿、芥子酸等。其味辛辣,能刺激皮膚、粘膜,擴張毛細血管,大量食用可使心容量和心率下降。兔肉酸冷性寒,與芥末性味相反,不宜同食。所以烹調兔肉,不宜用芥末調味。

2食兔肉後不宜馬上吃桔子

桔子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其果肉和果汁中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蘋果酸、枸櫞酸、檸檬酸和多種維生素如B1、維生素B2、維生素C、胡蘿卜素以及煙酸等,其性味甘酸而溫,多食生熱;而兔肉酸冷。故食兔肉後,不宜馬上吃桔子,尤其不宜多吃,否則會引起腸胃功能紊亂而致腹瀉。

3兔肉不宜與雞同食

雞的主要性味為甘溫或酸溫,屬於溫熱之性,溫中補虛為其主要功能。而兔肉甘寒酸冷、涼血解熱,屬於涼性。冷熱雜進,易致腹瀉,故兩者不宜同食。又兔肉和雞肉,各含激素與酶類,進入人體後生化反應複雜,有不利人體健康的物質產生,可刺激胃腸道,導致腹瀉。故兔肉不宜與雞肉同食。

百合宜與綠豆或雞蛋黃等搭配食用

百合為百合科植物百合、川百合等多種百合鱗莖的鱗葉。百合含有多種營養成分。藥理研究證明,百合有升高白細胞的作用,因此對多種癌症都有較好的療效。從食物的藥性來看,百合性味甘苦、微寒,具有滋陰潤肺、養心安神、滋養脾胃的功效。綠豆味甘性寒,可清熱解毒、利小便、止消渴。百合與綠豆搭配同食,有清熱潤肺之功效。適合於治療咽喉幹灼、高熱難消等病症。正常人常食,也有助於養心、養脾、養胃。

雞蛋黃能補血、鎮心。百合與蛋黃合用,滋陰潤肺、安神,可益智健腦,減少疾病。還適合於輔助治療陰虛失眠、心煩、精神不安、驚悸、陰虛咳嗽等病症。

南瓜花宜與雞蛋搭配食用

南瓜花為葫蘆科植物南瓜的雄花,可炒食。其營養素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大量的礦物質元素如鈣、鐵、磷及多種維生素如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等。從食物藥性來看,南瓜花性涼,具有清濕熱、消腫毒的功效,民間常用來治療黃疸、痢疾、咳嗽和癰疽腫毒等症。南瓜花與營養也很豐富且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潤燥功效的雞蛋配合,則更具有清肺、和胃、去熱的功效。最適合於治療虛勞吐血、陰虛咳嗽、咽痛、目赤、癰疽、腫毒、痢疾等病症。

蓮子宜與枸杞、鴨、桂圓或豬肚等搭配食用

蓮子性味甘澀,具有養心、益腎、補脾、澀腸等功效,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和調節免疫平衡,有抗衰老的作用。枸杞子從營養角度來看,有較好的食用價值,且能補腎潤肺、生精益氣、補肝明目,為滋補佳品。蓮子和枸杞同食,具有健美抗衰、烏發明目、健身延年的功效。

鴨肉具有滋補陰液、補益強壯、利尿消腫的功效,與具有養心安神、益腎健脾、澀腸的功效的蓮子搭配同食,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補腎健脾、滋補營養的功效。適用於脾腎兩虛所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乏力、腰膝酸軟、尿清長等病患者食用。健康人食用則精力充沛,記憶力增強,並可防病抗病。

現代科學分析蓮子中含有許多生物堿,這些生物堿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能養心安神、補中益氣、補腎固精。桂圓(龍眼)也是傳統的滋補佳品,具有養血安神、補脾益胃的功效。兩者配食,補中益氣、養心安神的功效增強。常可作為心血不足、心脾兩虛等虛症患者的食療品。也可作為病後、年老、產後體虛者的滋補食品。

豬肚是補脾胃的佳品,主治虛弱、泄瀉、消渴、小便頻數等症。而蓮子是補脾胃、潤肺養心、滋腎的天然高級滋品。兩者搭配同食,益腎、健胃脾的功效更強。適合於營養不良、肌膚消瘦、脾虛泄瀉、小便頻數、胃下垂等病患者食用。

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不宜與含纖維多的食物同食

維生素B2又稱核黃素,其主要功能是作為輔酶促進代謝,是人體發育和生長所必需的。維生素B2在腸中的吸收部位是小腸近端,任何導致腸蠕動增強或腹瀉的食物,都可以降低食物中維生素B2的吸收。因此,為了提高食物中維生素B2的吸收率,應盡量少吃多纖維、高脂肪及生冷食物,還要盡量避免腹瀉。所以,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如動物肝髒、乳類、瘦肉、蛋黃、花生、黃豆等不宜與含纖維多的食物、高脂肪或生冷食物同食。

菠菜宜與成堿性食物或豬血、豬肝等搭配食用

常吃菠菜應預防草酸結石。因為菠菜中含有較多的草酸,在酸性條件易與鈣結合而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鈣。草酸鈣是泌尿係統結石的主要成分,但在堿性條件下容易分解。所以吃菠菜時,應盡可能地同時多吃一些成堿性食物,如海帶、水果和其他蔬菜等,以提高尿液的堿性將草酸鈣溶解,促使其排出體外,防止結石的形成。因此,菠菜宜與成堿性食物搭配同食。

菠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性味甘涼,有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功能,而豬血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鐵元素,具有生血功能。豬血配菠菜有養血、潤燥、斂陰、止血的功能。適合於血虛腸燥、貧血以及出血等患者食用。

豬肝含有豐富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A及礦物質元素鐵、鋅等,具有補肝、養血、明目的作用。菠菜與豬肝相配,具有極其豐富的全麵營養。適合於貧血、肺癆、夜盲症及出血等病患者食用。

蒲公英宜與綠豆或豬肉等搭配食用

蒲公英又名孛孛丁、苗花苗,是一種頗受歡迎的野菜。其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和大量的礦物質鈣、鐵及多種維生素如B1、維生素B2、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還含有蒲公英甾醇、膽堿、菊糖等有效成分。從食物藥性來看,蒲公英性味甘寒,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的功效。蒲公英與清熱解毒、消暑、利尿的綠豆相配,功效大增,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最適合於治療多種炎症及尿路感染、小便不利、大便秘結等病症。蒲公英與豬肉相配,具有解毒散結、滋陰潤燥的功效。最適合於治療疔毒瘡腫、瘰鬁、目赤、便血、便秘、咳嗽、消渴、胃炎、感冒等病症。

無花果宜與豬蹄或豬腸等搭配食用

無花果性味甘平,含有多種糖類、有機酸、酶、維生素C等,具有健胃清腸、消腫解毒、助消化的功效。常用以治療腸炎、便秘、痢疾、痔瘡等病症,民間還常用它來催發乳汁。豬蹄中含有膠質蛋白,具有通乳、滋潤皮膚、防衰抗癌的作用,特別是豬蹄的催乳作用是久負盛名的。無花果燉豬蹄,適合於產後缺乳者食用。常食還可以潤膚、美容。

無花果的果實含有20%左右的果糖和葡萄糖,極易為人體吸收利用。無花果中還含有枸櫞酸、醋酸等有機酸。因此,不僅對消化有利,而且具有清熱潤腸、止瀉痢、治五痔等功能,還有驅蟲、消炎、消腫生肌等作用。豬大腸具有潤腸治燥、調血痢髒毒的功效,適合於治療大腸出血、內痔便血及肛裂便血等症。無花果與豬大腸搭配更適合於治療痔瘡、便血等症。

狗肉不宜與哪些食物搭配同食

1狗肉不宜用大蒜調味

大蒜性味辛溫。新鮮大蒜中,含有大蒜辣素,有殺菌作用,並能刺激腸胃粘膜,引起胃液增加,使胃腸道蠕動增強。狗肉性熱、溫補,大蒜辛溫有刺激性、熏烈,同食助火,容易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火熱陽盛體質的人更不宜將狗肉與大蒜同食。

2吃狗肉後不宜喝茶

吃狗肉後喝茶,對身體健康不利。這是因為,狗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茶葉中含有比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狗肉後馬上喝茶,會使茶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成一種叫鞣酸蛋白質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胃腸道蠕動減弱。這樣,大便中一些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就會因在腸內停留的時間過長而極易被人體吸收。所以,吃狗肉後忌喝茶。

3狗肉不宜與黃鱔同食

黃鱔甘而大溫,而狗肉則是溫熱動火。兩者同食,溫熱助火作用更強,不利於常人;而且黃膳有腥氣,也不能與狗肉同煮食。

黃花菜宜與豬肉或雞蛋等搭配食用

黃花菜為百合科植物萱草、北黃花菜、小黃花菜等的花蕾幹製品,又名金針菜。黃花菜色澤金黃,香味濃鬱,食之清香、爽滑、嫩糯、甘甜,常與木耳齊名為“席上珍品”。不僅如此,黃花菜的營養價值也很高,能安五髒、補心誌、明目,與滋補腎氣的豬肉配成菜肴,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具有滋補氣血、填髓添精的作用。可防治神經衰弱、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等病症,還可用作輔助治療食欲欠佳、體虛乏力等病症。

黃花菜與滋陰潤燥、清熱利咽的雞蛋相配,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潤肺、止血消炎的功效,也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成分。適合於治療咽痛、目赤、虛勞吐血、熱毒腫痛、痢疾、便血、小便赤澀、營養不良等病症。

茉莉花宜與銀耳或雞肉等搭配食用

茉莉花揮發油中含苯甲醇及其酯類、茉莉花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酯等活性成分。從食物藥性來看,茉莉花性味辛甘溫,具有理氣、開鬱、辟穢、和中的功效。銀耳是常見的滋補品,具有滋陰清肺、益氣補腎的功效。兩者配用,不僅氣味芳醇,而且還有疏肝解鬱、滋陽降火的作用。最適合於治療肝氣鬱滯、痰火傷肺所引起的咳嗽、咳血、胸肋痛等病症。

茉莉花與溫中益氣、補髓填精的雞肉相配,有助於人體防病健身。適合於五髒虛損而具有虛火之人食用,對於貧血、疲倦乏力者尤其適用。

金銀花宜與蓮子或蘆根等搭配食用

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等多種同屬植物的花蕾,又名雙花、二花等。金銀花含大犀草素、肌醇、皂甙、鞣質等有效成分。從食物藥性來看,金銀花性味甘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而蓮子是常見的滋補食物,具有健脾止瀉、清心安神的功效。金銀花與蓮子肉搭配同食,可治療因熱毒內擾大腸而引起的暴瀉、痢疾,並伴有發熱、心煩等病症。

金銀花與清肺瀉熱、生津止渴的蘆根搭配同食,具有解暑熱助、消化的功效。對風熱型發熱較重的感冒有明顯效果。適合於治療消渴、肺熱咳嗽、高熱煩渴等病症。

枳棋宜與豬心、豬肺搭配食用

枳棋肉質鮮嫩,甘甜酸口,可食可藥。枳棋含有蛋白質、糖、脂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其中含糖量極高,高達29%左右。從食物藥性來看,枳棋性味甘酸平,具有清熱、止煩渴、補中益氣、潤五髒、舒筋絡的功效。豬心具有補血養心的功效,豬肺具有補肺的功效。三者搭配,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補中益氣、滋陰潤燥、補肺養血的功效。最適合於治療肺結核咳嗽痰中帶血、小兒疳積、肺燥咳嗽等病症。還適合於治療消渴、體虛、乏力、營養不良、麵黃肌瘦等病症。

麻雜菜宜與鯽魚搭配食用

麻雜菜又名山麻菜,是石竹科植物霞草的嫩莖葉,含有較為豐富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2、維生素C等,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礦物質元素。麻雜菜可炒,可燒肉、魚。麻雜菜與溫補脾胃、祛濕利尿的鯽魚搭配,不僅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成分,而且具有溫補脾胃及消腫的功效。最適合於治療脾胃虛所致的嘔吐、食欲不振及婦女子宮脫垂、脾虛水腫等病症。

桂花宜與鴨肉或核桃仁等搭配食用

桂花是有名的觀賞花,還可作藥食用。桂花含有許多芳香物質。從食物藥性來看,桂花性味辛溫,具有化痰、散淤的功效,是治療痰飲、咳喘、牙痛、口臭的良藥。鴨肉具有滋陰補虛、利尿消腫之功效。兩者搭配合用,可滋陰補虛、化痰散淤、利尿消腫。最適合於陰虛、多痰、水腫等病人食用。亦可作為肺氣腫、肺心病等病人的輔助飲食。

核桃仁具有壯腰補腎、斂肺定喘、潤腸通便的功效。桂花與核桃仁搭配,具有壯腰補腎、斂肺定喘的功效。最適合於治療痰飲喘咳、百日咳、腰腿酸痛、小便頻數、陽痿、遺精等病症。

莧菜宜與豬肝或雞蛋等搭配食用

莧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賴氨酸和鐵,我國民間一向視莧菜為補血蔬菜。莧菜能清熱解毒、補血止血、通利小便。而豬肝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礦物質元素鐵等,也常被作為補血佳品,可補肝、養血、明目。莧菜與豬肝搭配同食,可供給人體極其全麵的營養素,適合於肝虛頭昏、目花、夜盲、貧血等病症,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雞蛋能滋陰潤燥、養血安胎。莧菜與雞蛋搭配同食,具有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對人體生長發育有益,還能提高人體防病抗病的能力。適合於治療熱毒煩悶、聲音嘶啞、目赤咽痛、尿道炎、小便澀痛、赤白二痢等病症。

牡丹花宜與桂魚或雞肉搭配食用

牡丹花是我國著名的觀賞植物,牡丹花不僅可以作為觀賞,而且還可作為藥食使用。牡丹花含黃芪甙、苯甲酸、揮發油等活性成分。從食物藥性來看,牡丹花性味苦淡平,具有調經活血的功效。桂魚又名鱖魚,為常見的食用魚,具有補氣血、益脾胃的功效。牡丹花與桂魚搭配,具有益氣血、健脾胃的功效最適合於治療婦女月經不調、行經腹痛、虛勞羸瘦、腸風瀉血等病症。

牡丹花與溫中益氣、補髓添精的雞肉相配,具有活血、益精的功效。適合於治療婦女月經不調、行經腹痛、氣血虛弱、病後體虛等病症。

大巢菜宜與豬肉或豬蹄等搭配食用

大巢菜又名野苕子、野豌豆,多生於田邊及灌木林間,可作湯或炒食。大巢菜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鈣、磷等多種營養成分。從食物藥性來看,大巢菜性味甘寒,具有清熱利濕、和血祛淤的功效。大巢菜與滋陰潤燥、補中益氣的豬肉相配,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滋陰健中、和血利濕的功效。最適合於治療幹咳、口渴、浮腫、心悸、體倦、乏力、便秘等症狀。

豬蹄可滋陰、補益氣血。大巢菜與豬蹄搭配,也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補益氣血、清神強智的功效。適合於治療身體虛弱、夢遺、月經不調、腰膝酸軟等病症。

菜花宜與豬肉或玉米等搭配食用

菜花為十字花科植物花椰菜的莖頂端頭狀體,又名花菜。菜花質地細嫩,味道鮮美,食後易消化,被視為菜中珍品。菜花含有極為豐富的維生素C,含量是西紅柿的8倍。從食物藥性看,菜花性味甘平,具有補腎填精、健腦壯骨的作用,配以滋陰潤燥、補中益氣的豬肉,二者素葷搭配,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維生素C、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具有強壯身體、滋陰潤燥的功效。適合於治療體虛、乏力、營養不良、陰虛幹咳、口渴等病症。

菜花與補中健胃、除濕利尿的玉米搭配,具有健脾益胃、補虛、助消化的作用。因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還具有潤膚、延緩衰老的作用。也可作為脾胃虛弱、脘痞脹悶、食少瘦弱、黃疸水腫等病患者的食療菜肴。

金雀花宜與竹筍或雞肉等搭配食用

金雀花為豆科植物錦雞兒的花。金雀花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從食物藥性來看,金雀花性味微溫甜,具有滋陰、和血、健脾等功效。竹筍也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具有清熱消痰、利膈和胃的功效。兩者搭配同食,具有潤肺化痰、健脾補腎的功效。最適合於治療肺熱咳嗽、頭暈頭痛、耳鳴眼花、腰膝酸痛、白帶增多等病症。

金雀花與溫中補氣、補髓添精的雞肉相配,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滋陰補陽、健脾益氣的功效。最適合於治療虛勞咳嗽、頭暈頭痛、腰膝酸軟、耳鳴眼花、胃呆食少等病症。

荸薺宜與香菇或木耳等搭配食用

荸薺性味甘寒,具有清熱、化痰、消積等功效;香菇能補氣益胃、滋補強身,具有降血壓、血脂的功效。二者搭配同食,具有調理脾胃、清熱生津的作用。常食能補氣強身、益胃助食,有助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或久病脾胃虛、濕熱等病症。特別適合作高血壓病、高血脂症、冠心病、癌症及糖尿病等患者的輔助治療食物。

黑木耳能補中益氣、降壓、抗癌,配以甘寒、清熱生津、化痰、消積的荸薺烹調,具有清熱化痰、滋陰生津的功效。對溫熱病口幹渴、胸中煩熱、咽喉腫痛以及濕熱黃疸、咳嗽痰多、肝熱目赤、心火口瘡等病患者均有輔助治療作用。

鴨舌草或夏枯草宜與豬肉搭配食用

鴨舌草為雨久花科植物鴨舌草的嫩莖葉,又名水錦葵。鴨舌草含有蛋白質、脂肪、纖維素、鈣、磷及多種維生素。鴨舌草性味苦涼,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鴨舌草與滋陰潤燥的豬肉相配,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吐血症。最適合於治療虛弱幹咳、體虛乏力、疔瘡、丹毒、便秘等病症。

夏枯草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嫩莖葉。夏枯草含有極豐富的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B6及胡蘿卜素等。夏枯草與滋陰潤燥、補中益氣的豬肉搭配食用,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具有散結、滋陰的功效。最適合於治療消渴、煩熱、咳嗽、營養不良、身體羸瘦、瘰鬁等病症。

燉魚宜加哪些調味品

1燉魚放點醋好

燉魚時適量加點醋可以使其酸度增加,促使蛋白質凝固,使魚肉易爛味香,易被人體吸收。另外,醋還能使骨組織軟化,使魚骨細胞中膠質分解出鈣和磷供機體吸收,增加了營養價值。故燉魚宜適量放點醋。

2燉魚加些啤酒好

啤酒中含有少量酒精,又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具有極好的口感,故除了供飲用外,還可用作烹飪配料。如燉魚時,加入一些啤酒,有助於魚脂肪分解,還能產生脂化反應,使魚味更加鮮美。因此,燉魚加些啤酒好。

絲瓜宜與雞蛋或蝦米等搭配食用

絲瓜性味甘平,可清暑涼血、解熱毒、潤膚美容。絲瓜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它所含的蛋白質、澱粉、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C等在瓜類蔬菜中都是較高的。雞蛋可潤肺利咽、清熱解毒、滋陰潤燥、養血息風。二者搭配同食,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潤燥、養血通乳的功效。適合於治療熱毒、咽痛、目赤、消渴、煩熱等症,常食還能使人肌膚潤澤健美。

蝦米具有補腎壯陽、通乳、托毒的功效,與可止咳平喘、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絲瓜搭配,具有滋肺陰、補腎陽的功效,常吃對人體健康極為有利。還適合於輔助治療肺虛咳嗽、體倦、腰膝酸軟等病症。

胭脂菜宜與豬蹄或母雞等搭配食用

胭脂菜又名木耳菜、落葵、藤菜。胭脂菜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豐富的鈣、磷、鐵,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如B2、維生素B6、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從食物藥性來看,胭脂菜性味甘酸寒,具有清熱、滑腸、涼血、解毒的功效。配以滋補陰液、補益氣血的豬蹄,具有清熱解毒、補脾胃的功效。民間用以治療手腳關節風濕疼痛。最適合於治療便秘、腰膝酸軟、皮膚幹燥、便血等病症。

胭脂菜與溫中益氣、補髓添精的母雞搭配,可為人體提供很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滑腸、補髓添精的功效。最適合於治療胃呆食少、消渴水腫、便秘、小便頻數等病症。

月季花宜與大蝦或蠶豆等搭配食用

月季花是著名的觀賞花。月季花香味溫馨甜潤,成菜色香俱備。從食物藥性來看,月季花性味甘溫,具有活血調經、消腫解毒的功效。大蝦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水產品類食物,能補腎壯陽、托毒、通乳。月季花作大蝦配料一起食用,具有活血調經、補腎壯陽、消腫解毒的功效。最適合於治療月經不調、體倦、腰膝酸軟、丹毒、癰疸、血淤腫毒等病症。

月季花與健脾、止血、利尿的蠶豆相配食用,具有健脾利濕、活血調經、消腫解毒的功效。最適合於治療月經不調、跌打損傷、水腫、慢性腎炎等病症。

豆腐不宜和菠菜或蔥等搭配同食

菠菜含有較多的草酸,能和豆腐中的鈣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鈣,幹擾人體對鈣的吸收。不僅如此,草酸還能幹擾機體對必需礦物質元素鐵、鋅等的吸收利用。對鈣需要量大的兒童、青少年、孕婦等,為了充分吸收豆腐中豐富的鈣,應避免與菠菜一起食用。

人們為使豆腐味道更鮮美,喜歡在豆腐裏放蔥,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做法。因為蔥中含有大量的草酸,豆腐中的鈣與蔥中的草酸結合形成白色沉澱——草酸鈣,這就造成了人體對鈣的吸收困難。鈣是人體必需的大量元素,如長期人為地造成對鈣的吸收困難加上進食不足,則會導致人體內鈣的缺乏而患病。

魚腥草宜與母雞或豬肺等搭配食用

魚腥草為三白草科蕺菜的嫩莖葉,又名蕺兒菜、折耳菜,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魚腥氣味。魚腥草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還含有魚腥草素、蕺菜堿、甲基正壬酮、丹桂油烯、月桂醛等多種活性成分。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魚腥草配以溫中、益氣、補虛的母雞肉,可為人體提供較全麵、豐富的營養,具有消炎解毒、溫中益氣的功效。可作為肺膿瘍、虛勞瘦弱、水腫、脫肛、肺炎等病患者的輔助食療菜肴。

魚腥草與潤肺補肺的豬肺相配,具有消炎解毒、滋陰潤肺的功效。可作為肺炎、肺膿瘍、肺虛咳嗽、咳血及肺瘺等病患者的輔助食療品。

粳米煮粥宜加入茶葉

茶是世界上3大著名飲料之一。茶葉不僅可以用開水泡成茶水作飲料,還可以加入到粳米中熬粥食用。

茶葉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藥物成分。據分析,茶葉有近500種有機物和礦物質,其中有些是人體所必需的。茶葉中的藥物成分分別屬於生物堿、茶多酚和脂多糖類等。生物堿中的咖啡堿能興奮神經中樞,消除疲勞。茶葉水加入到粳米中同煮成粥,具有較豐富的營養和茶香風味,且具有消積化痰、興奮醒神、除煩止渴、清熱止痢的功效。適合於治療食積不消、過食油膩、口幹煩渴、嗜睡不醒、飲酒過量等症。